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林业生产中,商品——货币关系发育得比较弱,尤其是营林的经济活动。因此,研究世界部分发达国家育林费和木材价格的长期变动趋势,对于改革和完善林业生产的价格是十分必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育林费水平,主要受木材及木制品供求关系影响;而林木产品供求变化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经济发展速度、木材加工与木材消费部门科技进步程度、采运和木  相似文献   

2.
林业企业长期受着债务链的困扰。就图强林业局而言,“五、六”火灾后,由于抢采抢运烧死木、木材市场疲软、铁路运力不足、销售环节不畅等原因,致使外欠木材货款剧增,资金呆滞、发展受阻。因此,活化企业资金迫在眉捷,进而有效的清欠则是活化资金的强硬手段。据统计,1991年图强林业局全部应收销货款高达71655千元。滞留在流通环节的这部分资金,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使职工工资、原材料款等正常开支得不到保证。产品销售货款拖欠如此严重,已大大的超过了企业实际承受能力。造成图强局木材货款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初,白石山林业局按照公司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对所属森林培育、木材采伐、资源开发和林产工业等单位进行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采运公司等四个专业公司。为适应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木材生产的经营管理体制也由原来的以各林场、运输、贮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的车间式二级核算制,改变为集木材采集、运输、贮木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一级核算制。通过几个月的运行,在新体制运行状态下,采运公司对木材生产的成本核算实行了“平行结转分步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概念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不计…  相似文献   

4.
<正> 中共中央(1985)年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放宽林区政策”和“集体林区取消木材统购,开放木材市场”的规定,是林业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彻底解决了林业长期存在“一大二公”、统多管死和价格背离价值的弊端,给林区经济腾飞增添了新的活力,进一步调动了我市林农兴林致富,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全市林业生产稳步上升,木材流通日趋  相似文献   

5.
一、木材价格形成的机制(一)木材的市场价格和生产价格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等日常显示的商品价格,一般称为市场价格。木材价格,也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体现出来,每年每月都有很大的变动。木材的市场价格同其它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一样,在下述情况下随之发生变动:(1)该商品价值的变化(例如,由于开发出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木材采运成本核算的特点木材采运生产是对成熟林或过熟林进行采伐,并将木材运出伐区的生产过程。通常分为伐区生产、运材和贮木场作业三个阶段。只有研究和掌握木材采运成本核算的特点,才能正确组织木材采运成本核算。木材采运成本核算的特点是由木材采运生产特点所决定的。与其它生产部门比较,木材采运的生产特点以及由此反映在成本核算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木材采运成本缺少原料费,虽然经过改革将林价(或育林费)计入了木材成本,但远远低于维持木材简单再生产所需的补偿费。2.自然条件的差别影响木材产品成本的高低。3.木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一个风险规避型营林企业和一个风险中性木材分销商的木材产销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析营林企业向木材分销商购买期权合约规避木材市场价格的随机波动风险,在条件风险价值(CVaR)准则下,构建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木材产销供应链最优策略,并分析营林企业风险规避程度、期权执行价格以及期权费补贴率对木材产销供应链最优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期权合约中约定的期权执行价格较低时,营林企业种植规模、木材生产量和期权费均随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单位面积蓄积量却随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期权执行价格较高时,营林企业可通过行权应对木材价格波动风险,故种植规模、木材生产量、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期权费均不受风险规避程度影响。期权执行价格的提高会促使木材分销商提高期权费,进而提高期望利润;但期权执行价格对营林企业最优混合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异,期权执行价格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营林企业种植规模,但不利于营林企业增加质量投入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期权费和单位面积蓄积量随期权费补贴率的提高而增加,而营林企业种植规模和木材生产量却随期权费补贴率的提高而减少。此外,期权费补贴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木材分销商的期望利润,但会降低营林企业的条件风险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者首先阐述了林木价值与森林资源的演变的关系;指出木材价格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摆出木材价格在双轨制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接着又分析了木材供求与市场价格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木材价格改革的思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2002年12月初,白石山林业局按照公司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对所属森林培育、木材采伐、资源开发和林产工业等单位进行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采运公司等四个专业公司.为适应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木材生产的经营管理体制也由原来的以各林场、运输、贮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的车间式二级核算制,改变为集木材采集、运输、贮木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一级核算制.通过几个月的运行,在新体制运行状态下,采运公司对木材生产的成本核算实行了"平行结转分步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木材价格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国以来,我国木材价格不合理,影响了林业生产和管理从1952年至1984年,全国基本上实行统一的木材计划价格,且价格水平太低。1952年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木材价格仅55.72元;之后,虽经三次调整提高,到1984年全国平均每立方米木材价格也只有87.53元(南方材96.4元,北方材80.58元)。由于木材价格太低,一方面造成了木材生产企业严重亏损,影响木材再生产,据统计,全国木材生产企业如果把培育森林费用计入木材生产成本,全行业每年亏损10亿多元。另一方面,使得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木材长期短缺,迫使不顾森林过伐去提高木材产量,森林“赤字”越来越大,而且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木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快了木材价格体制改革的步伐,而且允许少量的自留材、非规格材及等外材议购议销或  相似文献   

