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品粮绝大部分要靠商品粮基地供给。1988年出售商品粮16万吨以上的100个商品粮基地县,共交售粮食2595万吨,占国家合同定购任务的52%,其余2084个县(包括县级市)只提供了48%的定购粮。其中,上交20万吨以上58个第一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县,交售粮食1861.4万吨,占全国粮食定购任务的37.2%。可见,商品粮基地县在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由于粮食价格、购销环节没有理顺以及农用生产资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剑阁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油料生产百强县,也是全国最大的高芥酸油菜籽基地县,年均粮油播种面积150万亩,年均粮油产量50万吨.我县粮食系统下辖10个粮食收储企业、1个国家粮食储备库,总资产37257万元.从2000年到现在,全县粮食系统分流人员1003人,现有职工464人,其中局机关23人,国有粮食企业441人.  相似文献   

3.
南平市是福建省的粮食主产区,全市10个县(市、区)有7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8个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县,90年代以来,全市每年稻谷产量都在15亿公斤左右,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公斤左右,最高年份曾达到6亿多公斤,每年粮食净调出量在2.5亿公斤以上,故南平市的粮食生产和收购问题对全省的粮食总量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丘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现有粮田面积4万公顷,常年粮食总产量50万吨左右随着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实施订单粮食收购已在各地相继展开,这是在新形势下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产业结构、粮食购销企业掌握粮源、确保用粮企业满足供应、促进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一种新模式。为了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我国粮食布局的4个特点,对1984—1994年增产近5000万吨粮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2000年前粮食增产50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区,可占全国增产数的75.9%;阐述了稳定粮田面积、改良中低产耕地、调整各地区粮食品种结构、充分发挥500个粮食大县和商品粮基地的作用、统筹规划各级粮食市场和建立粮食信息系统等5条区域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后续管理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黄国强·一、我省商品粮基地建设概况自1983年开始,国家采取与地方联合投资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县进行商品粮基地建设。14年来,我省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在中央有关部委...  相似文献   

7.
铁岭地处辽北,区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地貌特点是“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和路庄园”。全市辖六县一市二区l,7个乡镇,2001个村,932万亩耕地,265万农业人口,86万名劳动力。幅员辽阔,土质肥沃,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辖六县都是省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昌图、法库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迈出了新的步伐。三中全会后的十年,粮食总产达到563亿斤,是三中全会前十年的1.9倍;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06亿斤,是三中全会前十年的2.8倍;商品率达54.4%。农业人口十年人均贡献商品粮11500斤,平均每人每年交售商品粮1150斤,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三块经济”一起抓,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垦区现有耕地面积40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4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7倍。垦区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9.
图片报道     
江苏省东海县是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和五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超过230多万亩,总产达百万吨,粮食总产占全国第32位、全省第4位,全国18个亿斤粮乡东海县独占9个。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给予的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东海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东海县为了全面提高农民们驾驭粮食种植技术,通过采取粮油高产创建科技培训,有效地促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东海县粮食连续实现九连丰。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泰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在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上狠下功夫。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9万亩,总产达10.25亿斤,连续8年保持稳定增长。 泰和县是如何抓好粮食生产的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东北地区智能化粮食物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东北地区智能化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为80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其中玉米产量已连续多年占全国的30%以上。东北各省平均粮食商品率保持在70%以上,每年都有2000万吨的商品粮通过粮食物流系统供给国内销区市场并出口到世界十几个国家,东北地区现有粮食物流系统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现有粮食物流体系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流通梗阻,不能解决粮食流通的及时、快捷问题;二是不正常现象频发,手续…  相似文献   

12.
资阳地处川中丘陵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唯一的柠檬生产基地,是全国产粮大市之一,所辖四个县(市、区)均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建市以来。粮食产量除保障本地军需民食和工业、养殖业用粮外,平均每年为国家贡献商品粮近20万吨。为维护国家粮食供需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地方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昔日产粮大市的辉煌逐渐暗淡,粮食产、供、销隐忧凸显。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宜丰县是首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重点绿色水稻基地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基地、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省绿色(有机)食品十强县和全省唯一进入“全国十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为域内农业支柱产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全县耕地面积35.26万亩,常年水稻总播种面积约为58万亩,粮食总产量25万吨,年稻谷收购量在1.5亿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1 基本情况 湖南省宁乡县地处湘中偏北,总面积2 096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0万,拥有耕地7.6万公顷,其中水田7.27万公顷,常年粮食产量80多万吨,粮食商品量30多万吨,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和商品粮基地,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15.
营山县地处川东北浅丘地区,常年粮食产量在40万吨左右,常年粮食收购量在75000吨左右,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通过2000年、2002年、2004年、2007年改制后,全县国有粮食企事业单位由34个,减少到现有粮食收储企业14个,事业单位2个。营山县粮食企业历经"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全员买断"等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人民发扬北大荒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艰苦创业,开拓前进,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开发,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粮食生产能力2005年达到1026.5万吨,年提供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的1/4。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粮改现状某市是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又是全国十大夏粮产区之一,总人口5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5万人。正常年景下,该市年粮食产量35亿公斤左右,其中小麦总产19亿公斤左右,稻谷总产15.5亿公斤左右。年收购粮食8.5亿公斤左右,其中小麦...  相似文献   

18.
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10年,黑龙江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02.6亿斤,成为继河南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千亿斤粮食生产大省。粮食商品量、商品率连续多年居各省(区、市)之首,是全国粮食净调出量最多的省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达州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市7个县(市、区)中有4个是人口超100万人的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90~2004的15年中,年均产粮264.3万吨以上,农民人均年产粮431公斤,年均销售粮食42.6万吨,计划性年均外调粮食6.7万吨,国家库存粮食和农村留粮多年位居全省前茅。然而,近年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形势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尽可能地认识和把握粮食供求形势的演变规律,更好地服务于达州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确保地方粮食安全,本文拟对达州市粮食供求运行轨迹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下辖一县二市三区,国土面积6638平方公里,总人口459.3万人,耕地面积461万亩。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620万亩,粮食总产量63.5亿斤,其中夏粮23亿斤、秋粮40.5亿斤,商品率58%,是江苏省的主要产粮区,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扬州市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发展,从生产源头抓起,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创新粮食购销方式,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加强粮食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