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瑜 《科技转让集锦》2014,(21):186-186
中西方音乐在美学方面存在很多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影响,导致中西方音乐从乐器到曲调再到审美特征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对中西方音乐美学进行比较,试图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西音乐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杜珊 《商》2013,(21):138-138
在我们印象中,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地位是独特的,从理论上追根述源我们可以以律制的不同进行区分,但事实上,律制的不同还在于中国音乐背后的思维与西方音乐大不同,文化的不同必然会体现在音乐的种种细节之上。在讨论本文的核心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中国音乐本身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林庆楠 《北方经贸》2011,(9):177-177
文章从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探冤,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二十世纪音乐风格,并结合当时社会现实,从社会意识形态、作曲家自身意识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二十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进而引出,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客观上存在两次变化高峰,即第一阶段:在风格流派上呈现出纷繁复杂、各数一帜的局面;以及第二阶段:更加激进的先锋派实验音乐占主流的局面出现。20世纪音乐的变化发展五彩缤纷,特点更加鲜明,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长河中可谓是另一个重新开始的探索期。  相似文献   

4.
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古而博今,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从传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步云 《商》2014,(46):194-194
我国传统音乐很多都是发源于民间,并且在民间繁荣和衰退,高校音乐教育却很少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而是以西方的音乐理论为基础,而忽视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和传承,而且我国传统音乐的研究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近五十年内,我国的音乐家和学术界研究者不断的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音乐,加大了对中华母语音乐和音乐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很多专家对此研究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大量地出版了有关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的书籍,为高校实施中华母语音乐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当今社会呈现多元化文化交互交流的趋势,发展我国传统音乐变的更是十分的重要,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必须要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任务,早日实现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流的高校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6.
张凝宁  赵强 《中国市场》2008,(9):148-149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是音乐学的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或流派,其中合理的、有价值的成分,都可以而且应当给以汲取,以丰富和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描述和比较中西方传统音乐心理思想,总结归纳中国古代儒家三圣孔子、孟子、荀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一些音乐心理思想观点,这对当今社会人们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影响深远,并成为近代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现代音乐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的主流,有益于中国现代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晨阳 《致富时代》2009,(12):130-131
跨界在西方音乐传统中,特指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包容。从“跨界音乐”的风潮愈演愈烈的趋势着手,介绍“跨界音乐”的概念,起源以及“跨界音乐”的代表人物,分析“跨界音乐”的特点,舆论对“跨界音乐”的看法,和“跨界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音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和合、追求中和之美、重人格修养而不重表演、重情感而轻技巧的特点,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儒家音乐观的局限,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相对地较不重视对音乐本体规律的研究,使中国音乐不可避免地带有非独立性和发展不充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数字音乐时代的音乐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睿 《商场现代化》2007,(29):253-254
随着数字音乐的迅速发展,数字音乐对音乐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数字音乐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情感和表达对社会现实看法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色与其产生的环境密不可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都有着各自的历史传承,并由此造成了中西间的文化差异,音乐这一在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差异表现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欧阳佳丽 《科技转让集锦》2012,(20):185-185,195
藏传佛教与西藏宫廷卡尔音乐;基督教与西方巴洛克时期宫廷音乐;两种宫廷音乐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汪莎 《中国报业》2022,(4):70-71
我国文娱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音乐文化的提升.从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近况来看,我国音乐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音乐表演空间来自舞台的塑造和灵感的完善.新时代,音乐表演空间已由室内转为户外,这为世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音乐表演空间与现代的有效融合,促进了音乐文化创作和表演的发展,也推动了音乐文化产业中媒体行业与唱...  相似文献   

14.
陈筠 《中国报业》2023,(4):12-13
在流行音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人员需要充分利用音乐电台的优势资源,拓展小众音乐传播路径,拉近受众和小众音乐之间的距离,打开音乐多元化市场,满足不同受众对音乐的需求。本文就如何促进小众音乐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从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近代是音乐理论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音乐理论逐渐成型,音乐也根据国家和地域分成了多个流派。对近代音乐理论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了解,不但有助于提高音乐理论研究质量,同时对促进我国音乐理论发展,满足我国音乐理论研究需要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1)
书法是视觉,与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书法的线条、笔墨、章法上体现出了音乐的韵律、音色,曲式的审美意识,中国书法就是宣纸上无声、静止的音乐,具有音乐美。  相似文献   

17.
苏智军 《中国报业》2016,(24):83-84
在哈尼族的艺术发展历史长河中,哈尼族音乐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特有的文化底蕴,辉耀华芳、绽放异彩。新媒体的发展和创新为哈尼族音乐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从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分析新媒体对哈尼族音乐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艺搭台,经贸唱戏,已经说明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音乐艺术,而音乐的发展也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音乐不能离开经济,不能离开社会,经济和社会也不能没有音乐。这是一种相互辉映、互动发展的功能再现。本文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艺术的角度,探讨了音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林溪 《商》2013,(1):217-217,211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化的市场功能和产业性质日渐显露,文化可以也应当成为产业逐渐形成新的共识。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主要是以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为核心,而随着新型数字音乐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的生产、分销流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传递。通过对以上各音乐文化产业运作模式的分析,将论述其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音乐的经济社会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小鹏 《商场现代化》2005,(23):211-212
文艺搭台,经贸唱戏,已经说明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音乐艺术,而音乐的发展也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音乐不能离开经济,不能离开社会,经济和社会也不能没有音乐.这是一种相互辉映、互动发展的功能再现.本文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艺术的角度,探讨了音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