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音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族音乐作为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电影音乐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电影音乐中应用,二者相辅相成,显示出了特殊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势。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山歌、小调、地方戏、民族器乐等,本文从民族音乐的器乐、民歌、戏曲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探讨了电影音乐中民族音乐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夏翠英 《企业研究》2011,(11):161-161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展示,音乐作为企业文化的表达手段有着推广企业文化的、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作用,音乐的艺术价值便转化为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展示,音乐作为企业文化的表达手段有着推广企业文化的、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作用,音乐的艺术价值便转化为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文化外宣日益重要。民俗文化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不断受到翻译界及全世界的关注。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然而,由于侗族婚嫁特色方面的外宣较少,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得到较好的宣扬。侗族民俗文化外翻研究对弘扬民族文化,加深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意义重大。因此,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致力于对侗族婚嫁习俗文化的对外翻译和跨文化传播,扩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方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外公众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侗族大歌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以音乐的形式传播文化,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它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以其独特的原生性的音乐文化,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审美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等享誉世界.本文旨在研究侗族大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谐价值,并对如何保护好这一世界性艺术做出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5.
康丽 《活力》2009,(24)
本文主要根据常见的音乐表现方法和音调性格特征,分别阐述了劳动号子、山歌、地域性小调的艺术特征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元化"是相对世界多民族、多文化彼此尊重和谐共存的概念,所以,"多元化的音乐"指的是在世界音乐体系中各个民族或国家的音乐都能够受到同等尊重和喜爱的共存共荣的状态。就像世界文化需要多元构成一样,世界音乐也需要多元构成。无论中国传统音乐还是中国艺术音乐它们都有多元化的背景,其本身也是多元化的产物,所以,当强调多元化音乐的时候,不仅仅指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或者各地现存的所谓"原生态"音乐,中国艺术音乐同样也是多元化音乐,而且是更集中地体现了多元化特点的音乐。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民族音乐可谓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它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地域文化,同时也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个性.在不断的交流、交融、发展中,中国民族音乐既得到了地域性的张扬,也互相辉映,相得益彰,从而形成虽风格迥异却又涵盖整个中华文明的传统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声乐界普遍认可的"新民族声乐艺术",其涵义为:"指目前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为代表的,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其演唱路子宽,适应性强,除演唱民族风格特点教强的歌曲、歌剧等作品外,还可演包括艺术歌曲在内的各类新创作的声乐作品,以及各种民族传统声乐曲目、戏曲唱段等".本文试从戏曲艺术的特点及表演体系入手,就现代民族声乐的学习和训练以及演唱和表演等方面,结合戏曲声乐艺术的相关内容,对戏曲声乐艺术的借鉴价值,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怎样借鉴戏曲声乐艺术等作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皮坤乾 《中外企业家》2012,(10):173-174,162
绚丽多彩的铜仁土家族历史文化是铜仁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要通过挖掘、整理、传承铜仁土家族历史文化,来强化铜仁土家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增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信心,凝聚民族精神,使土家族历史文化真正成为铜仁土家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在保护铜仁土家族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利用产业手段、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将多姿多彩的铜仁土家族历史文化资源统筹规划,整合开发,实现铜仁土家族历史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铜仁土家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使铜仁土家族历史文化成为推动铜仁土家族地区民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纳西族独特的旅游文化内涵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的纳西族人口有8.6万人,占总人口的60.22%。纳西族有着辉煌的文化构筑,几乎涵盖了文字、建筑和音乐等诸方面。纳西族创造的东巴象形文字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纳西古乐是人类文明的音乐活化石,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研究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音乐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娱乐,引导价值归属等功能,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是开展海外国乐传播和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必须培养出熟稔本民族文化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因此,必须明确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采用得当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使中国音乐海外教育者不仅能胜任海外华乐教师的岗位,还能成为彰显文化软实力的践行者,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大使。  相似文献   

12.
藏族的"锅庄",近年来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喜爱,有的地区它成为了人们非常热爱的健身方式。由于,藏族锅庄舞具有生产与生活、多元性与交融性、健身与娱乐等文化特征,它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运动,因而在健身、健心方面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13.
商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洛的文化艺术取得了瞩目的发展。在戏曲音乐发展领域,商洛花鼓戏是作为"活化石"的存在,极具文化资源优势;商洛作为花鼓戏的发源地,极具文化产业优势。在花鼓戏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的开发。从剧目、演职人员、传承、政府、市场及互联网方面出发,研究商洛花鼓戏产业化开发与运营对策,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为提高地方戏剧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兴国山川钟灵毓秀,兴国山歌名闻遐迩。千百年来,客家先民用心血、用智慧,浇灌出兴国山歌这一艺术奇葩。第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工农的革命激情像火山一样的迸发出来,他们把山歌作为催征的战鼓,冲锋的号角,在扩红、支前、参战、优属,瓦解敌人等方面充分发挥山歌的宣传鼓动作用,这些光辉的业绩,使兴国山歌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一、绘画风格的形成条件 1.传统艺术的形成条件.人类的绘画历史不同的时期民族和国家,都会出现各类艺术风格和艺术样式.风格是什么?西方美学家总结为"风格即人"这与现代人自由的时代,以人为本也是分不开的.作为人不但要有形体,还要有个性、风度、思想和感情.艺术作品中也有一种艺术个性、风度、神采和意蕴.只有具有独特的风格才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他们的艺术思想、审美取向在作品中的集中反映,是其思想倾向、思维习惯、文化素养、生活体验、性格、志趣、艺术技巧、师承关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6.
莆仙戏是我国现有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极受现代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被称为南戏的"活化石",它对当地的民俗、语音、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早期莆仙戏的伴奏乐器被称为"锣鼓吹",其中,大鼓是主要的指挥乐器,与锣紧密结合使用,成为锣鼓乐。莆仙戏锣鼓经有300多种,是莆仙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还栩栩如生地保留着早期南戏音乐的原始形态,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民族音乐学最初被称为比较音乐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从所谓未开化的人一直到文化民族的人类一切文化层的传统音乐和乐器. 因此, 这门学科研究一切种族的、 民族的音乐, 研究所有类别的非西洋艺术音乐.西洋的艺术音乐以及通俗音乐不包括在这个领域内.  相似文献   

18.
品牌建设和区域文化建设,是湘鄂皖赣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湘鄂皖赣四省最具价值品牌的个性进行测量分析后,发现四省品牌个性总体上具有"仁智并举、传承创新、健康乐观"的特征。湖北品牌"融洽乐天",湖南品牌"霸蛮乐呵",安徽品牌"张扬自如",江西品牌"仁义节气",都有其区域文化渊源,且各省品牌个性具有突出的区域文化特征。四省在品牌个性塑造和地域文化建设中要避免陷入"中不溜"的境地,实现地域文化与品牌个性的积极共振。  相似文献   

19.
风格即为风度品格,休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室内设计的风格属于室内设计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的范畴,往往和建筑以及家具的风格紧密结合.室内设计的风格,一般是指设计师在室内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个性,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审美观念、素质层次、民族文化的总体需求与反映.  相似文献   

20.
史小曼 《价值工程》2010,29(10):222-223
海顿的钢琴音乐作品在他的全部创作当中只占次要地位,然而其独特的音乐个性与艺术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拟就海顿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对其音乐特性与艺术成就加以总结,使人们对海顿的钢琴音乐作品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