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律师:本人原是肇庆市某水电局属下防汛船固定工,1997年已到劳动部门办理了退休证。2000年10月,由于本人原工作的防汛船转卖,水电局给我发来通知,要我回水电局领取1万多元的“遣散费”,并于当月停发了我的退休金。本人于11月份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了解本人个人部份社保费已于退休前交清,单位部分没有交,我退休时也没有给我打“白条”,调解后社保局要求水电局为本人缴纳单位应缴部分保险费和一定量的滞纳金,水电局以没有钱为由,至今仍不给我一个答复。我想问一下:退休工人可以遣散吗?如果现在连劳动仲裁的人也爱理不理了,我该用什么方式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发生劳动争议期间我停发了的退休金,可否要求单位给予支付?深切期盼你答复的容生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现年69岁,1957年参加工作,1962年为支援农业生产回原籍务农,每月由原单位发给15元生活补助。前几年听说上级有政策,精简职工可由退职改为退休,我问原单位,原单位说没有接到这样的政策指示。可是邻村的胡某,当年和我一样回乡务农,现在每月有280元退休金,而我只有15元的生活补助。眼下本  相似文献   

3.
若问中小企业主当前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十有八九是缺资金,而融资难早已是困扰中小企业多年的“挠头”问题。中国企业如此,外国企业也一样:钱,谁都缺。融资好比找对象,只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对象,结婚后“钱”才会“生钱”,其实市场最不缺的就是钱,但企业却说“为什么我找不到好的伙伴?”只能说对象没找对。在找对象前要先评估  相似文献   

4.
补发拖欠暖万家邯郸地方铁路公司退休职工王英老人怎么也没想到,2005年2月6日,在距离过年还有三天的时候,自己存折上竟然多了4000多元钱。当得知这是政府补发给他的欠了20多个月的养老金时,这位69岁的老人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王英老人1996年退休,因为所在单位经济状况困难,每月只发给他一半的退休金。老人体谅企业的难处,并没有跟单位索要剩余的退休金。但这次存折上多了这笔钱,老人高高兴兴地过了个好年。他激动地说:“我们工资有保障,实事有人管,就是老人最大的愿望,感谢政府啊!”胡素珍老人原来在邯郸丝绸厂工作。1996年退休后,厂里一…  相似文献   

5.
王振海和丛培云夫妻同是1968年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后,又同在驾驶员岗位工作了32年,二人的基本工资都是404元,由于两人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缴费基数也始终一样,去年12月,老两口同时退休。老伴丛培云的退休金是680元,老汉王振海的退休金却是571.2元,比老伴少拿了108.8元。那么为什么老两口同年同月参加工作,同年同月退休,而且工资和缴费基数也都相同,退休养老金却大不相同呢?为此,王振海拨通了当地的"168社会保障查询热线",仔细地查询了两遍自己的养老金,确定社会发放机构没有发错后,来到了社会保险部门查询。经社会保险部门仔细解释,王振海才开了窍。  相似文献   

6.
幽默三则     
惯偷:“不,有一元钱例外。上次选举,我投了你一票,得了一元钱。”●记者问俄克拉荷马大学足球教练布得:“足球对体育锻炼有什么贡献?”“绝对没有。”布得立刻回答。“绝对没有?”吃惊的记者问,“你能说的详细一点吗?”“当然”,布得说:“我认为足球是22个需要休息的人在场上拼命地跑,而4万个需要运动的人都坐在那里幽默三则@木子  相似文献   

7.
张娴 《企业导报》2014,(1):135-136
经济学的第一规律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通俗的讲就是,把钱给穷人发挥的效用远远超过把钱给富人所产生的效用。我国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同一个职务,同一个学历,相差的太多了,不太公平。应该给企业涨退休金,尽量把事业和企业的退休金距离拉近些。2013年我们国家真的提出给企业涨退休金了,并且是每年都涨,连涨十年,这真是运用了第一规律,把钱给企业退休的老人,太好了。十年过去了,距离缩小了吗?值得深思!本文通过一个很通俗的小故事,说两个老同学一个在事业,一个在企业的不同待遇,希望大家都来为企业退休老人呼吁吧!  相似文献   

8.
“退休后,我该拿多少退休金?”这是一个倍受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每个职工门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帮助职工顺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对退休后究竟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做到心中有数,本刊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归纳整理了几个问题,现介绍如下。您属于“哪种人”有关部门的同志指出,目前退休金的计发分为三种情况。即老人老办法,新入新办法,中人过渡办法。“老人”是指1998年6月30日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新人”是指19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中入”是指1998年6/030目前…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的第一规律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通俗的讲就是,把钱给穷人发挥的效用远远超过把钱给富人所产生的效用。我国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同一个职务,同一个学历,相差的太多了,不太公平。应该给企业涨退休金,尽量把事业和企业的退休金距离拉近些。2013年我们国家真的提出给企业涨退休金了,并且是每年都涨,连涨十年,这真是运用了第一规律,把钱给企业退休的老人,太好了。十年过去了,距离缩小了吗?值得深思!本文通过一个很通俗的小故事,说两个老同学一个在事业,一个在企业的不同待遇,希望大家都来为企业退休老人呼吁吧!  相似文献   

10.
刚来日本的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出租车的司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老人。后来,同事给我解开了这一疑惑:这些老头都是工作退休后在家闲着无事,再加上退休金比较少,所以出来开出租挣些钱贴补家用。在日本开出租是个清闲活,但收  相似文献   

