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关于才和德的论述:"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这一段论述阐明了一个观点:在选人的问题上,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一类的贤德之士而予以重任,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到愚人.为何?因为君子可以凭借才能做善事,但小人会凭借才能作恶.依靠才能行善,得到的结果是善无不至;而凭借才能作恶,也会无恶不作.因此,对"德"的追求是个人、家庭、集体以至社会亘古不变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常听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1万多字,492章,我对之的主要理解就是"尊仁德之体,循忠恕之路"。论语在许多篇章都采用对比的表达手法说明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目的就是教导人修身,就是尊仁德之体。同时由于人是群居动  相似文献   

3.
"儒"之为字,就是"柔"的意思。这就是"小人儒"。那身材矮小到残疾的人,也被称为"儒"——侏儒。孔子曾对子夏进行过告诫:"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何谓君子儒?何谓小人儒?在前孔子时代,"儒"是指那些卑微的神职人员,如占卜者、看星相者、巫师、相礼者,时称术士;也指那些为贵族子弟传授书、数、射、御,包括礼乐等具体技艺的教育工作者,也称术士。他们的地位被列在"人小"之中,人格遂也"小人化",怯于独立,柔弱不坚,  相似文献   

4.
陆国丽 《商》2014,(23):107-108
君子是儒家比较重要的概念,是儒生们追求的理想人格。《大学》作为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从君子之意、君子之性、君子之径构建了一套有体系的君子观,即君子意为“慎独者”,“明明德”是君子之性,“格物致知”君子之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常听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1万多字,492章,我对之的主要理解就是“尊仁德之体,循忠恕之路”。论语在许多篇章都采用对比的表达手法说明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目的就是教导人修身,就是尊仁德之体。同时由于人是群居动物,如何团队合作?如何理解别人?一个字:“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句话说就是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句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出自于《论语》,翻译成白话就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却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孔子在这里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修为,如果引申到农机行业,"和"可理解为趋势或大环境,"不同"可以理解为差异化竞争,"君子"指良性竞争的企业,"小人"指短视、恶性竞争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相似文献   

8.
"小人"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小肚鸡肠,忌贤妒能,睚眦必报,见利忘义。用好小人,就是要抓准其特点,用小人之"小"、小人之"才"、小人之"私"。但同时要注意小人需慎用,以免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9.
自从孔老夫子讲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话之后,国人耻于谈利便蔚然成风。学校乃“传道授业解惑”之所,不可谈利,州府乃“忠义贤达治国安邦”之所,不可谈利;家庭乃“纲常孝节传宗”之所,不可谈利。这很有点像国人耻于谈“性”,却仍雄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一样,历朝历代哪个时期不是穷人与富人同日寸存在呢?  相似文献   

10.
路璐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42-243
高校教师人格高低直接反映大学育人环境的和谐程度,铸造高校教师高尚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把握高校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内涵,并通过发挥环境感化、个体自省和道德实践的作用,促使高校教师铸造高尚的道德人格,促进大学育人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路璐 《中国商办工业》2009,(18):242-243
高校教师人格高低直接反映大学育人环境的和谐程度,铸造高校教师高尚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把握高校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内涵,并通过发挥环境感化、个体自省和道德实践的作用,促使高校教师铸造高尚的道德人格,促进大学育人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外贸业务员在谈判签约前曾有一句行话叫"先‘小人’,后‘君子’",这里"小人"不是使坏的意思,其意是"丑话说在前面"。一旦签约就必须信守诺言,认真履行合同。其实这就告诉外贸业务员"口说无凭,一纸诚信",我们知道在出口业务中,风险无处不在,合同  相似文献   

13.
张昌松 《商》2014,(26):82-82
本文将以《论语》中倡导的"君子观"为参照,分析商界奇才沈万三身上所体现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4.
陈晓松 《消费导刊》2022,(15):35-38
在我国古代,穿衣打扮方面有着极其特殊的礼仪习俗。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君子佩剑,以彰其德。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佩剑和佩玉通常作为君子的象征,代表其高尚的品格。龙泉宝剑更是被誉为古之圣品,华丽而尊贵,被无数人推崇,更是被尊为古代短兵器的始祖。故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和文士侠客都以拥有一把龙泉宝剑为荣,更是有无数人都曾幻想过拿...  相似文献   

15.
“固穷”一词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为了心中的道德理想,是可以固守贫穷的,而小人一旦贫穷,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和而不同、致中和、和为贵、和而解等等。和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精神特质。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刘佳 《光彩》2007,(12)
"无商不奸",传统观念中的"商人"与"好人"似乎很难共存。可是在商人杨正权的信条里,诚实经商与诚信做人并不矛盾。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威海,杨正权的名字是商场上的金字招牌,更是家喻户晓的"好人"典范  相似文献   

18.
道德人格是人的道德责任意识、道德目标意识和道德行为之总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保证,不仅是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道德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的创新,维护和实现员工的意志自由,但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员工高尚的道德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正>封肃何许人?《红楼梦》中第一回出场的小人也。曹雪芹是个大家,善于用谐音描人状物,对小人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封肃实为“风俗”的谐音,作家感受到当世的世态炎凉,所以在描写封肃这类小人时,通过他们的言行,深入其骨髓,让读者哑然失笑之余,不由地感慨人生处处会遇到这类小人。初读此人,我想起《范进中举》时的胡屠户。同是岳丈,对待女婿的表情并无两样。两位岳父皆是势利小人,对女婿的落魄不能接受,对官家又极尽趋炎附势之言行,读来令人作呕。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06,(4):122-123
“君子自强不息”、“君子坦荡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中国人看来,“君子”是优秀人格的集大成者,但在千百年后的今天,这种单纯强调奋斗、人格修养的“君子”定义已经无法涵盖中国精英人士对生活和对自我的理解与认知。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近来力倡的2006“新君子生活”正是谋求赋予“君子”新的内涵:他们追求成功、享受生活,他们懂得处世之道,更向往天人合一境界的妙趣。精英阶层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更追求生活品质,对于这种诉求,高尔夫这种公认的“绅士运动”无疑是最佳载体,而作为国内顶级高尔夫俱乐部,观澜湖的会籍也就成为选择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