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或农民工二代,他们曾是“留守儿童”,他们曾是随“农民工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在他们身为“农民工一代”的父辈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他们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富士康跳楼自杀事件印证了这条鸿沟的存在。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甚至最终选择了自杀。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第二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浩 《中国市场》2011,(31):153-154
现在社会主流观点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具有竞争力。无论是受教育状况,还是对城市生活的了解程度,他们远远胜过他们的父辈。但是,尽管第二代农民工在经济层面很快融入城市生活,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还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居民也远远未能从各个方面真正接受这些外来者,第二代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依旧被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  相似文献   

3.
《商》2015,(25):54-55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聚集于城市,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大,相比起父辈,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定居城市的欲望,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这一群体被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排除在外,他们自身又缺乏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因此农民工的居住问题日益突显,居住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维护人的基本生存权的体现,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随着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带着子女从偏远的乡村涌进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学校后,往往成为“学困生”、“后进生”,有的甚至是“双差生”。  相似文献   

5.
李松 《商》2014,(8):289-289
新生代农民工与以往的农民工不同,他们尽管和二三十年前的农民工进城时年纪相仿,但他们不再“穿着邋遢的衣服,扛着蛇皮袋,眼神迷茫”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比较高,读过更多的书,喜欢漂亮的衣服,还上网聊天关心股市,对城市充满向往,更渴望以智力而不是体力在城市生存。本文所研究的是河南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问题,针对河南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较低的主要原因提出措施,加强社会和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视,提高其生活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一是“农民工”一词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1983年提出.是对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具有农业户口的外未劳动力的统称.或者是指在城市鱿业的农村流动人口,尤其指正规就业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构成成分越来越复杂,郑功成指出农民工至少可以分成三大块:一块是已经市民化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面已经工作多年,也有稳定的职业和住所,他们的生活风险和工作风险实际上跟市民没有太大的差别了,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没有太大的区别。第二块,即还是农民的农民工,就是农闲的时候出来打工,大部分时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李同菲  王文博 《现代商业》2013,(36):265-266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然而这些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却始终和父母一样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相比传统农民工新生代维权意识增强,他们渴望扎根城市,对家庭、情感的需求也更强。同时,政府虽然对一些相关政策做出了调整和完善,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政府的"碎步化"政策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有其独特性,在融入城市进程中既具有自身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优势和障碍,进而在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生机勃勃的青年群体充分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谢红  钟农 《致富天地》2007,(2):12-15
2007年新年前夕,云南省有十位从农村走进城市,在不同岗位上就业和创业的农民工,受到省总工会的表彰,他们被授予云南省“十佳农民工”称号。据悉,今后每年云南省将有50多万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到2010年,全省要在2004年转移和输出350万人的基础上,新增350万人,跨入城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黄少君 《商》2014,(11):35-35
迥异于上一代农民工稳中求改善的生活理念,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地“希望换种活法”,他们注重工作和生活的愉悦,对未来的期许普遍高于父辈。这些特征呼唤企业经营者更新管理方式,引入更具弹性、更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本文从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扶贫帮扶激励关怀机制、建立有效合理的人文关怀机制三个方面对企业管理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有效地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促进企业管理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刘鸿谕 《商场现代化》2012,(21):306-308
<正>引言现在社会主流观点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具有竞争力。无论是受教育状况,还是对城市生活的了解程度,他们远远胜过他们的父辈。但是,尽管第二代农民工在经济层面很快融入城市生活,可由于制度的缺失,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还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居民也远远未能从各个方面真正接受这些外来者,第二代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依旧被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去向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研究者把重点放在农民市民化问题上,并建议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变为市民扫除体制障碍。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过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城市适应问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0年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多分类因变量Logistic模型,从消费社会学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方式转型与身份认同困境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上具有自我的、个体化特征;他们试图讲上海话、和上海人交朋友、模仿上海市民的消费方式,不断加强和建构对自身“新上海人”身份的认同;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消费方式呈现农村与城市特征并存的“二元化”状态,这种情况抑制了他们对自身的新市民身份认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琪  何子宸  徐尉 《中国市场》2014,(29):165-167
农民工一直是中国非常关注的一个群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群体也在发生着很多的变化,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也逐渐的趋于年轻化,由一些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组成,而这些年轻人无论是思想和行为都与其父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他们的一些与经济和社会相关的行为也就很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本文在结合文献和一些调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并简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给予一些可行的建议,来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既不同于城市居民,又有别于农村居民。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许多贡献,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但是农民工却没有享受到与贡献对等的权利,任何时候都被冠以略带贬义的"农民工"的称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社会风险的增加,政府越来越有必要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以科学的安排和统一的规划,从而有效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在农村80后、90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消费行为具有个人消费支出快速增加,不同于父辈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得不断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经商,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民工的出现,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建设。然而,农民工群体并没有融入城市社会,他们自身的工资、社会保障、子女入托等问题得不到相应解决,欠薪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在NGO视野下,从农民工欠薪问题现状分析出发,从NGO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契合探讨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路径,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谈的民工,主要是指建筑行业中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到城市一直有一种社会现象在不断地重复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被城市里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盲流”,到后来城市里、过节时车站里拥挤的“民工潮”,再到如今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饶曼 《现代商业》2011,(3):271-27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行,60、70后农民工渐渐淡出了劳动力市场,8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据统计,目前,我国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达一亿两千万之巨。为了解现阶段80后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寻找一条合理的融入城市路径,本文运用了SWOT方法对80后农民工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作出全面分析,并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不利有“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应加强对农民工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的90后农民工数量不断增长,该群体已逐渐成为城市农民工的主体。该群体以其不同于父辈的鲜明特点在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其社会保障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社会背景,针对90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其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的特点与该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交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并重点探讨了现阶段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滞后的阻碍因素与根本原因,最后根据现有政策框架,给出建立过渡时期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