11.
笑口常开     
破损的饭碗 顾客看到服务员给他端的饭碗边缘缺损,有很多豁口,就生气地说:“这样的碗叫我怎么吃,还不把我的嘴割破呀?!” 服务员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你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吃碗的!” 挣扎的原因 老李被两个强盗抢劫,他拼死挣扎,后还是被捉,但是两个强盗只从他身上搜出3元5角钱。强盗轻蔑地问:“就这几个钱还值得你拼命?!”老李心有余悸地回答说:“我以为你们要抢我鞋底那500元呢。” 疑神疑鬼 一位老实的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醉药,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 牙医:“先生,现在不用付钱。” 绅士:…  相似文献   

12.
读完《十万元念的“水货大学”文凭不管用》(载《乡镇论坛》2006年5月下)一文后,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文章反映出了目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尴尬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这是一所不具备办学资格的学校,那为什么有关部门还允许它的存在?既然它存在了,就说明其已经具有合法性,那为什么它的文凭不管用?十万元啊,这对于像我所在的贫困县年均收入只有1700元的农村家庭来说,相当于一个农民50多年的收入,而花费如此巨资读出来的文凭竟然不管用,这怎不让人心痛。“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这话说得一点没错。曾经有一位家长问我:“…  相似文献   

13.
“我最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我中了大奖。而在此之前我没有买过任何彩票,我可以相信它吗?”“我收到一个邮件,说我银行户头被冻结,必须提供相关资料才能解冻,这其中会有诈吗?”“我被人骗走一笔钱,我应该怎么办?……”只要打开“欧洲消费者中心”设在比利时的网站,这些普通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4.
孙姮 《乡镇论坛》2011,(15):4-5
都说“莱责伤民、菜贱伤农”,政府部门也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菜贱伤农”的情形,似乎年年都有发生。目前,媒体报道了一起农民自杀事件。39岁的山东菜农韩进,因其种植的卷心菜仅能卖8分钱一斤,远远收不回成本,六亩地得赔上万元,绝望之下上吊自杀了。遗留下70多岁的父母、妻子,以及两个可爱的女儿。  相似文献   

15.
一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走过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嘛不高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年轻人回答。“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元,你干不干?”老人又问。“不干。”“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元,你干不干?”“不干。”“这…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是一个以产粮为主的农业镇,年产粮食6400万公斤,约有4000多万公斤参与市场调剂,近些年来,由于粮食市场不景气,加之粮食部门收购资金严重短缺,农民“卖粮难”,产生了“白条”现象。以1992年为例,洋梓镇粮管所收购粮食2511万公斤,其中议价粮1031万公斤,应付现金1160万元,但由于收购资金短缺,除年内陆续兑现部分“白条”外,余下250万元“白条”,直到1993年初才兑清。“卖粮难”伤农,“打白条”更伤农。从本来意义上说,农民出售粮食,粮食部门收购,其经济关系应是一种商品与货币的等价交换关系。“打白条”把等价交换的平等关系,演变成非平等的、超经济的行政干预关系。这会挫伤农民种田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有时候你是不是会心存不满?你会说,这个世界怎么会对我这样?为什么他什么都有,而我什么都没有?我在大学里也有过这种心理。比如,我的同学有部长的儿子、大学教授的女儿,而我却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发现我总赶不上他们的状态,即使他们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所拥有的东西都比我多。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到农村搞社会调查,无意中提出报刊是否已泛滥成灾问题,却引起农民兄弟一阵批评。批评的焦点,一曰:“自上而下都说报刊多,为什么我们农民见不到?”二曰:“村组年年公布订报刊费成千上万,为什么多数农民一张不见?”三曰:“为什么一些村组干部报刊可以当废品卖,而农民想看报纸比登天还难?”四曰:“为什么干部有报有刊不去看,而农民想看却看不到”等等,集中反映了报刊发行问题上的梗阻现象。尽管这种情况出现在少部分地方,可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坏。报刊是传播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政策最具影响力的武器,也是传播科学种田、信息技术的吹鼓…  相似文献   

19.
笔者同几位农民兄弟闲谈,聊起“今年种什么,养什么”的话题。憨厚的农民各抒己见,有位农民只说了一句:“什么值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我接着反问他:“什么值钱?什么赚钱?”他却始终笑而不语……为何笑而不语?他不好回答,也难以回答得好。如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问题就莫过于产业结构调整,其目的是让农民兄弟的腰包尽快鼓起来。但是调什么?怎么调?则是农民的一大困惑。就拿那位农民兄弟所说的“什么值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也许不少的农民都会这样说,道理谁都明白,可实际操作起来并非那么简单。什么赚钱?什么好卖…  相似文献   

20.
站长与书记     
在汶口乡,林业站站长钱与乡党委书记孙关系特铁。逢年过节,钱站长总忘不了给孙书记送礼。就是平常,有点稀罕东西他也总是自己舍不得用,悄手蹑脚地拿到孙书记家。开始的时候,孙书记对他很不客气,经常撸得他一头雾水:“钱站长,你搞什么名堂?拿走拿走。”他笑眯眯的,不动身,也不吭声。孙书记生气地说:“你不带走,我让通讯员拿办公室里曝你的光。那时,有你的好看。”他还是笑眯眯地:“这点东西,您那不是弄把我?相处在一起工作,都不容易,那是咋?”孙书记说:“那我就悄悄地给送回去。”钱站长坚决地说:“您要是真不稀要,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