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虚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就是借款人与开发商串通,通过向银行提供虚假的个人购房信息,从银行套取或诈骗信贷资金的行为。它的基本特征是借款人具有主观恶意欺骗性。从实施虚假按揭的行为主体来分,有个人虚假按揭贷款和法人虚假按揭贷款两种,其中法人虚假按揭贷款是由法人操作,通过众多的个人行为来完成的虚假按揭,因此更具隐藏性,风险和危害也更大。从借款人的目的来分,有诈骗型虚假按揭和融资型虚假按揭两种,诈骗型虚假按揭是借款人通过提供虚假购房信息,以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为目的而实施的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2.
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住房按揭是由银行、开发商和购房人三方共同参加的买卖商品房的一种融资活动。即购房人向开发商订购期房或现房,交付银行规定的一定比例首期购房款(一般不低于购房总价款的30%)后,差额部分由银行提供贷款,购房人定期向银行还本付息,银行提供的这种贷款即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它是抵押贷款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银行贷款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房地产业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法律特征(一)它涉及二个合同,即购房合同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没有购房合同也就没有按揭贷款合同;按揭贷款合同是购房合…  相似文献   

3.
一、风险   (一)项目风险.   1.虚假按揭.开发商通过虚构借款人,签订虚假购房合同,出具无真实资金交易的首付款凭证、虚假预售房证明等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套取银行资金,给银行造成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4.
假按揭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虚假的购房合同和消费者基本情况等材料。骗取银行信用并非法取得银行按揭贷款的行为,近年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常态现象,成为个人住房贷款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源头。本文揭示了我国假按揭的危害,分析了诱发的原因,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特点.提出完善法律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假按揭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对经办行贷款用途真实性调查中发现,企业客户编造虚假贷款用途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商业企业签订并不真实的购货合同申请贷款,房地产公司侵犯他人名称权订立并不实际履行的住房按揭购房合同套取银行资金,还有的企业甚至以流动资金周转的名义办理实际用途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贷款等.  相似文献   

6.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由于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基本需求而得到广泛接受,同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表现出的优良信用质量而受到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因此,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我国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往往采取分期多次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较长。在还款期限内,借款人由于还款能力的提高,往往要求提前还款。如何认识住房按揭贷款中的提前还款行为,主要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对此,我们从制度安排的效率和现行的法律规定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对提前还款的具体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个人收入证明资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确认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借款人还款来源、能力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收入证明资料存在开证主体不合规、要素不全、内容失实、审核不严等问题,无法有效发挥控制贷款风险的作用,应予关注,并尽快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所谓“假按揭”个人住房货款是指不以真实的购买住房为目的,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及其他关系人冒充客户作为购房人,或是开发商虚拟若干购房人,以这些购房人的名义与其签订虚假的购房合同.再以这些购房人申请按揭贷款,从而套取银行资金。这样.开发商能够尽快“销售完”房屋收回投资,乃至实现获利。  相似文献   

9.
“虚假按揭贷款已成为个人住房贷款最主要的风险源头。”江苏省银监局4月9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发出警告,必须对伴随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暴露的房贷风险引起“足够重视”。目前,不少银行不良个人住房贷款中的80%是由虚假按揭造成的,虚假按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支持居民购房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开办时间的推移和业务量的增加,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逐步显现,尤其是“假按揭”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假按揭”尚无明确的定义和认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假按揭”的识别、定性、风险控制和惩处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归纳了“假按揭”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风险隐患,开出了防治“假按揭”的“药方”。  相似文献   

11.
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既存在借款人以期房为抵押物而提供的物的担保,也有开发商提供的保证担保。当物保与人保同时并存时,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如何适用法律在诉讼中争议很大。本文认为,个人住房按揭抵押虽与大陆法上的物权抵押有所区别,但从法律性质、功能、特征等方面来看,差异不大,个人住房按揭抵押应适用《担保法》;个人住房按揭中既存在物保也存在人保,在保证责任划分上,应适用《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而不应适用该司法解释第38条的规定;由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中的“回购条款”在法律上仍存在争议,在实务中又很难操作,作者建议采用“抵押物处分条款”代替“回购条款”。  相似文献   

12.
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既存在借款人以期房为抵押物而提供的物的担保,也有开发商提供的保证担保。当物保与人保同时并存时,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如何适用法律在诉讼中争议很大。本文认为,个人住房按揭抵押虽与大陆法上的物权抵押有所区别,但从法律性质、功能、特征等方面来看,差异不大,个人住房按揭抵押应适用《担保法》;个人住房按揭中既存在物保也存在人保,在保证责任划分上,应适用《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而不应适用该司法解释第38条的规定;由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同中的“回购条款”在法律上仍存在争议,在实务中又很难操作,作者建议采用“抵押物处分条款”代替“回购条款”。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规范个人购房贷款业务管理,提高各行对假按揭的有效识别与风险防范能力,总行对近年来下发的防范个人购房假按揭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并印发了中国农业银行防范个人购房假按揭有关规定。现将主要内容刊发于此,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继兴 《黑龙江金融》2006,(1):52-52,57
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操作主要风险点1.人员道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经办人员由于个人原因或某种利益关系,对借款人提供的虚假材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借款人信息资料失真失实,误导审批人。更有甚者,个别内部人员甚至丧失职业道德,置党纪国法不顾,内外勾结,有意编造虚假信息,骗取信贷资金,形成内部人作案。2.信贷审查风险。信贷审查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重要环节,当前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审查风险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办人员风险意识不强,警惕性不高,对借款人身份、收入能力、家庭状况、抵押物权属及担保人资格等情况了解不详,对资料…  相似文献   

15.
A公司为融资,利用其公司员工蔺某等人名义向B银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蔺某等未在借款合同、借据上签字,贷款手续由A公司找人代办并在贷款文件上代签字,且无证据证明蔺某等同意A公司以其名义向银行借款。贷款出现逾期欠款后,银行对蔺某等人的信用记录作出不良记载。此后在相关案件中发现蔺某等人办理的个人贷款实为“假按揭”,需对“假按揭”贷款中名义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予以更正。但B银行操作人员出现串户失误,  相似文献   

16.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中国金融》2007,(6):47-49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销售和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主客观原因导致的经济行为不规范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形成了一定的风险。如何切实规范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业务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房地产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指定楼盘按揭贷款是指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可以通过自然人担保、专业公司担保、单位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从商业银行一次性获得所需贷款,之后用一次性付款方式购房,购房者在收到购房发票和预售合同之后,再到商业银行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手续,由商业银行提供一站式按揭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主要功能是为借款人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信用支持,即降低购房借款人的首付款比例。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建立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机构,为广大中低收入者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此外,政府还可根据住房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鼓励、引导和扶持商业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人资信审查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确认借款人资格,核定具体贷款数额,贷款期限的重要依据,完善个人资信审查制度,对于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提高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香港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发放购房贷款过程中对借款人资信进行审查的具体做法,有不少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其瑞 《浙江金融》2007,(11):34-34,32
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战略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居民购房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强,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巨大。作为成长性和厚利性的个人金融产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的战略支柱业务。从按揭市场规范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