11.
林地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是通过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来实现其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相似文献   

12.
1农业产业组织及其创新的现实基础1.1农业产业组织概念的提出。农业产业组织,首先它不同于工商产业组织,因为现阶段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形成、集中度、产品差异、进出壁垒以及垄断与竞争等均具有不同于后者的行业特征或者表现不明显;也不同于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后者只是一种组织形式,通常指农户家庭、农业企业及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只构成农业产业组织的一个层面。一般认为,农业产业组织中的“产业”指的是生产、销售某类农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以某种纽带相互联系的市场结构与行为的统一体就是农…  相似文献   

13.
<正> 木材开放是南方集体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实际上也是一个重大的调价措施。现在,木材放开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放开后,由于实行议购议销,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松原木铁路边交货平均销售价,每立方米由过去统配时的106元提到210元;“三边”(即公路边、大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减少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单一的木材生产已无法满足林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大木头”没有了 ,森工企业怎么办 ?出路在哪里 ?内蒙古阿里河森工公司红星林场为林区主伐性经营林场趟出了一条新路。红星林场原来以木材生产为主、营林生产为辅 ,现在靠多种经营、职工自营经济勤劳致富、以副养林成为闻名遐尔的盟级文明单位、全国林业系统职工自营经济先进集体、阿里河森工公司第一个职工自营经济超过年工资总额的林场。据统计 ,自1997年以来 ,红星林场的多种经营产值每年以上百万元递增 ,2000年 ,多种经营产值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长期来所执行的单一的、僵化的木材计划价格形式为以计划价格为主导、计划浮动价格为基本形式的多种价格形式所代替。这是木材市场价格体系改革的重大步骤。它必将对我国木材生产与流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企业是国家重点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几十年来,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木材和木材制品,为国家建设和国民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长期的超量采伐,大量消耗森林资源,使得可采蓄积越来越少,很多企业几乎到了无林可采的地步,出现了资源危机。同时由于林业企业产品单一,过分依靠木材产品收入,当资源危机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资金短缺、周转速度变慢等经济危困。要解决森工系统的“两危”局面,单靠木材产品难以取得有效成果,必须广开思路,开发新的资源,新的财源才是根本解决“两危”的有效办法。林区…  相似文献   

17.
<正> 衡量木材比价的摹本经济依据木材比价是农产品比价之一种,它是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木材与其它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价数量一般说来是历史上长期交换中形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它们反映各自价值量或其转化形态的比例关系。马克思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伺的比  相似文献   

18.
一、节粮减损理念和途径 粮食产后损失是自然、经济、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耕地特征、气候状况、生产经营方式、技术装备等都会影响损失状况.在一定条件下,有些损耗是正常的,而有些是可以通过转变观念、改善设施、创新机制等办法减少的.  相似文献   

19.
林业贮木是林业企业木材生产从生产到市场流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林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与贮木管理密不可分的。因此,林业贮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改善管理,具体地说,林业贮木管理要把好“五关”。1严把木材产品量材设计关产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木材市场开放后,在木材生产流通中长期存在的价格背离价值的矛盾得到了缓和。但由于现行木材议购议销价格不太合理,目前林区出现了大材好材畅销,小材次材滞销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径级差价、等级差价没有执行好。如有些地方为了省事,实行按“统货”作价办法,不分等级、径级,因此用户都要好材、大材,而次材、小材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