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建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即创立新的经济发展主体,建立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构筑新的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区域经济产业支柱和实施新的块状形产业市场,形成特色区域经济地区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本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并创新优势产业.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需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资源、利用科技、依靠人才、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镇域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域经济是指在镇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尽管多年来,经济学界一直十分注重宏观和中观经济的研究,但与“县域经济”成为近年来区域经济的显著不同,作为较为基层的区域经济,镇域经济在国内外很少受到理论研究的重视,多年来很少有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桂拉旦 《发展》2006,(8):60-6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形势,西部地区过去依托的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减弱,而竞争优势的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竞争优势的培育是新形势下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增强西部地区区域竞争优势的基本思路应是: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西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维新 《发展》2006,(5):14-15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基础和条件。而我国城市发展所利用的土地资源和产生的GDP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特色产业园区包含:特色农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特色物流园区、特色科技园区和楼寓园区、都市园区、生态园区、旅游园区、文化园区等各类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或产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城镇就业渠道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对外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行动,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为“草根经济”发达的浙江,民营经济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温州是“地瓜经济”、台州是“青藤经济”等等,而“葡萄经济”则是浙中金华民营经济极具特色的形象特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缘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进而对“长三角”区域15个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运成 《浙江经济》2005,(22):50-51
块状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品牌。常山县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确立的“工业立县、特色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做大做强做优轴承、钙类两大特色产业,使之成为常山县域经济的特色和品牌。  相似文献   

10.
赵奕尧  魏鑫 《中国经贸》2014,(19):140-141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多重功能优势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区域经济类型。港口经济与港口金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港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港口金融的支持,完善区域金融结构、丰富金融投资产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以及正确的政策引导,做好港口金融服务,促进港口经济与港口金融的良性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三省六方”区域经济联合问题的探讨端木家杰,王慧英"三省六方",即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白银市、天水市、金昌市、西宁市、银川市、兰州市。三省六方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形成颇有特色的区域经济,研究探讨区域经济间的联合与协作,对于发展三省六方经济...  相似文献   

12.
纵观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它特有的属性,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城市经济的摇篮;是市场经济的温床;是县域社会的脊梁。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浙江经济发展快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县域经济发展快,城乡发展差距小,各县区形成了既有较大规模、较强实力,又有鲜明块状特色的区域经济。如何做大县域经济规模、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一.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许多地区将客观的经济基础与市场运作的机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大批区域特色经济(通常也称为“块状经济”)。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区域特色经济的本质内涵是专业化产业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等专业化产业区的基础上.现在已开始形成跨市县的大产业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域广大,区域资源丰富,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对振兴区域经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健东 《浙江经济》2006,(21):56-57
自主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金钥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支撑和引领经济神会发展的主导力。欠发达县市经济总量小、丁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低,如何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抓好自主创新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意义及对广东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战略行动,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产生历史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陕北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区域,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作为国家未来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不仅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也将对陕北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经济转型以来,陕北两地利用资源优势带动多种产业,实施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障碍,一直制约陕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消极作用日益凸现。因此,制度创新就成为实现陕北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有效载体,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培育、发展好特色产业,是富民强县(市)的关键所在。高碑店市的箱包产业是河北省25个县域特色产业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白沟镇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县市、50多个乡镇、500多个自然村,带动30多万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区域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20.
陈臣 《科学决策》2004,(3):38-41
区域经济是一种地理经济,也是一种传统特色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去取决于当地资源、规模效应和营运成本等要素,但这种传统经济模式越来越显示其不能适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