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魏瀚慈 《国际贸易》1997,(10):16-18
联邦德国30年以来一直执行 着一项全面的环保政策,这项政策得到全体国民的支持,甚至受到他们的推动。自1994年以来,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的目标已经在基本法里确定下来。基本法第20a条款中写道:“国家还出于对后代人的负责,在符合宪法的制度范围内通过立法并由行政和司法根据法律来保护天然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2.
《商》2015,(8)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能力是实现环保目标所应当具备的物质及智力能力要素的总和。环境保护能力具体包括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能力,环境执政能力和环境管理支撑能力。地方政府是进行环境保护活动最直接的主体,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能力特指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职责权限范围内体现出的环境保护所应达到的各项能力的总和形成的综合能力。本论文力图从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的环境保护能力培育体系来促使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能力提升。最终实现培育和提高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世贸组织加强环保的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今年环境保护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世贸组织也开始将贸易和环境保护问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开始着手和联合国有关组织合作共同解决这类问题。自从去年年底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与联合国多边环境协议(MEAs)委员会举行了一次情况通报会之后,双方都表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向。世贸组织现已开始讨论是否接纳生物多样性协议委员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和农业委员会的观察员,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是否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和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的观察员。今年五月,世贸组织在马耳他召开了贸易与环境专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多边环境协议委员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5,(4)
在贵州地区实行工业强省战略的今天,环境保护也同样重要,而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可以也应该为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总体上讲,贵州省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操作性也不强,有鉴于此,本文对贵州地区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的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保护与资源存量调整环境保护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1)、环境治理。针对经济发展中已经造成的环境破坏,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治理,使之尽可能得到恢复。(2)、防止环境破坏。为了防止在经济发展中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对环境进行保护。(3)、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是指以环境治理、防止环境破坏为目的各种产品制造、工程建设、服务等部门的总称。这一产业只有在投入大量资源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与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息息相关,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和研究,指出问题主要出在监测人员、监测质量、监测数据、监测仪器和基层监测站等5个方面,为我国环境监测的持续改进指明了方向,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手段提高环保投资比例和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也即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浅析多种环境的污染因素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连庆臣 《现代商业》2007,(29):218-218
文章从对科学发展观的现实理解出发,充分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力求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国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加入WTO,世界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这是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然而,我们必须遵守世界的“游戏”规则,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进行活动。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绿色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为借口阻止发展中国的产品进入其市场,这在WTO规则中是允许的。环境保护现在正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将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为艰难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1.
刘聪敏 《品牌》2011,(Z1):134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作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深刻揭示出环境保护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13.
<正> 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迫切要求世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自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以来,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有118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178个国家的5000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各级环保管理机构纷纷成立,目前设置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已由1972年的26个增加到150多个:(2)环保投资不断增多。目前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韩丹 《中国电子商务》2014,(23):289-289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效、低耗、安全性能好等优势的生物技术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本文综合文献对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概括,进一步探讨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世界贸易组织内涉及环境问题的争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一、世界贸易组织不可回避的问题 进入90年代,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相并存;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协调世贸组织的贸易投资体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一、环境保护对关贸总协定现有规则的挑战(一)环境保护问题对关贸总...  相似文献   

17.
引进外资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中 《商业时代》2003,(17):32-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积极的开放政策引进大量外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于初期引进的外资大量投在能源、原材料开采等领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恶化.可见,引进外资与环境保护有密切关系.面对经济一体化浪潮和绿色环保潮流,应注重优化外资产业导向和结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经验并加强立法措施,使我国更快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使我国经济在绿色环保背景下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文章从对科学发展观的现实理解出发,充分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力求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国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