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册 《邮政研究》2002,18(1):4-5
分析了现行邮政经济核算办法的现状 ,指出了邮政全网盈利之后实行利润核算的必要性 ,并以会计核算主体为基础确立了邮政全网利润核算的前提条件 ,探讨了在该核算形式下邮政全网经济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邮政企业要健康发展,除了在外部开拓市场外,还应在内部加强管理。现行的财务核算制度,是按照函件、汇兑、包件、报刊发行、机要通信、特快专递、集邮、储蓄八个专业来对收入、成本进行核算。此核算办法存在如下弊病:1.各邮政企业的收入、成本不能得到正确反映“全程全网、联合作业”是邮政企业的一个特点,现有的邮政业务可分为全网业务和非全网业务。现在对全网业务的收入采取“谁收款,谁列帐”、成本费用采取“谁付款,谁列支”的办法。这必然导致某些局付出了劳动,但收益却得不到反映,由于全网业务的收入未在全网各局间进行结算,造成…  相似文献   

3.
收支差额指标存在于各个邮政企业的财务核算之中,它在全网汇总以后等同于全网邮政的利润,起着反映邮政经营成果的作用。但是这种考核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成份,如不计全局成本的跨地区揽收、低价竞收、邮票低面值销售、财务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等。因此,探讨和研究邮政全网利润核算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邮政收支差额核算的现状 邮政独立运营后,国家邮政局推出了以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具体内容是:"差额包干、基数留成、超基数分成和一二级干…  相似文献   

4.
全国邮政独立运营一年多来,各级邮政企业克服重重困难,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降本减亏、创收增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各级邮政企业仍面临着管理粗放、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各专业之间、专业与全网之间经营核算体系不尽合理、责权利不清、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既不利于调动邮政各专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今后营业、投递和邮区中心局体制改革的实施,更不利于中国邮政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从邮政自身情况看,若不及时理清各专业与全网间的关系,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  相似文献   

5.
针对《邮政研究》1993年3、4期连载“邮政企业经济核算探讨”一文提出不同看法:如邮政企业经济核算必须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以全网核算为基础;企业“自有收入”不能以“各企业按应有产品量和实际所消耗劳务产生”;“邮件”不是邮政企业“产品”,也不是“商品”,分发清单不能视同为“商品调拨单”等等。  相似文献   

6.
邮政生产的特点是全程全网、联合作业。而现行财务核算的办法是:哪个局收到营业款,就计为哪个局的收入。这样的核算办法不能正确地核算出各独立核算单位及专项业务的收入和支出,导致分配上的不合理,造成个别单位在经营中只顾局部利益、坐吃大网,影响了其他单位经营的积极性。加强全网收入和分配核算的研究,需要各级管理部门提高专业核算水平。各级邮政企业应清楚自己盈利的业务是哪些,有多少利润;亏损的业务是哪些,亏损额是多少。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算细账,算真账,明明白白地用数字说话。对于西部邮政管理部门而言,一方面要给基层单位下达符合…  相似文献   

7.
许波 《邮政研究》2001,17(6):3-4
邮政亏损 ,首先要搞清楚亏在什么地方。各个专业之间收入界限是清楚的 ,但是成本费用的分摊采取了人为的办法 ,全网之间的成本则没有分摊 ,这种成本费用不清楚的情况造成了各个邮政企业无法以利润来反映经营成果 ,无法准确地算出邮政经营盈亏。因此 ,我们应尽快地建立一套在全国邮政范围内使用的专业财务核算体系 ,对邮政业务收入、业务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分摊 ,弄清各专业真实的利润和经营情况 ,为下一步邮政政策、邮政业务发展方向的制定及争取国家政策解决邮政普遍服务问题提供准确、有力的财务数据。一、实行企业内部二级核算和班组三级…  相似文献   

