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郭楚 《广东经济》2015,(1):18-23
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逐步回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经济复苏将继续呈现差异性。美国、英国仍将保持较强的复苏态势,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向危机前的常态回归;欧元区内需不足的矛盾突出,财政整顿任务依然艰巨;日本制造业空心化、国债高企等问题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制约;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仍然快于发达经济体,一些新兴大国经济转型压力增大、金融风险上升,很难再回到以往的高速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2.
梁勇  李承浩 《时代经贸》2010,(2):10-10,7
经济增长与诸多因数有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考虑如何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从货币政策的控制目标、政策工具选择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为了重新启动经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七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供应,放松信贷控制,甚至大幅调低实际法定存款准备金  相似文献   

4.
王玉树 《经济》2015,(1):82-84
由于受极端严寒天气影响,美国201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2.9%,创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跌幅,给美国全年经济增速蒙上了一层阴影,美联储2014年6月不得不把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区间由2.8%至3.0%大幅下调至2.1%至2.3%。进入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强劲反弹,第三、第四季度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开始加速增长,且增长速度超过外界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基本面正在走强。支撑美国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林松 《当代经济》2023,(2):95-100
外部冲击会对一国宏观经济在短期内造成严重影响。中国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明显下行,短期内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美国对华政策收紧等负面因素叠加影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的同时还不断积累长期潜在风险,货币政策已经陷入比较明显的政策困境。长期内中央银行应该确立货币政策中性的理念,构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确立一个较长时间内清晰的通货膨胀率目标,稳定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从而使中央银行享有更大的货币政策空间,实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宏观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过去的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生重大转机的年份。经过1994—1999年长达7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之后,2000年已经上跃回升,经济增长率从1999年的7.1%提高到8%以上。从宏观经济形势看,2000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外贸需求都有所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走高。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是2000年经济运行的显著特点。1—10月份,进出口总额已达3871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其中出口2051亿美元,增长32.2%;进口1820亿美元,增长38.6%,实现贸易顺差231亿美元。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可能达到4500—46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二…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践考察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华 《经济师》2006,(7):244-245
文章通过对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践考察,认为从长期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向于中性,从短期看,恰当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现实中货币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些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1999年,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了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缓解了经济下滑的速度,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已经实现。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美联储再次突然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削减0.5个百分点,以遏制美国经济的继续下滑,美联储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连续4次降息,总共达2个百分点,使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降至4.5%和4%,不仅将前年6月至去年5月期间连续5次加息总共1.75个百分点悉数减掉。而且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994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其频度之谪和力度之大均超过以往,美国用至全球股市对降息做出了积极反应,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开始发挥作用,美国经济增长在年内止跌回升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有可能最终呈现V型走势,这无疑将对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二是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而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三是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相似文献   

11.
张晶 《经济前沿》2008,(7):40-4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浮出水面,这对于增长本已放缓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应对“次贷危机”的不良影响开始频繁、大幅降息。与美国遭遇经济滑坡境况不同,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出现了结构性价格上涨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在“两防”政策的指导下,不断上调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反向操作导致了中美“利差倒挂”现象,并对我国经济在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应对方式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非均衡增长风险的理论观点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92年的美国经济增长周期,虽然由于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有过短暂衰退,但经过本世纪头三年的调整,至今增长态势较好。从2003年到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平均保持在3.5%以上。然而,仔细研究分析发现,美国经济的这一增长态势是建立在一系列经济的非均衡基础之上,其中包括财政赤字、储蓄不足、过度消费、贸易逆差、过度的国际负债融资等一系列潜在的风险,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担心:这样的经济增长还会持续吗?近年来,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值得我们深思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经济与管理》2009,23(2):11-14
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最近一轮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态势.随着中国政府最近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措施,房地产过度扩张之后遇到的资源和需求约束将不复存在,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速急剧放缓,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存在潜在产出缺口的国家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恢复经济基本面为首要任务;资本外流严重、经济对国际市场价格敏感的国家应实行不同程度的资本流动管制措施;经济对出口依赖较高的国家应选择弱势货币政策,以刺激出口增长;资源净进口国应实行强势货币政策,否则本币贬值将抵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资源净出口国应实行弱势货币政策,本币贬值有助于抵消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所造成的贸易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两方面对 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做了一个历史的及横向性的比较 ,指出 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是处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的适度增长。其次从四个方面总结了 80年代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 ,并从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这种调整对美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指出 ,正是从 80年代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才使美国逐步优化的经济结构越来越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 ,从而使美国的整体竞争力大大提高 ,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9):F0003-F0003
回眸2012年,重新振兴制造业的浪潮遍及全球,英国的奥运经济短暂受到全球关注,在美国、俄罗斯等产粮国减产的影响下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经济呈现出全球降增长衰退、新兴国家也未能幸免,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在多国引发多次群众性示威游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下降和趋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启动经济的回升,到2000年出现了巨大转机。政府一方面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刺激消费的政策等需求方面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运用供给政策来焕发企业的活力。这些政策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受到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和20世纪的遗贸问题的困扰,而且还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尽管我们遇到严峻的挑战,但也有很多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构建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有效调节消费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动态》2006,(11):7-41
一、关于美国调节消费的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研究 美国是典型的超前消费的国家,二战后大部分时间储蓄率为7%,1985年后急剧下降,1987年降为2.9%,1998年10月第一次出现负数,为-0.2%,1999年5月为-1.2%。也就是说美国人不但把当月的收入全消费掉了,而且消费了以前的甚至外国人的储蓄。高消费带来的经济增长是西欧的一些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羡慕至极的,但是居民高消费不光是文化传统的原因,与政府采取调节消费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从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两方面,分析美国在不同时期采取的调节消费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阿莱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假说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莱提出的无通货膨胀增长假说对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无通货膨胀增长模式是否存在还尚未得到证实。以1951-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数列建立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后显示,零通货膨胀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不动点吸引子,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的确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种最优化状态。不动点吸引子存在既证实了阿莱关于无通货膨胀的增长假说,又支持了21世纪世界可能成为无通货膨胀增长时代的观点。进一步,如果有一个世界性权威机构对世界经济进行最优控制,那么世界经济会早日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从1995年开始,在新经济的背景下,美国劳动生产率扭转了过去20多年来的低增长状况,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快的持续增长势头。由于数据修订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现象起初并没有引人注意。但是,2001年以来随着这一势头不断加强,美国宏观经济决策者和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这一问题。2007年的《总统经济报告》专门单列一章分析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情况。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也多次提到劳动生产率增长对美国经济及货币政策的影响,白宫行政和预算办公室(OMB)及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在分析预测美国经济及预算方案时,都把劳动生产率增长纳入了重点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