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拍卖是印度、斯里兰卡茶叶贸易的主要方式 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例如2011年印度茶叶产量为99万吨,占全球茶叶产量的23%,国内消费量为80万吨.出口量为19万吨。斯里兰卡2011年茶叶产量为33万吨.占全球茶叶产量的7.7%.国内消费量为3万吨.出口量为30万吨.其茶叶出口金额居世界第一。拍卖是两国茶叶贸易的主要方式。印度年茶叶拍卖量为50万吨左右,占到全国茶叶产量的50%以上。斯里兰卡出13茶叶的97%通过拍卖交易实现,科伦坡茶叶拍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拍卖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蕊 《大经贸》2012,(6):71-73
以占世界稀土23%的储量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尽管多年来中国稀土储量一直在修正并大幅下降,但依然创下惊人新低。以占世界稀土23%的储量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这是在《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提出的。中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稀土储量达亿吨,占世界的50%以上,中国稀土的80%储藏在内蒙古。稀土号称工业味精,在冶炼、制造业上用途极广。稀土也是内蒙古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2003年出口创汇2900多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又有所增长(主要是由于配额许可证的限制)。为了进一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1日,中国正式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稀土出口配额管制,然而,这条消息似乎并没有对市场起到多少刺激性作用。百川资讯稀土分析师杜帅深谙个中原因:2014年前11个月,中国稀土出口量达24,866吨,远低于当年配额规定的30,611吨。2013年总出口量达22,493吨,远低于商务部设定的30,996吨的配额。稀土出口量只占出口配额的90%,取消配额对其出口的量价料不会产生太大影响。2014年8月,世贸组织(WTO)判  相似文献   

5.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1):37-37
商务部日前表示,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2009年稀土出口配额工作开始报名。 商务部的申报条件要求,对于生产企业,必须符合稀土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及稀土行业管理有关规定,2007年出口量达到2000t以上或出口金额达到7000万元以上。对于流通企业,商务部要求,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近3a(2005-2007年)年均稀土出口量在1500t以上,  相似文献   

6.
《商场现代化》2012,(36):24-26
<正>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然而,不久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撰文表示,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1.77%。目前,中国服装年出口量达400多亿件,制鞋产量已突破百亿双,皮革箱包出口占全球总供应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每项出口量都是世界之最,但是我们真正有多少叫得响的中国品牌,我们又真正能从中收获什么?  相似文献   

7.
澳毛     
所谓“澳毛”,就是指澳大利亚生产的优质羊毛。澳毛以其毛质细长、光泽良好、皱折均匀、质地柔韧而驰名于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1981年羊毛产量7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其中细羊毛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同年澳大利亚羊毛出口50多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0%以上。澳大利亚羊只总数1.34亿(81年),占世界羊只总数的12%,排在中国、苏联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但羊毛产量和出口量  相似文献   

8.
6月20日,中国发布稀土政策白皮书说,中国对稀土实施保护性开采,旨在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对于中国稀土资源的储量和比重,白皮书中称,中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这与美国地质勘探局36%的数据有差距。  相似文献   

9.
中国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稀土贸易并未给中国带来足够的贸易利益,中国并没有因为供给的垄断地位获得应有的定价权,相反却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通过核算稀土主要产品出口的全成本和收益,发现出口收益长期以来无法弥补出口全成本,并且中国稀土贸易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为了改变目前的贸易格局,中国应调整稀土战略,通过源头管制实现资源成本内部化,通过配套环境政策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实现贸易利益和成本平衡;通过进出口并重战略避免资源短缺,通过鼓励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出口,提高稀土产业的环境贸易条件;通过实施稀土储备战略和加强国际投资合作,促进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破解稀土定价权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无疑问,在2010年的资本市场,稀土产业是主角之一. 在这一年,我国政府对稀土行业进行了大力整治,代表措施之一就是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尽管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近三年已有变化,但稀土的价格仍然被视为"白菜价".据相关数据显示,未来5年,稀土需求量会持续增长,到2015年,世界稀土需求量将增达21万吨,与2009年相比,年增长量将超过8%,大大高于过去20年5%的年增长率.而作为稀士储量和产量均排名第一的国家,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亟需扭转稀土定价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入世五年:行业平稳发展企业抓住机遇目前,世界自行车年产量约为1.2亿辆,年贸易量约为8000万辆。中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分别有8000多万辆和5000多万辆,国内消费近3000万辆居世界第一,因此中国的自行车行业在国际行业间具有重要地位。入世以来,自行车行业保  相似文献   

12.
稀土资源富含多种金属元素,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可多方面用于高科技领域,该物质甚至影响到当今科技水平进步。目前世界上我国储量最大,出口量最高。我国一旦对稀土资源进行管控,将对世界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可从两个大的方面控制稀土资源,即减少开采量,或者降低出口量,但我国应着重从限制稀土出口的问题上多方面考虑。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角度进行分析,若我国限制稀土资源的出口,将会对我国稀土企业造成的影响及财务变化。  相似文献   

13.
《致富天地》2004,(4):43-43
食用菌是我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200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876万吨,产值408亿元,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产品是什么?是中国鞋! 2003年中国鞋总产量达62亿双,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达35亿多双,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全世界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人穿中国鞋。  相似文献   

15.
正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其在低、中、高端各类产业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世界各国产业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世界稀土需求量一直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而中国几乎以占全球23%的稀土储备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成为稀土贸易大国,但在交易价格上却未能获得与贸易大国相匹配的竞争优势,甚至因为交易条件和管理政策等原因频繁遭遇诉讼并败诉,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以为,中国在稀土贸易中话语权微弱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以世界42%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世界85%的稀土需求,随着2015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关税的取消,稀土出口呈现“量增价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从稀土资源采掘、加工与交易定价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通过改革目前的稀土资源税、建立稀土生态修复税和稀土环境税,并加强政府对稀土产业的规制来推动完善中国稀土资源定价机制,促进稀土资源合理采掘与加工,减少稀土采掘与加工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既是世界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国,又是最大的出口国.1981年新闻纸产量达89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3.3%;出口量达790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63%.  相似文献   

18.
蔺宁 《销售与管理》2008,(1):126-128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国际经济。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的进出口额已经占到GDP的65%。2005年,彩电生产量为7600万台,出口4900万台,占本国总产量的64%;DVD产量1.5亿台,出口1.3亿台,占87%;服装的出口更是数量惊人,几乎发达国家所消费的一半服装来自中国的出口。目前,我国已有172种商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激光视盘机、拖拉机和集装箱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钟表(主要是电子表)和收录机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刘洪 《中国海关》2015,(2):74-75,16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中国以全球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闹得沸沸扬扬的"稀土战",一度让中国与西方国家"剑拔弩张",并最终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此后,中国宣布实施"稀土新政",核心的内容是,执行了16年的稀土配额制正式取消。这一变化的最直接原因,自然是中国在WTO官司中的败诉。然而,对中国来说,其中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相似文献   

20.
正稀土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价值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新能源、国防军事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中国稀土储量曾占全世界的71.1%,但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