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述了税收债权应优先于一般债权,同时在土地不动产上的税收债权优先于抵押担保的债权,对其他税收债权而言,以与抵押担保的债权的公示时间的先后来决定何者优先受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税收债权应优先于一般债权 ,同时在土地不动产上的税收债权优先于抵押担保的债权 ,对其他税收债权而言 ,以与抵押担保的债权的公示时间的先后来决定何者优先受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税法目前尚不成熟,与其他法律的衔接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从税收债权和担保债权优先性相冲突的案例入手,分析企业破产程序中税收优先权相关规则的现状和不足,发现目前税收优先权在企业破产程序中的适用困境主要是企业破产过程中税收款债权与担保债权的优先权问题、破产程序中税收优先权的效力范围不明问题以及企业破产过程中新生税款的优先权问题。同时提出合理限制破产程序中税收优先权法律效力、完善欠税公告制度、完善税收滞纳金征收制度等建议,希望能为未来的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完善我国营商环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试论税务机关的撤销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撤销权制度被税法移用后,税务机关如何行使之,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务问题.在行使要件、期限途径与方式、效力上,税务机关行使撤销权具有税法与民法融合的特点,税收债权不应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平等受偿,而应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5.
是否承认与协助境外税收债权一直是跨境破产中极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我国跨境破产立法的长期缺位导致司法机关模糊和消极的承认与协助立场,容易招致他国的保护性措施,徒增破产成本,破坏跨境破产合作,助长跨境逃税。世界各国正在逐步抛弃传统的“税收规则”并向着更为合作的方向转变,我国不应再持过分保守的态度,可以借助此次破产法修订通过剥离税收债权的公法属性并引入事前的公共秩序保留与互惠原则,对跨境破产案件中的境外税收债权给予有条件的承认与协助。  相似文献   

6.
论税收的优先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税收征管法》对税收的优先效力给予了明确肯定。首先将从税收债权的性质、公益性理由以及税收作为公法之债的特殊性三个方面来阐述设立税收优先权的理由。其次,说明当税收债权与担保物权发生竞合时,如何确定两者的时间效力,确定它们之间的受偿顺序;当税收债权与特殊利益和费用、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发生竞合时,如何确定它们之间的受偿顺序。  相似文献   

7.
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税收优先权,破产法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但这些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着冲突,相关的理论基础也滞后于国际税收优先权发展趋势.应结合我国破产法实施的社会情势和环境,并参考其他税收法制建设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新破产法关于税收优先权的规定。因此,应在破产分配中,处理好税收优先权与有担保债权的关系、与劳保费用的清偿关系、与特殊情况下债权的受偿。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税收优先于一般债权。然而将税收法律关系置于债的关系中研究就会发现,无论从理论基础、法律依据还是实际操作等方面,得出的是对税收应当优先于一般债权合理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税权"是税法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上的债权"。税权效力是指国家税权基于税收关系在法律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控制力,包括确立税收债务、税务管理、税收债务的履行、税收债务的违反、自力执行、第三人对税收债权的侵害、税收一般优先权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由于破产法以及税法的公私混合属性,具有公权力属性的强制措施在税收领域本就应当审慎行使,具体到破产程序中则更应当保持其谦抑性。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为破产案件中税收强制的行使指明了方向。应当坚持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将破产保全的时间提前到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时;在企业濒临破产而尚未申请破产时,允许其他债权人按照债权次序参与税收强制所得款项的分配。应当遵从正当程序原则,在税收征管法中规定针对税收强制纳税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享有听证权利;还应当建立税务机关违法强制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以及税务行政相对人法律救济途径,对于税务机关在法院受理破产案件之后作出的税收强制行为,破产企业应当有权就此寻求救济、申请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