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路上多磨难 再多坎坷也乐观 山东东营的冯祥伍曾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但这一切都因为父亲的突然离去而改变。他13岁那年,老实厚道的父亲是在帮人劝架时被人推到车轮下,当他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父亲离去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他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懂事的冯祥伍就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卖冰棍挣些零钱来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2.
<正>历经苦难不屈服有志小伙倾心手工老粗布冯祥伍1979年出生在山东潍坊,今年刚刚29岁的他经历了常人所无法经历的一切。13岁时,父亲离他而去。少年冯祥伍就到处拣废品、卖冰棍挣些零钱来补贴家用。22岁那年,冯祥伍到一家村办化工企业打工,一次厂里发生了爆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失败。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5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母亲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顾弟妹,并学会自己做饭。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十分严厉,常在母亲外出时  相似文献   

4.
一个农民的儿子,初中只读了两年,就因为家里没钱而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上世纪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分得的一块水洼地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  相似文献   

5.
<正> 有一个叫夏洪志的人,出身裁缝世家。其父是解放前制衣业名牌"九龙"公司的高级裁缝师。改革开放后在家里开了个家庭作坊,承接各种来料加工业务。洪志没有工作,就跟着父亲学做西服,当时还有一个乡下来的远房亲戚也跟他一起学手艺。做西服有73道工序,那时只有一台缝纫机,很多关键的工序需要手工缝制,父亲的要求又非常严格。一个人全力以赴地干活,两至三天才能完成一件成品。洪志觉得此血汗钱挣得太慢,于是就离开父亲独自一人去卖服装。那时生意真是好做,只要是看得见的生意,就有钞票往口袋里跑。开始他还很忙碌的,  相似文献   

6.
<正>闲聊发现商机看准市场果断进入刘勇今年26岁,来自重庆一个偏僻山村,村民年均收入不足万元。20岁时,他就跟着父亲搞运输,月收入一万多元。可2006年,刘勇却决定回家创业。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创业要很多钱,而当时家里并没有多少积蓄,这个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但他却坚持养泥鳅。其实,早在2005年10月,刘勇就看准了养泥鳅。一天,刘勇去重庆市菜园坝农副产品市场买泥鳅,结识了专卖泥鳅的代杨。  相似文献   

7.
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穷困的农村家庭,家里住的房子还是茅草屋,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即使脸朝黄土背朝天拼命地干活,日子过得仍然清贫。在她5岁那年的大雪天,她和父亲上街时,见到有卖包子的。饿极了的她就拿了个热包子,以为父亲很快就付钱。谁知,人穷志不短的父亲将她痛打一顿并怒斥为贼。受了委屈的她从那时起就在心里暗暗立志,长大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赚很多的钱,一定要成为有钱人。8岁那年,又是大雪天,她和父亲拉板车去街市卖中药。山路崎岖,加上下雪天路又滑,车轮一颠簸,父亲随板车一起翻滚到路沟。要不是一棵大树挡住了父亲,他就可能掉下深沟丧命。这  相似文献   

8.
电脑神童与哈佛辍学生 成长于纽约富裕郊区多布斯菲利的扎克伯格应该算是一个幸运儿.在家里四姊妹中,扎克伯格排行老二,而且因为是唯一的男孩而格外受到父母的宠爱.重要的是,作为牙医的父亲和作为心理医生的母亲还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可以使儿时的扎克伯格衣食无忧,因此,10岁时扎克伯格就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一台昆腾486DX电脑,当然,扎克伯格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在得到电脑的几个月后,他就为家里人搭建了一个家庭局域网,取名为Zuck Net.  相似文献   

9.
八卦成功学     
张春红 《商界》2006,(8):87-87
这里有一位少年的有趣经历: 1.6岁时,一位非洲的主教跟他一块儿玩了一下午的滚球,他觉得从来没有一位大人对他这么好过,认定黑人是最优秀的人种。 2.8岁那年,他有了一个嗜好.喜欢问父亲的朋友有多少财产,大部分人都被他吓了一跳,只好昏头昏脑地告诉他。  相似文献   

10.
<正>不安现状创业惨遭失败杨井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的一个小乡村,两只大瓦缸、几百只小罐罐对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从他懂事以来,就跟着父亲摆弄这些东西。家里田少,他的父亲就在镇上租了一间小门面,开了一家以瓦缸煨汤为特色的饭店,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相似文献   

11.
伍幺爸     
伍幺爸和他的女儿被害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呆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一个永远长不高的人,大家都叫他伍幺爸戎伍矮子。当然,叫伍矮子的时候一般都不当着他的面。至于为啥叫幺爸而不叫么九什么的,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尊称”吧,他本人也不计较,高高兴兴地听着别人这么叫他。伍幺爸的特征是不言而喻的,五十多岁的人了,身高却只有一米二左右,上身与正常人差不多,腿就出奇的短了,因而走起路来一颠一跛的,特别滑稽。伍幺爸有一个女儿,据说是和他差不多矮的一个女人生的,这个女人很少有人见到过,也不知道她姓什么,或许她…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云南平川的罗江因为患小儿麻痹症,当时不到3岁他就无法站起来了,望着昨天还活蹦乱跳的孩子,父母最先反应是孩子这辈子恐怕完了,医生说孩子能站起来的希望等于零。但做父母的决不能看着孩子一生这样。为了给小江治病父亲抱着他四处求医,省城各医院都跑过。正规医院不行,他就找民间草药郎中,但都无济于事。转眼到了读书的年龄,乖巧的小江也一瘸一拐地随同村里小孩一起进了村办学校。小江特别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可家里穷,他上完初中,家里就没有能力让他升学了。他深刻的意识到,残疾将给  相似文献   