8.
一、电信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分析1、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两种基本形式从参与股份制改造的资产规模的角度划分,企业股份制改造通常有渐近型股份制改造和全盘股份化两种形式。国外电信企业通常采用全盘化股份制。我国电信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全国邮电一盘棋,全网统一经济核算。虽然有以通信产品的基本单位为成本计算对象进行的核算,但只局限于用户服务的范畴;尤其是缺乏网间互联成本的核算,邮政与电信以及电信各业务间普遍存在交叉补贴。这样就造成各专业资产界面不清,电信各业务价格与成本偏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加快对…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邮政企业现行核算办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实行全网按劳分配的新核算办法 ,并就实行新的核算办法的可行性、前期准备工作、新办法的主要内容、现实意义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邮政从不讲经营到讲经营是个进步。但邮政讲经营不讲成本又是个不足。由于传统观念、体制等历史原因。邮政干部的成本意识比较淡薄。过去是吃大锅饭,成本无关紧要,虽然搞了核算办法,但不是成本核算,而是分配核算。把邮政全程全网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大家分享“蛋糕”,至于邮政的每一种产品究竞成本几何,谁能说清楚?1996年的邮政资费调整方案中,据说一封平信的成本是0.89元。这一相当精确的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恐怕只有核心人士知道其中之奥秘,但是当我们了解到方案中要把平信资费争取涨到及元时,就会明白0.89元的成本是为1元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邮政速递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责任中心损益核算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邮政内外对速递业务的服务质量、传递速度以及邮件处理全过程的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对速递业务的揽收、站点、投递和跟踪查询等环节进行了全网统一的信息化改造,为邮政速递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业务集团化经营即把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全程全网运作、省内就可完成生产全过程的区域性业务从邮政业务体系中划分出来,剥离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独核算的经济实体,并在此基础上共同组成“湘邮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全省上下统一运作,形成邮政业务由全网性业务和区域性业务两大块构成并分开经营的格局。划分出来的区域性业务包括鲜花礼仪、邮购商场、书报刊零售、音像和广告业务。从事区域性业务的机构经营上接受“湘邮文化产业集团公司”管理,一律实行承包经营,所创收入仍以现行统计口径并入各企业收入报表;划分出来的人员其…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分营以来,中国邮政一直保持着分营以前的会计核算模式,邮件从收寄、分拣、运输到投递,全程全网作业,统一核算,企业之间不互相结算。下一步邮政又面临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再维持长期以来的业务流程和核算模式,将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加强邮政内部管理,发挥邮运网的优势,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使中国邮政走上良性循环并实现现代化,笔者认为邮政必须实施流程重组,在邮政内部按专业、分环节进行邮运费用的结算,以调动各省的积极性。1.不能客观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邮件在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互寄,以及进口局与出口局之间…  相似文献   

14.
杨溪  秦骊 《邮政研究》2010,26(4):6-6
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立身之本在邮政,两者唇齿相依。邮政速递物流业务发展得越好,对整个邮政企业回报就越大。邮政速递物流要快速发展,必须长期充分地依托邮政的全网资源。发挥全网优势不仅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邮政全网的共同利益所需。  相似文献   

15.
许红旗 《中国邮政》1999,(11):36-36
一、集邮专业化经营指导思想所谓专业化经营是指在邮政系统内部按专业性质不同自上而下划清界面、自成体系地独立运营和管理。集邮业务作为邮政企业的一项特殊业务,有别于必须通过全程全网来完成的实物流邮政产品,其主要依靠本企业、本专业的人员、资金和设施支撑等就可实现为用户提供全面服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而且成本费用开支的界面比较清晰,涉及全网的费用分摊项目少,为专业化核算创造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实行集邮专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是:归口管理集邮业务,理顺管理层次与环节,明确专业化经营相关责权利关系,实现人、…  相似文献   

16.
由于邮政企业是全程全网的联合作业,而利益分配又是条块独立核算。受小团体利益的驱动,邮政企业的内部诚信受到一定冲击。为加强邮政企业内部诚信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合理调整邮政企业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在条块核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排除因小团体利益引发的各种干扰,在机制上进行人事和经济双管齐下的制衡,使全网利益在诚信的基础上得到体现。2.注重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价值观念教育、全网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为客户诚信服务的自觉性。3.忠实履行邮政对客户提出的各项服务承诺,在与外部单位合作时…  相似文献   

17.
目前,邮政综合网实现了全国的互联互通,随着各子系统陆续上网运行,网络共享资源越来越开放,面临的网络病毒攻击威胁也越来越大。而且,邮政综合网是内部开放式网络,任一节点出现病毒安全防范漏洞,都会殃及到其他节点。笔者认为,建立全网集中控管、统一规范、跨平台、全方位的病毒安全防范体系,方能有效防治病毒危害,保证全网信息资源的安全。一、问题分析国家邮政局尚未对邮政综合网制定一套完整的病毒安全防范策略,各省也往往缺乏统一管理,一般由各单位、各部门自行实施安全防护,因此形成了全网多品牌混杂、单机版与网络版共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邮政》2001,(7):12-12
一、邮政发展物流服务的定位 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全程全网”的网络资源优势,以及邮政“服务社会、连接百姓”的特点,以区域内、城市内物品递送服务为切入点,努力发展企业到个人(B to C)的物流服务;充分挖掘邮政网的潜能,积极、稳妥、有选择地开展市场潜力大、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企业到企业(B to B)的物流服务;充分发挥邮政“三网合一”的优势,为社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使邮政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二、邮政发展物流服务的原则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从各地实际出发,依托全网优势,着眼…  相似文献   

19.
邮政企业是典型的网络型企业,全程全网联合运营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成本控制环节多、过程复杂,但同时也意味存在较大的效益提升空间。实施以效益优化为核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加快经营方式和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不失为邮政企业的一种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角度阐述如何在不改变邮政企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特点的前提下,借鉴商业中随商品、分层次、分成结算的方式结算邮政资费收入,以达到各邮政企业独立核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