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接到一消费者的投诉:春节期间,某商家推出买一赠一活动,承诺凡购买音响、家电的赠送一个“国优海燕牌”话筒。该消费者正想购置一套音响,便立即付款提货,同时获赠一个话筒。回家后,消费者发现话筒既没有商标、合格证明,也没有生产厂名、厂址标识,而且有严重质量问题,不能使用。当消费者向商家交涉,要求退换,并且要求按照《消法》第49条的规定给予“双倍赔偿时,售货员说,如果花钱买商品,存在欺诈行为,肯定给退、给换、给赔,可是这个话筒是免费赠送的,不属赔偿范围;再说,《消法》49条规定,赔偿额是…  相似文献   

2.
几百年以前,当一种产品只有一个厂家在生产和销售的时候,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数量都极其有限,几乎没有什么“营销”和“市场研究”可言。  相似文献   

3.
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永远都展开着一场商家穿白、消费者穿黑的拔河。而中国婴儿市场的例外之处在于,它更像一场篮球教学赛,而且只有一个名叫“孩子的成长”的篮篮。厂家们高兴地教育消费者应该如何投篮,消费者则积极奔跑,投篮得分  相似文献   

4.
<正>一、“假一赔十”承诺的性质“假一赔十”作为商家用来招徕顾客的广告,隐含有希望公众予以监督、予以捉假之意,其目的是在向消费者承诺他们不经营假货,一旦消费者购得的商品被判断为假货,商家将要以十倍的代价进行补偿。商家以此承诺是向社会展示他们在公众中的信誉,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其得到更多或者更大的利润。从积极意义上说,商家的这种承诺既是公平的,又是公开的。公平在于他对待每一位消费者都是一样,可谓童叟无欺;公开是在向社会承诺,而不是遮遮盖盖的暗箱操作。商家使用这种公平和公开的促销行为并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5.
中奖陷阱     
《光彩》2000,(5)
今年3月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出新千年第一号消费警示 ,提醒消费者警惕不良商家以“中奖”为诱饵行骗。据悉 ,年前 ,广州市消委会接连收到了30多位消费者的投诉 ,称一些不良的商家通过各种渠道 ,收集了消费者的通信地址 ,打着“恭喜发财”、“恭喜中奖”的幌子 ,寄出各种“中奖券”、“优惠券” ,消费者被告知 ,他们可凭在中奖券中刮出的“一个元宝”、“二个元宝”、“三个元宝” ,领取价值100元、200元、300元的影碟机、矿泉壶、气压煲、CD灯架等。当消费者高兴地到商店领奖时 ,却被要求先购买2000元、3000元甚至…  相似文献   

6.
一、概念界定 本研究对商家在促销活动造成的浪费,称之为促销浪费。意思是:商家在从事各种促销活动中,为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而导致社会自然资源不当或无节制的使用,以致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而造成的浪费。具体表现形式是增加或赠送给消费者“无意义”、“不需要”、“计划外”的商品。  相似文献   

7.
国内不少的商家偏爱“货物出门,概不退还”。但是在美国,一般而言,对你所买的东西如果不满意,只要收据还在,是可以要求退货的。每年的圣诞节前后是一般人逛街购物的季节,商家趁此可以大卖一笔。挂在圣诞树上的礼物,往往也都连收据一起包在里面,因为对不满意的礼物,新年假日过后就可拿去退。所以节前是购物潮,结账队伍排成了长龙;节后是退物潮,顾客服务中心门前也排成了长龙。商家不愿消费者退货,除了有些是没有给收据的习惯,难以辨认是否是本家出售的商品外,对消费者的不够信任、怕麻烦是主要的原因。但商家如果能设身处地替消费者着想,消费…  相似文献   

8.
避开家庭影院的陷阱陈建东“只需××××元就可拥有一套真正的家庭影院……”。随着近年来消费者“把电影院搬回家”需求的日益迫切,商家不失时机地打出极诱人的广告,VCD和音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然而,目前火爆的市场中,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病症。“家庭影...  相似文献   

