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中关村的创造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焦“中关村指数”1月14日,“中关村指数”首次向社会发布。这是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将高新技术产业复杂的发展状况用简单扼要的数字和直观形象的图表来描述的一个新方式。中关村指数由经济增长指数、经济效益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五个分类指数构成。其计算范围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科技园等六大科技园区内全部高新技术企业,其企业数量占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90%以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发布的“中关村指数”表明,200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整…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5,(3):82-83
《产业发展蓝皮书》布局海淀园产业未来2004年底,海淀园管委会出版《产业发展蓝皮书》。这是20年来第一次对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状况所作的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本书详尽预测了高科技十大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海淀园的发展目标,由最初的“电子一条街”技工贸一体化阶段向建成拥有国际领先产业和国际化能力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转变。《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底,海淀园的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3660亿元,工业增加值将突破900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进入世界一流园区行列。海淀区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于军谈到,未来中…  相似文献   

3.
周良洛  曾颖 《中关村》2004,(6):32-33
在这个春意盎然、生机无限的日子里,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正式揭牌成立了。在此,我代表海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代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向长期以来各位领导和朋友对海淀科技园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5,(6):92-93
中关村挂牌创意产业先导基地2005年5月28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正式挂牌中关村。在这次由海淀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和中关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5.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6,(5)
北京海淀园一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一季度,北京海淀园技术市场继续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截至2006年3月底,海淀园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份数6068份,成交额达到117.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79.53%和119.70%,其增长幅度之大、合同成交额之高,均创海淀园技术市场的历史最高水平。一季度海淀园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进一步加大了对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技术合同方面的政策宣传;二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复核工作;三是国家税务总局825号文件和北京市国税局有关鼓…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6,(9):84-85
北京海淀“红色中关村”助力“硅谷”发展;中关村扶持V815民族品牌快速成长;海淀园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挂牌;中关村半年科研投入近百亿;海淀园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百家专利代理进驻北京中关村;  相似文献   

7.
明星 《中关村》2012,(4):88-89
在全国弘扬雷锋精神热潮中,海淀园工委将雷锋精神与北京精神。科技园区的科技、智力优势相结合,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激发各方人士崇德向善的道德自觉,共建和谐文明园区,凸显了海淀特色。海淀园志愿者联合会开启科技园区志愿工作新篇章2011年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园工委组建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志愿者联合会”,响亮地提出了“智”愿服务的口号,组织园区内高科技企业党、团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智”愿服务。海淀园联合党委就是其中一支闪亮的“智”愿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8.
赵弘 《中关村》2005,(9):66-67
首都经济活力的源泉中关村在成为“首都经济”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也担负着面向全国辐射和输送技术、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任务。中关村是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的中关村,更是面向世界的中关村。中关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处的独特区位、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其拥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一大批技术创新主体。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明星 《中关村》2012,(6):92-95
伴随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诞生和发展,海淀园高科技企业党建工作从无到有,党组织和党员数量从少到多,持续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自中央领导习近平、李源潮同志2009年对园区“科技精英”入党增多做出重要批示以来,海淀园工委抓住全国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这个契机,在海淀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10.
勒川 《中关村》2008,(5):22-23
200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迎来了成立20周年,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春天。从1980年第一批科技人员下海,开创民营企业发展的先河,到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成立,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4,(Z1)
2003年,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关村在政治、高新技术发展、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中关村管委会支持,首都15家新闻媒体记者共同评选出将2003年度中关村10大新闻:1.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历届中央领导非常关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2003年1月24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来到中关村〔020〕中关村2004年1月号科技园区视察工作,他充分肯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三年成绩喜人,今后任务艰巨,发展前景美好,大家仍需努力”,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建设指出了前进的方向。2.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两位…  相似文献   

12.
卢倩仪 《中关村》2010,(7):72-73
虽时值夏日,但微风习习,人清气爽,海淀园内绿意盎然、景色宜人。6月24日,由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园工作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关村》杂志等协办,在海淀剧院举办了盛大的“我骄傲,我是园区人”诗歇朗诵会.更为这个平凡夏日增添了一份精彩。  相似文献   

13.
勒川 《中关村》2008,(8):30-39
论坛综述: 2008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成立二十周年,又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纪念海淀园的成立,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于2008年7月3日下午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以“创新之源,辉煌历程”为主题的座谈会,追溯创新之源,弘扬中关村精神,展望中关村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江川 《中关村》2012,(1):56-56
如何打造中国自主可控的云计算产业链,并推进我国实现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建设?在2011年12月19日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方正集团分站协办的“北京2011博士后论坛——云计算的自主可控”上,  相似文献   

15.
周良洛 《中关村》2005,(6):54-58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承办的“中国高新区集群经济论坛”于2005年4月21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产业集群的形式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地,如美国"硅谷"、日本九州"硅岛"、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园等。随着全国高新区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优势地位,是园区面临的紧迫问题。发展集群经济、推进产业联系可以为科技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带动产业的升级,从而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一种范式。论坛邀请了科技部等部委领导、北大、清华等著名专家、全国高新区代表和产业界人士纵论国内外集群经济理论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以科技园区的产业集群现状为落脚点,就园区在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群的经济功效、提高产业集群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等方面进行广泛探讨,为全国高新区政府发展集群经济、加强产业联系方面献计献策。本刊将分期刊载此次论坛的全部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透视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全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始终秉承“自主创新”、“中国制造”为灵魂和精髓的中关村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凭借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密集的智力资源等,已形成中关村特色的自主创新产业优势。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中关村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强的指…  相似文献   

17.
冯秀英 《中关村》2009,(4):82-85
永丰产业基地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综合拓展轴和产业专业化发展轴的节点部位。目前已成为海淀北部新区面积最大的专业园区,是海淀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
张宇 《中关村》2006,(5):126-127
永丰基地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组成部分,是中关村海淀园下属的一个重要的新材料方面的科技园。从2001年3月份开始开发建设到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达到“九通一平”的国际标准。短短的五年中,永丰基地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五年来的产业促进和招商引资,已经有近60家企业选择永丰。这近60家人驻永丰基地的企业在规模上一类主要是大型企业购地建厂,另外一类是中小企业以购买或者租赁现代企业加速器的形式进入永丰基地。五年的精心经营,永丰基地在产业方向上主要集中在“新材料行业的科研、生产型企业”和“以电子…  相似文献   

19.
林抚生 《中关村》2008,(11):34-37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磁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焦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20.
傅首清 《中关村》2009,(3):52-54
面对日趋严峻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2008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考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强调,要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战胜危机,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对新形势、新阶段,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以下简称“海淀科技园区”)要在认真总结2008年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