13.
<正>刘炜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却赚了100多万元,并成为拥有80多个职员的独资公司老板。他成功和发财的秘诀是什么?多年打拼摆脱贫困偶遇同学激发斗志刘炜生于湖北随州,自幼家境贫困。母亲体弱多病、爷爷奶奶年迈体衰、两个妹妹年幼,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就是父亲。最终,懂事的刘炜放弃了学业,给父亲做帮手。25岁那年,刘炜跟随邻居一同来到上海找活干。三年的辛苦付出,他积累了一些钱后,于是他开始学理发手艺。学成技术后,回到老家开了一个理发店,并与邻村的一个女孩结了婚。  相似文献   

14.
<正>盯准目标客户搞直销轩龙经销商再创佳绩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年仅19岁的小姑娘、没有任何销售经历,经销轩龙公司的最新产品"速效除油洗手液"与"磨砂洗手膏",居然创造了日赚千元的奇迹! 19岁的宋薇薇,家住江苏铜山县铜山新区汶涡大队。父亲几年前下岗,家里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懂  相似文献   

15.
<正>手机被偷引发创业良机五年前的车祸把叶晓的父亲带走了,剩下她和妈妈、弟弟相依为命。家里的经济来源都是靠爸爸一个人支撑,父亲的去世给家人带来很大的打击,而妈妈的身体一向不好也不能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叶晓和弟弟的学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都成了严重的问题。为了能让弟弟顺利完成学业。懂事的叶晓选择了放弃读高中出去打工,年仅17岁的她从此挑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叶晓只有初中学历,很难找到薪酬较高的工作,五年时间里,她先后做过餐厅做服务员、  相似文献   

16.
正不是每个人都有绘画的天赋,也不是每个爱绘画的人都能成为画家,赵德立却是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成为一名为人喜爱的优秀画家。不是每个人都有绘画的天赋,也不是每个爱绘画的人都能成为画家,赵德立却是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成为一名为人喜爱的优秀画家。1950年8月,赵德立出生在东北大兴安岭下一个较为富足的家庭,然而他却有着不幸的童年,3岁时母亲患病过早地离开人世。他被父亲送到北京寄养在姨妈家里。6岁那年,远在黑龙江绥  相似文献   

17.
1791年9月22日,在英国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小男孩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欢乐,反而使他的父亲忧心忡忡。像这样贫困的家庭,增加一口人,就意味着生活的艰难又增加一分。小男孩9岁那年,父亲去世了。随着家庭的日渐窘困,初中还没有读完,他就不得不告别校园,进入当地一家私人书店当学徒。老板交给他的任务是,每天必须卖掉500份报纸。那一年,他才13岁。一天卖500份报纸,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和其他报童不同的是,小男孩并没有丝毫的抱怨,反而喜欢上了这份有挑战性的工作。爱动脑筋的他发现,读者们总是喜欢购买自己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8.
<正>杰斯出生在圣彼得堡一个书香门第,虽然父亲的薪水不低,但一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都依赖于父亲,所以,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至今都记得在他16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了句"杰斯,生日快乐",而生日礼物也只是一支很普通的钢笔。而在他生日来临的  相似文献   

19.
<正>张银生出生农村,仅有初中文化,穷困潦倒时,他霉运连连:坐车人被骗,买票被人宰,做生意又被坑,后来好不容易成家了,他的儿子又被拖拉机弄断胳膊,女儿出生就患心脏病,妻子出车祸,就连牵牛时,父亲也被牛踩伤……因为霉运连连,他创业屡遭失败,欠下外债近百万!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离奇的"倒霉蛋",不仅没有被霉运击倒,相反,他靠着一张小小的金属照片,居然拼成了一名声名远扬的亿万富翁!他是如何逆转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闲的时候,被亲戚们拉拢着做些买卖,谁知父亲这一做就做上了瘾,五六年了从没间断过。父亲的生意不大,只是贩卖一些农家常用的东西,也没有门脸儿.远集便去,平时就在家里。虽然赚钱不多,父亲却忙得津津有味,很多人都熟悉他。父亲中等个头,一张报@的脸,人们还跟他开玩笑说是“用应过度”。其实父亲是有因病病,尤其是一到三天,农活一忙,痛得就更厉害T。我不忍看他东问西跑的,便骑古自行车带力那个沉甸甸的大包管他去赶集。这天,我早早地到了某场,紧挨着一位卖莱籽的大爷上了摊。十点多钟,是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