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纵卷叶螟是我省水稻重要害虫,连续多年严重发生,自然危害自叶率超过50%,减产超过10%,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由于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重,危害时间长,防治压力大,农药用量大,给稻米安全和生态治理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现有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中,大多为中等毒性农药,还存在对水生生物、天敌等不安全的问题:因此,寻求高效、安全,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药剂,已战为生产上较为紧迫的工作。2008年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防冶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示范工作,显示出较好的综合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直播稻是将稻种直接播于田间而不进行移栽的一种栽培技术。根据播时田间水的有无,又可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因直播稻播期、播种方式、耕作方式等与手工移栽、抛栽和机栽有很大的不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重一轻”。一是迁飞性害虫发生重。直播稻较同品种手栽稻生育期要推迟10天左右,9月上中旬适宜四代纵卷叶螟危害,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适宜稻飞虱危害,而手栽稻不太适宜危害,因此上述时期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对直播稻的危害要比手栽稻重。  相似文献   

3.
针对马关县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结合生产上遵循“绿色植保”理念及推行绿色防控需要,我们积极开展了性诱剂防治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4.
陆显华 《农家之友》2009,(22):54-55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害虫,通过分析其历年发生的态势就能掌握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找出防治突破点,进行针对性防治将其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减至最轻。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今年台风过后,晚稻会出现青枯病症状?答:台风过后稻田宿水滞留,诱发青枯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今年稻纵卷叶螟等多种水稻病虫连续大发生。为控制病虫危害,沪郊稻田平均施药防治在7次以上。为确保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以来,受耕作栽培制度调整、凉秋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我省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简称水稻“两迁”害虫)发生代次多、危害时间长、自然危害程度重,已成为对水稻高产稳产威胁最大的害虫。笔者综合各地“两迁”害虫防控实践,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协调应用化学防治措施的绿色防控技术,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岑溪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稻播种面积47.6565万亩。对水稻危害较大、发生较普遍的病虫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钻心虫等,这些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水稻损失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8.
1.利用赤眼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稻螟赤眼蜂,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赤眼蜂是卵寄生蜂,种类很多,一般可采用人工繁殖,温度26~28℃,6~8天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放蜂,每隔2~3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要根据害虫卵的密度大小而定,一般放蜂1万~3万头。放蜂应  相似文献   

9.
据全省秋熟作物病虫害趋势会商结果,综合各地秋熟作物当前田间病虫发生情况、作物长势与品种抗性、下阶段天气形势等因素分析,预计今年全省秋熟作物中后期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以“三病三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为主,尤其是纹桔病,始见期早,病情上升速度快,病情明显重于常年;受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叶稻瘟病在丘陵、沿江、沿海及淮北局部出现急性发病中心;全省易感稻曲病品种种植面积大;褐飞虱田间查见普遍率高,沿江及苏南局部观测圃虫量列近十年来第1—2位;纵卷叶螟近期在沿太湖地区虫量上升明显;苏南、沿江、沿海地区大螟回升态势明显,预计中后期主要病虫呈重发态势。玉米病虫总体将中等发生,其中玉米螟局部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0.
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近两年来在太湖流域频频暴发,连年来呈特大发生趋势,对水稻产量威胁极大。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来,防治纵卷叶虫的药剂品种单一。而且使用频率高,连续使用造成害虫的抗药性大大增强,目前市场上的药剂品种均以锐劲特、毒死蜱以及其复配剂为主,防效呈下降趋势,为寻求防治纵卷叶螟的替代品种以及农药的交替使用,延长农药的使用周期,我们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植保站的指导下进行了防治纵卷叶虫药剂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10%杀螟丹水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受江苏溧化化学有限公司委托,于2008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间,在溧阳市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水稻进入分蘖盛期,也就是秧苗移栽后20天左右(指长势良好的秧苗而言),应查看稻田中有无稻飞虱发生,若发生量小,可用敌敌喂乳油或可湿性优乐得粉剂兑水喷雾一次。40天后喷雾第二次。水稻后期,即移栽后100天左右,如仍有少量稻飞虱发生,则用上述同样方法防治第三次。这样,就可以保证水稻整个生育期不受稻飞虱危害。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09,(3):54-54
仗剑^TM是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主推的一个防治高龄稻纵卷叶螟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4.
科技前沿     
江苏省研创“水稻精确栽培”技术;我国首创农药残留降解技术;江苏填补稻纵卷叶螟防治空白。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正是贵州省从江县水稻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在该县往洞、贯洞、西山、高增等乡镇的侗族地区,当地农民在田里放养的稻田鲤鱼和鸭子派上了大用场,成为水稻虫害的克星。清早,从江县往洞镇增盈村的村民们就按时赶着一大群鸭子放进各自的稻田里,让鸭子吃掉危害水稻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对付这些水稻害虫,我们这里不用农药,田里的鱼和鸭子就能  相似文献   

16.
一、单用适用农药1.氟虫腈(锐劲特)氟虫腈为苯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和触杀,也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作用。该药低毒、杀虫谱广、活性高,能有效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作者2000年试验,氟虫腈在水稻害虫总体防治中,效果显著,适期用药1次,对稻飞虱、纵卷叶螟、三化螟的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科教培训、信息服务、执法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性事业单位,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力量。 1983年以来,由“中心”科技人员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共有180项获得了部、市、区级嘉奖。《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等15项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嘉定优质大蒜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稻田恶性杂草发生及化除配套技术》等30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市科技兴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性诱剂在病虫监测及防治中的应用前景,2010年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在常熟、仪征、铜山等地开展了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集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9.
抗虫水稻新品种目前在安徽省肥东试验、试种成功,它是由肥东县水稻良种总场会同有关单位合作开发的一项跨世纪生物工程。据悉,该项技术属世界性攻关课题,即使在农业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这种新品种是运用迄今最先进实用的作物遗传转化技术,把一种名叫“BT白蛋白”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水稻中,使其带有明显的“抗虫”性。水稻的主要害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的幼虫吞吃了带有“抗虫”的秧苗后,就会在其肠道内产生反应,进而拒食而死。这一技术避免了水稻生产期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降低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近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重大病虫防控和重旱区农作物改种补种,农业部迅速部署落实,明确重点区域范围、组织实施方式,确保中央资金落到实处。据介绍,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补助资金重点针对玉米、水稻两大作物的四大病虫(玉米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特别是玉米粘虫集中危害的8省区和中晚稻病虫严重发生的l5省区,补助对象以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