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武力  谢峰 《三联竞争力》2004,(1):48-48,52
在险种基本责任雷同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推陈出新的手段通常是对现有责任的细化、拆分和组合,最后放在投保人面前的往往是一份既包括重大疾病责任,又有到期还本的生存保险责任,还有不幸发生后的身故保险责任,再捎带几个住院医疗、住院津贴附加险的五光十色的保险计划——“套餐”。  相似文献   

2.
重大痰病保险以不断增长的业务规模和显著的价值贡献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重视。随着保监会保险费率市场化政策正式出台。重大疾病保险作为可能受费率市场化影响最大的业务领域,受到保险公司和监管机关关注。如何在费率市场化大环境下保持重大疾病保险持续稳健发展。是保险行业需要研究的课题。从重大疾病保险自身特点入手。通过分析费率市场化对重大疾病保险影响,总结费率市场化环境下重大疾病保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武力  谢峰 《三联竞争力》2004,(1):48-48,53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还没有《保险法》,产、寿险也还没分家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一个叫做疾病医疗的保险,对治疗疾病发生的费用根据不同的额度按比例赔付,该险种诱人之处在于不但没有限制所患疾病的类型,更把门诊医疗也纳入保障范围。当然这个“绝世好险”现在早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因为当我们觉得好处多多时,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开始,全国将至少有40万名3岁到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陆续得到一份意外的保障,即在他们患有重大疾病时可向保险公司申请重大疾病保险理陪。这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明亚天使守护基金”启动时做出的第一个承诺。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保险控股公司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由于当时美国国内高速的通货膨胀。导致美国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大幅度下降,而美国国内的监管法严格限制保险公司就将闲置资金投资于其他非保险途径。美国国内的保险公司纷纷建立保险控股公司规避保险监管,以获得高额回报。我国保险控股公司的监管应更加强调保险监管的专业化,建立保险控股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有效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的保健和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同时我国正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于健康和养老更加关注,而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作为这种新型消费需要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且构建完善的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是我国构建养老和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保险公司未来业绩的主要增长点。如何更好的推进养老和健康保险的发展是未来保险公司必须梳理清楚的问题,是未来保险公司面对竞争拔得头筹、立于不败、获得丰厚利润、回馈社会、建立品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魏吉军 《北方经贸》2001,(2):117-118
加强医疗费用管理工作,保障保户的合法权益是提高保险公司效益的关键。本文就实行定点限额医疗制度的基础、关键、保证三方面总结了加强保险医疗费用管理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陈婷 《理财周刊》2005,(3):56-57
既包括普通门急诊的各种费用支出保障,也对住院时的个人膳食费,会诊费、理疗费以及亲属陪护费用等进行保障,还可提供三级医院的贵宾楼高额医疗费用保障,中保康联的日推出的“VIP综合医疗保险”,填补了目前市场上个人普通门急诊保险的空白。该保险目前还只是“高端版”,“中低端板”尚需等待。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金融业内三大支柱一一银行、证券、保险相互渗透.其中银行与保险的混业经营最引人注目。20世纪80年代银行保险是在欧洲金融、税收和立法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诞生的,目前欧洲仍是银行保险最为发达的地方。银行保险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据此,在人口老龄化及预期寿命延长、居民医疗需求剧增、保险公司战略转移的背景下,总结了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呈现保险规模小、经营主体集中,增长速度快、水平低,政府激励力度差、居民观念错位这三个特征,并对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陈婷 《理财周刊》2004,(8):58-59
很多游客不愿意上保险。有人认为外出旅游就那么几天,没必要花这个钱;另一种是认为现在的保险合同过于繁琐,一旦索赔非常麻烦。其实并非如此,尤其对于那些准备自助游、自驾车出游的人来说,因为没有旅行社为你代办相关的保险服务,所以更要自己多花些精力买好保险。虽然花钱不多,可是一旦出了问题,却能起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人》2024,(3):26-27
<正>2016年,当我创立水滴公司时,目睹了众多人在罹患重大疾病时因医疗费用不足而陷入困境。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往往缺乏购买健康保险的意识,收入和储蓄也相对有限,一旦面临重大疾病的打击,容易陷入资金紧张甚至无计可施的境地。我深感保障应该更广泛地覆盖人群,因此我坚信推广普惠健康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嗷嗷待哺的保险经纪公司来说,10月1日可能是个分水岭。保监会新近发布的关于放宽保险公司经营区域的一纸通知,有望使保险经纪公司从目前的经营困境中摆脱出来,甚至可能就此迎来发展壮大的黄金机遇。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法国、意大利、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信用保险体制的考察报告徐放鸣魏志峰一、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和性质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险公司与出口商签订的一种保险协议,根据保险协议,出口商向保险公司交纳保险费,保险公司赔偿出口商因进口商不守信用、破产、战争自然灾...  相似文献   

15.
陈婷 《理财周刊》2005,(4):56-57
在现有或新出的各类分红型终身寿险,两全保险或年金保险后面附加“重大疾病提前给付”功能,这就是近期平安和太平两家公司新型保险计划的实质。消费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和已有保障状况,进行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的一位从业人员曾向记者解释保险经纪公司存在的意义,代理人只能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谁也不会说自己卖的东西不好”,带来的结果是信息严重不对称,并不是说营销员做得不对,因为他职责使然。经纪公司就可以有效缓解买卖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客观的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代锷 《消费导刊》2009,(15):149-149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歧视问题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保险领域,有关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基因歧视的争议尤其激烈。笔者认为立法不应当一概禁止保险公司使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基因信息,而是应该根据基因信息与疾病之间关联性的不同有所区分。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法律在保险中基因歧视问题上需要进行规制的三个方面,力求在保险人的知情权和被保险人的基因隐私权中找到法律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但由保险公司承担的巨灾保险的赔付仅占每年总损失的5%,远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建立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在考察了世界各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后,提出通过国家、保险公司、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和发展中国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增强中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大。近几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十分迅速,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本文通过分别对重庆市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保险人、消费者、保险代理人三类市场主体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现市场上存在居民健康保险意识低、保险公司缺乏创新、销售激励不足等问题,并提出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英 《商》2005,(7):51-52
一说到买保险,很多市民可能会首先考虑重大疾病保险,现在看个大病动辄几万、几十万元,大家都希望保个重疾险,来减轻自己的医疗负担。但重火疾病险品种繁多,价格昂贵,而且条款复杂,大家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大疾病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