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Bristol金属公司等不满美国商务部对来自中国的圆形焊接奥氏体不锈高压套管替代国价格的选择以及对一家中国公司的单独税率地位确定的重审结果,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该重审结果或有实体证据支持,或符合法律,因此判决支持美国商务部的重审结果。本文在介绍该案的基本案情、归纳法院推理和判决的基础上,对该案涉及的法律问题特别是美国反倾销法律和实践中的替代国价格确定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刹车盘出口商征收反倾销税及复审查时,出尔反尔,改变了给与山东环日集团的分别税率待遇,认为中国出口商受村民委员会的控制,从而属于"非市场经济地位"性质。本文在分析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该案的裁定和推理的基础上,就中国政府和企业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分别税率地位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出口至美国的某些非公路用轮胎在美国被指控构成倾销和补贴。美国商务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分别做出了倾销及补贴存在、损害成立的裁定。中国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联合美国进口商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出发布临时禁令的动议,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给予了否定。本文对本案的基本案情做了梳理,归纳了美国法院的判决思路,最后将本案涉及的美国相关程序制度上的临时禁止令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美国法院可能存在的判决推理错误。本案对中国企业今后积极抗衡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指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0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美国对华产品(轴架传动器)“特保”第一案作出判决,认为美国总统就该“特保”案不采取救济措施没有超出其法定权限,从而维持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相关裁定。本案标志着历时3年半的美国对我国特保第一案的结束。本文就该案的基本案情、美国上诉法院裁决的推理作了归纳,并就该案的相关法律问题做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美国商务部就源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案的基本案情,并就美国商务部的初步裁定做了归纳。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一方面要坚持认为美国反补贴法不适用中国;另一方面要对该案中认定补贴的法律点进行反驳,包括对第三替代方选择和数据的选择、反倾销和反补贴并用等问题进行抗辩。  相似文献   

6.
本文涉及美国商务部在对华木质卧室家具反倾销案裁决中拒绝给予达艺家私单独税率待遇是否合法的问题,分析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该裁决的司法审查;并对该案的基本案情、法院分析进行了归纳,对其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裁定,不支持美国企业告美国商务部拒绝就人民币汇率补贴展开调查而进行司法审查。法院主要理由是美国商务部的决定不是"最终决定",从而根据"成熟原则"而不具备可诉讼性。本案涉及人民币汇率在被假定低估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反补贴协定下的补贴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企业难以证明存在着补贴的专向性。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13日,根据重审裁定和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美国商务部公告了对中国进口的未经冷冻的浓缩苹果汁反倾销税最终裁定结果,北方安德利等6家公司为零税率,福安等4家公司的倾销幅度为3.83%,所有其他未应诉中国公司的倾销幅度维持51.74%不变。 至此,经过4年多的长期抗战,这场中国企业在美国法院状告美国美国商务部的官司以中国企业大胜而告终。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华蜂蜜反倾销已历时14年多。上海东源公司等不服美国商务部在第二次行政复审中对替代国价格的认定,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本文在介绍基本案情的基础上,对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判决做了归纳,并对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0.
用"多事之秋"来形容中国近半年的彩电出口形势似乎并不为过。 5月,美国商务部作出了中国彩电企业最终倾销幅度裁定:厦华5.22%、康佳9.69%、长虹26.37%、TCL21.25%,其他应诉企业22.94%、其他未应诉企业78.45%。这意味着价值超过2.76亿美元的中国彩电将被美征收反倾销税。近日,让中国彩电巨头饱尝苦果的美国五河电子正在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上诉,要求继续加重对中国彩电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1.
王金华  殷爽 《商业研究》2005,(16):78-81
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一些业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审计人员、经济责任认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浅谈企业合理避税筹划的理论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维刚  张军 《商业研究》2003,(13):114-116
企业进行合理避税筹划活动以及对合理避税与偷税行为进行辨析,旨在使企业积极运营策略得到广大经营者及会计人员的理解与重视。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企业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筹划和安排,可取得节约税收成本(savingtax)的税收收益,以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企业要树立税收筹划意识,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而依法进行税收筹划也是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翁孙哲 《商业研究》2012,(10):105-112
公司董事义务基本构成是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由于董事会结构性偏见的存在,在董事群体之间相互形成一种认同感,从而导致董事作决策时没有从公司的最佳利益出发。但是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在应对董事会结构性偏见时存在局限,美国公司法实践中发展出董事的诚信义务来规制董事会结构性偏见。本文分析了董事诚信义务的发展逻辑以及董事诚信义务的经济学价值,并指出了我国公司法引进诚信义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残差为一阶自回归的随机效应模型,考察中国证券市场三次印花税调整对股票波动率和换手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以印花税作为政策工具,监管方并不能有效实现其目标.税率上调导致换手率降低,波动率中期增加、长期减少;税率下调则可能引起换手率、波动率增加,也可能引起两者减少.结合意见分歧投机泡沫理论,尝试给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对华特别保障措施调查以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为法律依据。由于421条款内容简略,国际贸易委员会必须通过法律解释和创立行政惯例的方式才能对案件作出裁决。在美国的行政领域,行政惯例虽然不是法的渊源,但由于行政程序中"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行政惯例对行政机关的裁决仍有一定拘束力。针对行政惯例受到行政机关高度尊重和确信但又并非法源的特点,中国企业应区分不同类型的行政惯例并准备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财务总监职能定位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资本的不同特点、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企业的契约关系等决定将财务总监的职能定位为财务监督、参与决策、协调关系。为了保证财务总监职能的充分实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尽量选择稳定的中小股东作财务总监或使财务总监成为股东;完善对财务总监的激励和监督;划清财务总监与经营者的权责,并将责权利相结合;提高财务总监素质;改善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还存在着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渠道不宽、信息不畅,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侦查管辖属地化、抗干扰能力不强,初查手段立法规定位阶低、较为单一,职务犯罪侦查资源分散、力量不集中,拘传12小时时限的过短,职务犯罪侦查法定手段不力,尤其是不能使用特殊侦查手段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article presents evidence from a sample of U.S. antidumping orders that are followed through as many as 15 administrative reviews. The decline in average antidumping duties over the course of successive reviews is entirely the result of firms with higher dumping duties disappearing from the review process (probably ceasing sa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given firms surviving to be named in the next review, the antidumping duty actually increases from one review to the next.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to report dire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t value of covered imports contained in administrative review re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This article is also the first to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large number of firms—more than one-third of those ever assigned a firm-specific duty—that are named in administrative reviews, but not in original antidumping or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