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加强,我国已成为蒙古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加强中蒙贸易有利于提高两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有助于实现国际贸易的全面化,本文通过对中蒙贸易结构特点与互补性的分析,指出了中蒙贸易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优化中蒙贸易结构,促进双方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蒙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等指标和模型对中蒙贸易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中蒙贸易结合紧密,优势互补,发展潜力巨大,双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地区水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65-70
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共5个东北亚①国家的活鱼、鲜冷鱼、冻鱼、鱼片及鱼肉、熏鱼及盐腌鱼、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②共7种水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了5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发现,中国的活鱼、鲜冷鱼等6种水产品、韩国的软体动物以及蒙古的冻鱼等3种水产品是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水产品。5国间水产品贸易呈现的特点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具体而言,中日、中蒙、中韩,俄蒙、日俄、蒙韩之间呈现互补性,其中中韩、俄蒙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中日次之,中蒙、蒙韩之间互补性最弱。同时俄罗斯对我国水产品贸易逐渐形成竞争。文章继而对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就我国如何在东北亚水产品市场利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提升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与蒙古拥有3800多公里边界线,两国邦交历史悠久。原苏联援助蒙古建立和发展了采矿业、电力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商业。1932-1952年期间,原苏联实际上是蒙古惟一的贸易伙伴,在蒙古成为经互会成员国以后,蒙古对经互会成员国的贸易占本国对外贸易的94.3%,其中对原苏联的贸易额占81.8%(1988年),而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仅分别占3.3%和0.1%。蒙古国民经济所需机械设备的90%、液体燃料的100%、钢材的70%、人民生活必需品的40%靠从原苏联进口。苏联解体后,俄蒙贸易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双方贸易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在蒙古对外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只是程度略有下降。普京上台后,俄蒙关系全面加强,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5.
贸易互补性问题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研究了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互补性。研究表明,中国与越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强。贸易互补性在行业(或产品)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两国之间第六类商品的贸易中以产业间的互补性为主。中越两国贸易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确定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贸易竞争和贸易摩擦不断出现,这需要两国客观看待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蒙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中蒙贸易额迅速增长,达到39.8亿美元,增长64%。中国连续12年保持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连续13年保持蒙古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近日,双方正式宣布建立中蒙战略伙伴关系。此前,记者从中国贸促会和蒙古国工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一蒙古商务论坛上获悉,  相似文献   

7.
回顾 早在80年代,随着中国和蒙古两国的政府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作为政府间协定贸易重要补充的边境贸易在两国毗邻地区逐渐活跃起来。1985年,中蒙两国外贸部门正式换文提出开放边境,恢复中国二连浩特和蒙古扎门乌德之间的边境贸易。中国经贸部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按照“自找货源、自寻销路、自行谈判、自行平衡、自负盈亏、自主管理”的原则与蒙古国进行边境贸易。当年中蒙两国边境贸易额达到63万瑞士法郎,接下来的几年,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在平等  相似文献   

8.
李自若 《中国市场》2012,(19):84-86
本文以贸易互补性分析、贸易结合度分析、出口相似度分析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研究中南两国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得出中国对南非的贸易结合度指数仍较低,两国贸易联系不够紧密,中南两国贸易整体上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两国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南亚地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推进与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与深入合作对促进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从贸易竞争性、互补性的视角,采用多个测算指数,从贸易竞争性、互补性两个层面分析中国与南亚国家在2010—2020年间贸易关系,查找双方贸易合作的空间,得出结论: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都有所上升,互补性强于竞争性;双边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2—2020年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依存度进行了测度,同时分析了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结果表明:中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互补性较低;双边贸易过程中印度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中印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仅园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并逐渐由垂直型转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中印在蔬菜、棉花等20种农产品具有产业间贸易互补空间,7种竞争性农产品中有2种具有产业内贸易互补空间。中印农产品贸易依存度较低,且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依存度更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中印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印各自农产品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差异化、推动中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2000年到2010年间,中国黑龙江对俄罗斯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存在强劲增长势头,究其原因主要是黑龙江与俄罗斯在贸易领域内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本文拟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利用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分析黑龙江与俄罗斯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和贸易互补性的强弱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相似度指数等工具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创意商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创意商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就互补性而言,中国与新加坡创意商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和其他东盟主要国家在工艺品和新媒体上互补性较大。就竞争性而言,中国与新加坡创意商品贸易的竞争性相对较小,中国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在世界创意商品市场上的竞争较激烈。因此,中国要充分利用与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增加彼此产品的差异性,促进双方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为例,在分析我国与其它金砖国家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研究了中国与其它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研究得出我国从其它金砖国家进口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较强,出口其它金砖国家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则较弱,并且我国从其它金砖国家进口以资源型产品为主,出口以加工型产品为主。为此提出强化中国与这些国家经济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测算了中国与挪威货物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关系,对中国与挪威建立自贸区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挪威各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互不重合,双边货物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中挪贸易不仅具有产业间的互补性,在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类别中,还具有产业内的贸易互补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了中国与挪威的贸易潜力,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与挪威的贸易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空间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日韩三国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当前中日韩三国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对三国的主要行业的贸易互补性及竞争性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日本双边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利用200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一系列指标,对中国和日本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上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深化两国发展双边贸易,可以促进两国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7.
2014年7月1日,中国与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90%以上的商品降低关税,甚至零关税。这是中国与欧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将会产生很强的示范作用。中瑞双边贸易的互补性直接影响到了自贸区建立以后双边的贸易流量。本文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瑞士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做了测算。结果显示,中瑞之间虽然比较优势有所差别,但就贸易的互补性而言,还具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因此,双方应抓住自贸协定签署的契机,在降低关税的同时,提升贸易便利化,从而提升双边贸易流量,使得中瑞自贸区在欧洲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邵亚申  丁赟 《价格月刊》2012,(12):40-43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由工业转向服务业,服务贸易迅速崛起并成为服务产业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领域。对2000年~2010年中、日、韩三国时间序列数据的RCA指数计算以及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中存在着互补性和竞争性:当中国作为出口国时,与日本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当中国作为进口国时,与韩国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且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性要大于中韩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竞争性。总体上,中国在三国服务贸易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蒙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蒙古第一大投资国。目前,中蒙两国贸易投资现状是:进出口总额连创新高,两国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广泛,形式多样;贸易和投资领域过于集中、结构失衡;投资主体单一,经贸和投资风险增加。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视角,通过贸易和投资方式高级化、有序促进产业转移、全面开启新兴产业合作、深化金融合作等制度规划,将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加速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后,中日贸易的发展与中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为了深入了解中日贸易的发展变化,本文以制成品为研究对象,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借助贸易强度指数、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紧密的贸易联系和较强的互补性并没有发生改变。只要能妥善处理诸多政治分歧,双方贸易增长还将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