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收购与兼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由于其具有协同效应,能使进攻性企业迅速扩张,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地位。因此,发达国家购并浪潮自19世纪末以来一浪高于一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司购并活动不断兴起,并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尽管公司购并的方式日益多样化,主要包括现金收购、股票收购、债权收购、综合证券收购和杠杆收购等方式,但从筹资方式看,最基本的方式是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两种。所谓现金收购,是指进攻性企业用现金购买目标企业的绝大部分或全部资产而实现的购并。而股票收购是指进攻性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换取目标企业大部分股票或资产而实现的购并。也就是说,现金和股票是公司购并的主要手段。若某公司对另一家目标公司有明确的购并意向,它到底是采用现金收购方式还是股票收购方式呢?因此,选择合适的收购方式就成为公司购并活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杠杆收购的条件和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的购并已成为超常规发展的最重要途径,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史蒂格尔在研究中发现: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全都是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手段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购并又呈风起云涌之势,我国许多企业为寻求发展和转机,也在酝酿或进行着购并计划。一个成功的购并,从形成动议到最终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许多因素的共同支持。本文拟就一种有效的购并融资方式——杠杆收购做些探讨。一、杠杆收购及杠杆收购的一般操作程序当公司的资产回报率高于借入资金的资金成本时,举借债…  相似文献   

3.
MBO是美国80年代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通过融资来完成并购的方式。融资并购又称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简称LBO),是通过公司的大量举债,增加财务杠杆向某一公司股东购买股票,完成购并活动。“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就称之为MBO。  相似文献   

4.
一、杠杆收购的涵义杠杆收购(Leverage Buy Out,简称LBO),是公司收购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实质在于举债收购,即通过信贷融通资本,运用财务杠杆加大负债比例,以较少的股本投入(约占10%)融得数倍的资金,对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并以所收购、重组的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  相似文献   

5.
廖倩  冉易 《财会通讯》2009,(1):33-34
企业购并是企业收购和兼并的统称,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实现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企业间购并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控股式,通过购买目标公司一定的股份而成为目标公司的最大股东,从而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二是购买式,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份,从而使购买公司对目标公司享有支配权;三是吸收式,通过将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或股份作为股金投入购并公司而成为购并公司的一个股东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杠杆收购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杠杆收购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凋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作为抵押.通过大量举债筹资来向股东购买企业股权的行为。由于债权人只要求偿还利息及本金,而不会分享利润,所以当收购后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这种高负债的融资方式会达到“杠杆”效应,收购者将获得高额利润。杠杆收购由于具有高负债、高风险、  相似文献   

7.
公司购并的价值评估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会受到购并前后很多特殊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价值评估的偏差和避免购并决策失误,尤其应重视对公司购并的预期效应价值、协调效应价值、管理模式变更的附加价值及杠杆收购的价值等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LBO     
《财务与会计》2008,(2):42-42
杠杆收购(Leverage Buy-Out,简称LBO)是企业资本运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实质在于举债收购,即通过信货融通资本,运用财务杠杆加大负债比例,以较少的股本投入融得数倍的资金,对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并以所收购、重组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  相似文献   

9.
一、国外成熟的购并方式介绍 1.协议收购. 协议收购是收购者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签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从而达到控制该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购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作为常见的上市公司收购的操作工具,这种方式多见于善意收购中,比如企业为了强强联盟、合并,来达到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是对科龙、襄轴、扬州亚星等四家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让顾雏军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资本运作高手之一。但近日,被称为“郎监管”的香港著名教授郎咸平,对格林柯尔近年来的一系列购并行动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下是郎咸平认为顾雏军席卷国家财富的“七板斧”。1、安营扎寨:顾雏军通过格林柯尔收购的企业多数是上市公司,但是在每一类产业的上端都是一家顾雏军100%控股的私人公司,各产业间表面上看来毫无交叉关联。2、乘虚而入:顾雏军收购四家公司时,均以公司大幅度亏损为由,压低收购价格。3、反客为主:顾雏军总是在…  相似文献   