9.
B2C电子商务下的退货管理运作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亚丽 《商业时代》2006,(28):75-76
在网上零售商的管理中,退货管理占很大比例,这就要求传统B2C模式的电子商务必须延伸到逆向物流层面。退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做好“源”、“流”、“终端及后续”的管理以降低在线商家的运作成本,维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瞬息万变;同行业的竞争也犹如鼓角争鸣的战场,你死我活。于是乎,各厂家、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市场,争夺消费者。假如你是个消费者或局外人,面对商海酣战,透过异彩纷呈的竞争,经过冷静的观察,你便会得出一个不为商家道破、却为商家所为的惯伎:特色经营。因为商家懂得特色就是效益,特色就是与众不同,有“拳头”产品。别的行业不说,仅以饮食为例。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各地餐饮业发展很快。但有些饭店车水马龙,有些酒家则门庭冷落,究其原因,除了竞争对手增多外,不善于特色经营,没有“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诸如上帝就是消费者之类的话,不仅仅作为一种观念被众商家卷在舌头边上“重复”着,而且作为消费者本身,也似乎来了点上帝的感觉,大街上常见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吵架,旁观的人群总是口水一致对外,商家就是这样待上帝的吗? “上帝”总是常常沉默 国内的某家媒体曾就消费者受到伤害后的反应,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是与商家理论并求助于消协等有关部门的消费者占40%,而60%以上的消费者却选择了“吃一堑长一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本来只想买一种畅销商品,但商家要求你连该品牌的某种滞销品一起买;你只想给手机缴费充值,但却被鼓动多加点钱就可以送一台手机。这就是商家们趋之若鹜的捆绑销售。这种方式也许实现了厂商的销售目标,但对消费者来说,它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商家所提供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也就是说,被捆绑销售的“副”产品多半都不会在消费者那里实现使用价值,从而不可能带给消费者对该产品乃至该品牌的深刻印象。所以,这种方式带给厂商的,只可能是一次性的偶然消费机会,而非消费者的持久忠诚。  相似文献   

13.
罗东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12):I0022-I0022
消费者每一次需求结构的变革都为嗅觉灵敏的商家创造了机遇:当诸多消费者回归至“理性的挑剔”,要求服饰更个性、更时尚、更便捷、更具性价比的时候,百丽建立了一条如齿轮般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啮合的极速供应链。  相似文献   

14.
全球最大的鼠标生产商罗技电子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对外宣称,他们所有的产品都采用了高科技电话防伪,提请消费者注意。然而当消费者在商场购得没有防伪数码的“罗技”鼠标,正要与厂家较真时,”厂家却又说那是“罗技”原厂的产品,着实把消费者、商家“痘”了二回。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春节临近,消费者的钱袋子鼓起来,消费的欲望也涨起来,于是各路商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个寒气逼人的季节展开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消费者争夺战。而其中最为商家所青睐的战术之一就是——有奖销售。可是,有奖销售是把“双刃剑”:若用得好,消费者乐得大把掏钱,中奖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中旬,深圳46家零售企业通过该市零售商业协会向深圳银联和深圳银行同业公会发出警告,要求降低刷卡手续费标准,否则他们将联合起来共同拒绝刷卡消费。此后,商家和银行进行了谈判磋商,没有达成任何协议,6月2日、3日除几家零售企业外,其他商家以“系统维修,暂停使用所有银行卡”等理由拒绝消费者进行刷卡。  相似文献   

17.
李红霞 《国际市场》2011,(3):58-59,10
购物是一个包含了挑选、购买、售后、维护、升级等一系列行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付钱交货这样简单了事。可惜的是,当下国内大部分商家在服务这方面,并不愿意为消费者完善这一过程——销售人员脸色差、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热线永远忙。这使得消费者往往感到被忽视、权益受到侵犯,消费维权纠纷层出不穷。商家不愿意耗费精力在服务上,一方面是难逃市场上的激烈价格竞争,利润一再压低,自然就没有资本、人力可以投入服务。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商家根本没有服务的意识。本期"看世界"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从消费者和商家的角度体验了一回良好服务带来的新鲜感,现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8.
新《合同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鼓励交易,保护安全交易”是制定《合同法》的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的规定使我们看到承诺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应引起商家、厂家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商家、厂家对商品或服务的承诺日益增多。但有些商家把承诺作为招徕消费者的促销手段,一旦发生纠纷,承诺便不算数,给消费者增添许多烦恼,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症结何在?对此笔者做一些法律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工商行政管理》2009,(6):34-34
针对目前许多消费者认为商家发“消费券”是借势炒作,实际就是“购物返券”的翻版的质疑,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制度处处长路政闽3月23日表示,不管商家使用何种促销行为和促销方式,都必须保证不踩《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这两条红线。路政闽表示,商家目前免费向消费者赠送“消费券”的方式与“购物返券”还不是一回事,因为后者是需要消费者先购物满一定金额后,  相似文献   

20.
吴丹 《消费导刊》2013,(7):185-185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商家做出“假一罚十”承诺吸引顾客,但也有不少商家做出承诺后搪塞兑现承诺,究其原因多是法律解读存在的争议使得商家有可乘之机,本文通过比较商家允诺“假一罚十”与消法49条差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