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慧丽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52-155
东部产业西移是指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主体是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东部产业西移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产业迁出地政府和产业迁入地政府在这历史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浙江产业西移的实践,探讨产业西移过程中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2.
何龙斌 《特区经济》2011,(11):225-226
本文通过区位商分析法,研究了陕、川、渝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最后提出,为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西移,三地要积极争取国家加工贸易西移的政策倾斜,要多途径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西移,要立足区位优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学真  王超 《开发研究》2005,(4):24-26,16
东部地区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甚至丧失,与西部的产业梯度也已经足够大;同时西部地区已经具备承接产业的条件,因此,东业西移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正负两种效应,试图以此找到有利于西部就业的产业承接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磊 《新西部(上)》2009,(11):48-48,40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磊 《改革与战略》2010,26(7):119-121
文章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安徽工业立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发展大势呼吁中部崛起,安徽省顺应形势,主张工业立省,奋力崛起.文章先从工业创造财富、"东向发展战略"、三次产业关系等角度论证安徽省工业立省的现实需要和战略意义.再重点从人力资本激励、资本集聚、工业园区建设等角度探讨安徽如何实现工业立省,奋力崛起.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全国茧丝绸行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西部地区蚕桑业的发展,自2006年起,商务部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而陕西作为商务部确定的"东桑西移"区域之一,则迅速开始了该省茧丝绸产业的布局.  相似文献   

8.
毕于榜 《特区经济》2006,(9):205-207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中部省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部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全国性的经济技术转移、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要求等,使得中部省份有条件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过程中迅速崛起。中部省份也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培育经济发展极,调整与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等,以现实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东部首先崛起;接着,西部战略实施。处于“双峰”之间的中部地区,则担负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东推西移”的重任。因此,在中部构建经济支撑点,不仅对中部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全局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台湾资讯产业“西移”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台湾资讯产业发展和“西移”概况。其次,从岛内外因素、资讯产业链以及“西移”实际成效等方面,分析“西移”与台湾地区经济安全的关系,认为台湾资讯产业“西移”并未危及台湾地区经济安全;但由于台湾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缺乏,台湾地区经济存在着安全隐忧,这些都急待台湾当局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1.
产业再转移是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越是具备与发达国家相似技术构成的重合产业,发达国家越有可能向该国或地区转移该类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基于这种观点,本文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重合产业在发达区域可能作为移出产业存在,而在欠发达区域重合产业则可能是作为移入产业而存在。因此,东部外资产业西移的目标产业选择将集中在易于形成集聚的产业,包括服务产业和地方特色资源加工业等。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理论,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湖南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崛起,可以利用产业集群这一方式.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出发,湖南要实现经济崛起应做好以下工作:营造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大政府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丝绸是传统出口产品。近年来,我国蚕桑生产区域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东桑西移”的趋势日趋明显。东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普遍上升,而西部地区种养成本均低于东部,  相似文献   

14.
林世渊 《开放导报》2001,(12):17-18
在21世纪初期,台湾高科技产业的西移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海峡西岸繁荣带)将是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本就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特点、西移的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东桑西移"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有禄  罗秋兰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16-118
为构建"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带,把我国打造为茧丝绸业强国,商务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文章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结合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东桑西移"工程实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做好"东桑西移"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东部蚕桑业向西部梯度转移是一种必然,近年来广西省抓住"东桑西移"的大好时机,蚕桑产业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云南省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广西"东桑西移"取得的良好经验,充分发挥云南自然的"养蚕天堂"气候优势,重点发展高原特色优质蚕桑。文章分析了"东桑西移"背景下云南高原特色蚕桑的竞争力,对云南高原特色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 自从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广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上承东桑西移工程,下承北部湾经济圈,加上自身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桑蚕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北京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北京国森公司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使农民受益的桑产业龙头企业,其“桑树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国森公司以种植业为基础,用生物医药产业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该项目还可为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计划增添重彩,真正实现东部拉动西部的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部崛起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防止出现宏观经济格局的“中部塌陷”,既要充分认识中部地区的优势条件、战略机遇等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又要加快工业化,构建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带,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中全面实现中部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西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这一原因,分析了通过东部产业西移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意义,并指出了西移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