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昨日,消费者熟悉的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新京报》2011年3月16日)多年来,农业部一直将"瘦肉精"监管作为监管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双汇之失,失在质量上处在"瘦肉精"危机中的双汇集团在河南漯河召开"万人职工大会",集团董事长万隆再次向消费者致歉,并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据2011年4月1日《新京报》消息)这是一场卧薪尝胆的大会,万名职工和经销商激动地喊起了"双汇万岁"的口号,我却以为还是喊"质量万岁"为好,因为双汇之失,失在质量之上。质量要是重整旗鼓,就是不喊万岁,企业也有泰山之稳。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5日,经过央视曝光,发现双汇集团用于生产火腿肠的猪肉,居然违规使用国家命令禁止药物"瘦肉精。"双汇从"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国家安全食品"到"瘦肉精"事件爆发祸起济源,引发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警钟再鸣。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探讨双汇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危机公关的视角出发,以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为例,论述了双汇集团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并指出其在危机公关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企业如何做好危机公关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强调企业自觉、主动履行促进社会进步、遵守环保原则等是"新企业文化运动"的集中表现2011年3月,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曝光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在双汇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经过多方调查,该事件属实,一时间,市场哗然。随后,双汇集团举行的"万人道歉会"也被揭露为"公关策划",并没有挽回双汇集团的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2011,(4):94-94
央视3月15日曝光河南漯河双汇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使用含“瘦肉精”猪肉生产加工食品的问题后,不久前,上海市工商局即组织执法干部对本市超市、卖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在3月份计划抽检100组熟肉制品的基础上,增加抽检了“双汇”熟肉制品30组,经第三方权威检验机构对熟肉制品中“瘦肉精”及其替代品的检验,目前检验结果均为合格。上海...  相似文献   

7.
邹丽 《企业导报》2011,(10):70-71
本文在双汇"瘦弱精"危机发生的各个时期,从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处理的信息流通及危机事后的恢复管理方面来分析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最后对双汇集团的危机管理行为和社会意义进行思考,总结并提出对当今企业危机处理几点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2011,(4)
央视3月15日曝光河南漯河双汇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使用含“瘦肉精”猪肉生产加工食品的问题后,不久前,上海市工商局即组织执法干部对本市超市、卖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在3月份计划抽检100组熟肉制品的基础上,增加抽检了“双汇”熟肉制品30组,经第三方权威检验机构对熟肉制品中“瘦肉精”及其替代品的检验,目前检验结果均为合格。上海全市各工商分局还加强快速检测,也没有发现本市销售的“双汇”等品牌熟肉制品中含有“瘦肉精”及其替代品。  相似文献   

9.
“健美猪”事件,涉及中国的生猪生产大省,涉及到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品牌。河南多地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喂出的“健美猪”流八南京屠宰市场,流入双汇集团。  相似文献   

10.
"3·15"期间,本刊与中央电视台联手,同时进行了关于河南"瘦肉精猪"的深度调查。之后本刊《河南部分地区"出产""瘦肉精猪"主销南京》、央视《"健美猪"真相》同步刊播,"瘦肉精猪"事件就此引爆,举国舆论沸腾。  相似文献   

11.
敬畏     
《中外企业文化》2011,(5):19-19
最近,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实令人担忧。毒豆芽事件、染色粉条事件、猪肉变牛肉事件,等等,无一不令国人的心头蒙上了冷汗与恐惧。其中,双汇集团因“瘦肉精”危机而引发的一系列话题引起了我的关注,尤其是所谓的“万人道歉大会”,给人以荒唐、作秀的强烈感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角度,对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强调了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解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效果的方法,以期在我国存在同类问题的企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3月3日,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表公告称:漯河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100%双汇集团股份,以10亿元的底价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开竞价转让双汇集团整体国有产权。双汇集团国有股份的挂牌出售截止日期为3月30日17时。此公告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各种猜测、质疑、批评接踵而至。双汇集团国有股份挂牌出售,是“包藏祸心”?还是有充足的正当理由?  相似文献   

14.
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瘦肉精"事件还未结束,"染色馒头"就从天而降,劣质粉条、牛肉膏、毒豆芽等也纷至沓来。这些被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挑战着相关企业的公信力,同时也挑战着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能检测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一定。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哪个不能检测,但哪个问题又彻底杜绝了?近日,关于地沟油产业在京津冀三地做大做强的报道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有关专家的一句"目前地沟油无法检测"的言论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地沟油事件"的沸点。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5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被央视媒体曝光使用含有国家明令禁止药物瘦弱精的猪肉进行生产加工,截止2011年3月底,双汇损失超过121亿元,部分连锁店纷纷倒戈,双汇集团用20多年时间筑就的放心品牌受到严重质疑。从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到销售额4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10,(23):103-103
相比身为双汇集团董事长的"老将"万隆,对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最贴切的评价莫过于"后生可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山林养猪的奇思异想打破了这种焦虑与躁动。一种绿色的野猪养殖方式在深山中悄悄启动了,而你我到时定会期待这种养殖方式的推广。希望人们更多地能吃到这种绿色安全的"野味"。  相似文献   

19.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在依法注销未通过审核企业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4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3月底,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根据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上报的数据,截止3月31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45家),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此次重审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乳品行业进行了一次"洗牌",将有利于整个乳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2011,(9):30-31
3.15"瘦肉精"还在查,又相继曝出"染色馒头"和"牛肉膏"。4月21日,五部委联合公告,禁止所有食品添加三聚氰胺。22日,某乳品商爆发中毒事件。几年来食品危机频频,屡禁不止,深层反映国内商业和社会的制度性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