11.
LBO(LEVERAGEBUYOUT),又称杠杆收购,是20世自己80年代兴起于美国投资银行业界的一种企业兼并的特殊形式。所谓杠杆收购,是指以债务资本为主要融资工具,对收购目标进行股权投资。其运作方式主要是运用财务杠杆加大负债比例,以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为担保而获得债务融资,以较少的股本投入融得数倍的资金,对企业进行收购、重组,使其产生较高盈利能力,实现并购的价值。作为收购的一种形式,LB0是一种以小搏大、高风险、高收益、高技巧的资本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竺素娥 《企业经济》2003,(10):19-20
MBO(Management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权,获得本公司控制权,以达到重组本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为目的的一种收购行为。一、MBO在企业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法律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收购主体而言,从西方MBO的实践来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由管理层先控股一家旧公司或注册新设一个“壳公司”,再由这个收购主体去收购目标公司(管理者原先经营的公司)。从实质上看,收购主体对目标公司的收购行为是一种股权投资。而对于股权投资,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反收购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购、反收购的内涵与界定 要想更完整、准确地诠释反收购的概念与类型,先得从同收购有关的定义和方式谈起。对于收购、兼并和要约收购等概念,学术界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按照《证券法》关于上市收购规章的解读,企业购并包括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两方面内容:兼并是指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多家公司:收购是指一家公司对其他公司控制权的收购。  相似文献   

14.
MBO的中文意思是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借债方式筹集资金来购买他们所经营公司的股份,以改变公司控制权的一种股权运作方式,其英文全称是ManagementBuy-Out,简称MBO。MBO的主要参与者是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他们通常会设立一家新的公司来收购目标公司。在MBO过程中,由于收购所需资金量较大,新公司往往以股权质押的方式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少金融机构愿为公司收购提供经济援助,经理人员往往只需付出1%—5%的资金即可获得企业50%左右的股权和经营管理权。通过MBO,他们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角色变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企业界的并购和资产经营势头迅猛。有一篇题为供债购买─—搞活中小企业的一种思路》的文章,提倡居民个人或中小企业通过举债方式利用非自有资金收购大企业。据笔者所知,该文所说的这种企业购并形式,也就是西方所谓的杠杆购买,也叫LBO(Invempebuy-out)购买,它是在西方企业购买浪潮中于明年代中期兴起的,能否适用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兼并市场,或能在多大程度上适用,值得深入探讨。杠杆购买的特点和利弊分析杠杆购买,是指一个公司通过大量举债等筹集资金获得一个公司产权的企业并购方式。根据经济学家格伦·雅戈(Glenn…  相似文献   

16.
在公司理财活动中,公司并购的财务分析涉及的问题主要有:购并成本,即并购方支付目标公司的最高价格、并购风险、并购收益、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以及并购的出价方式,其中出价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收购、股票收购以及综合证券收购,下面笔者就前两种常见的方式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现金收购方式设A公司是一家生产污染控制设备的高速成长的公司,尽管其研究能力很强,但缺乏资金和管理能力,而B公司是一家处于成熟期而又在寻找盈利性投资机会和发展机会的大公司。B公司对收购A公司有兴趣。表1列出在B公司控制下A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这些…  相似文献   

17.
杠杆收购具有高负债、高风险、高收益及高投机的特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投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创新模式已被国外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收购融资工具,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去",造就了很多成功的海外杠杆收购案例,例如"吉利"并购"沃尔沃"、"万达"并购AMC等。文章以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收购加拿大KERR公司为例,以杠杆收购的运作原理为基础,通过杠杆收购的程序和融资方案对案例进行剖析,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它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大量的债务融资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行为.管理层收购起源于美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兼并收购浪潮中达到了顶峰.1980年至1989年间,美国杠杆收购案达到2 385起,其中大约有一半为各种形式的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欧美国家,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权,获得本公司控制权,以达到重组本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为目的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20.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借助目标公司的担保而大量举侦.向其股东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而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实质上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MBO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