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不久前在北大作了一场为“加入WTO和我们应有的对策”的讲话讲座,在谈到国企改革时,厉以宁认为,应当让民间资本全方位介入,除了某些特殊的骨干行业,其他绝大多数行业都不应再有纯粹的国有企业。只有这样,国企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革,才能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 厉以宁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企业处境会更困难,但这也会促使国企改革来真的。用拉郎配的方式,把几个企业拼凑在一起,号称是大企业集团,这样的改革不仅不是改革,甚至是一种倒退。厉以宁说,小舢板捆在一起也是小舢板,不是航空母舰。 厉以宁建议通过…  相似文献   

2.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指出,现在要加入WTO,很多方面对外资放开了。过去一些民间资本封闭得很严的领域,如银行、保险、通讯业、重工业等,现在慢慢向外资放开一些,能向外资放的,为什么不能向“内资”放呢?我认为可以把公共投资基金投进去,在这些领域进行股份制改革,如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为股份制银行。除了公共投资基金这一条路,民间资本介入的其它渠道还有:国企改革后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从而吸收民间投资。另外一个渠道是私人自办企业,但其力量很小。还有就是个人对农业投资,比如开办家庭农场、家庭牧场,走集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1,(1):26-26
1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国资系统对国企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推进股权多元化,大力鼓励民间资本采用市场方式参与国企改革重组。  相似文献   

4.
梁海明 《英才》2014,(10):81-81
混合所有制要想获得成功,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政府、国企负责人转变职能,思想改造,让权给民企。 新一波国企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融合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建立“混合所有制”的企业结构新局,将当前注重资本公私“血统”的企业生态,逐步改造成“资本运营”为导向,激发社会优质生产要素,带动生产方式革新,追求最有效益的“资本组合”的企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6年,“放权让利”使经营者掌握了一部分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但没有涉及到产权制度,更缺少商法的支持。第二阶段是1987-1992年,国企实施了两类改革措施:一是承包制,二是股份制,产权制度有所突破。第三阶段是1993-2002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改革战略促使国企大部分退出竞争性行业,主要进入“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公益性行业”等,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少数几家关键性企业、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第四阶段是2003-至今,在“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的政策导向下,新成立的国资委把“兼并重组”、“整合壮大”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目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有资产法》等法律陆续颁布。该阶段改革的另一个结果是“国进民退”,民间资本被迫退出一些所谓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6.
国企改革未来之路在何方?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不久前在“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透露,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国企向两个方向集中,未来会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类型国企:具有公益性质的国企和竞争领域的国企。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革中每当提及“社会资本并购国有企业”,人们往往理解为民营资本、外国资本对国企的兼并收购。改革实践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有能力参与兄弟国企的改革,而且可能效率更高。公共福利更大。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厉以宁认为政企不分企业只能红火三两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 日前说,如果在政企分开方面不进行大胆的探索,好的国企也只能是红红火火三两年而 已。 厉以宁教授是在日前召开 的一次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 厉以宁认为,国企当前面 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管 理问题,如果不解决政企不分 的问题,不少好的国企红红火 火三两年之后也难以摆脱如下 5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政企不分的 企业之所以能够搞好,主要是 因为厂长能干,有开拓能力、有闯劲。3年以后成绩出来了,马 上就被调去当官了,企业就慢慢地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和中心环节。如何使国企摆脱困境,尢其是使占国企比重90%左右的中小型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更为合理的经济布局和结构,已成为近期党中央和各级领导一再强调指出的课题。要想尽早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立业制度,只有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从企业的经营权上形成突破,才能保证国土改革健康稳定地发展。1国企改革现状国企改革已谈了近20年,但收效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剖析我国企业现状从中可以发现,目前不少国企之所以亏损,原因在…  相似文献   

10.
黄珮 《活力》2008,(2):29-29
一、国企改革对工会的地位与职能作用的负面冲击 国企改革对工会的地位与职能作用的负面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企工会会员数量剧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也加大改制改革的力度。国企改制,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裁员,导致国企用工人数减少。国企改革,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上开始全面升级,更加关注成本和利润率,各个行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加速对劳动力结构进行凋整,也带来较大幅度的减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国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无疑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如何让国企保持旺盛的活力,真正做大做强做优,是国企监管部门和国企经营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企的内部管理工作过程中,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是国企实现稳定发展的前提,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国企为研究对象,从重视建设工作和加强监督工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先分析国企的发展现状,随后说明国企改革和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之后详细分析国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举措。做好国企内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达到严格要求,规范化管理,稳定市场的经济的目的,期望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民盟北京市委主办的“发展资本市场,繁荣首都经济”研讨会上做了精彩的演讲。素有“厉股份”之称的厉以宁教授妙语连珠,对“资本市场、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民营企业发展”等当前经济热点话题进行了精辟透彻的阐述。一、改革不应总是受命于危难之秋在发展首都经济时,要认清这样一点:管理是永恒的事情,任何时候都必须加强管理,但改革是前提。产权改革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政企才会分开,投资主体才会承担风险,投资也就有了内在制约机制。我们在全国许…  相似文献   

13.
国企功能定位应明确 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冠鑫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国企改革,由于我们一直强调“国企营利能力和保值”,因此国企参与一些营利性领域也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4.
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战略性意义。最近,笔就这一问题到营口市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的看,营口作为一个地方国有企业多、中小企业多、竞争领域加工型企业多的轻纺工业城市,这些年来,通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使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全市已吸引288家的民营资本参与国企转制,盘活存量资产40多亿元,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15.
媒体互联     
国企改革核心是减轻政策性负担 据《当代经济》报道 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指出,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减轻政策性负担。他说,现在城市人口仍有50%在国企,我国工业的固定资产60%也在国企,银行贷款的70%给了国企,但是国企的产出仅占我国工业产出的25%。因此国企的问题不解决好,就会拖住中国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李渝萍 《人力资源》2005,(10):74-75
国企薪酬缺乏激励机制,将会严重阻碍国企的发展。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有效的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7.
张红彦 《新远见》2011,(8):45-49
目前,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领域是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也是热点、难点问题。有资料显示,在东南沿海城市,企业之间,特别是民营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或高于银行利率性质的民间借贷数量巨大,估计仅一年内企业之间直接拆借或借贷的金额高达800-1000亿元人民币。可以这样认为,民间资本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从剩余资本发展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媒体透露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即将出台,新36条相比5年前的非公经济36条,它的内容更加细化更加开放。新36条可能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以及进入部分铁路支线、干线建设等。从某种意义上,新36条是对此前广泛争论的国进民退话题的一个小结。就是说,如果从中国从2007年末实施刺激性政策以来,存在着国企吞噬民企股权或者领域现象(尤其是房地产领域)的话,那么2010年将是纠偏之年,通过双向开放的方式来淡化国进民退,让民资也有机会进入此前被国有部门严控的制高点行业,例如  相似文献   

19.
《英才》2014,(10):32-34
“谁也没想到我们这么快” 《英才》:很多人认为,这一轮国企改革会先从市场化程度高的国企试水,今年上半年石油能源企业又处在反腐的风口浪尖上,为何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高调领跑改革?  相似文献   

20.
于越 《现代企业》2023,(11):145-147
<正>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国企改革变革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如提高企业效率、竞争力难点、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企质量、加强创新和转型难点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企业的督查督办工作,助推国企改革变革举措落地落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