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苎麻作为天然纤维素纤维,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吸湿放湿性好,而且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织物具有粗犷、典雅、凉爽、挺括、轻盈、抗菌、透气、保健等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在所有的纤维作物中,苎麻  相似文献   

2.
苎麻新品种"赣苎四号"(93-24),是江西农业大学刘飞虎博士(现云南大学博导)与江西省麻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在"湘苎二号"种子繁殖后代中选择优良分离单株,经十余年的艰苦努力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高抗的些麻新品种。该品种2001~2003年参加全国麻类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位居第二,2004年以后在江西省苎麻产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种植的麻类作物,主要是大麻和苎麻;苘麻、黄麻和亚麻居次要地位。大麻、白叶种苎麻(又称中国苎麻)和苘麻原产中国。大麻至今还被一些国家称为"汉麻"或"中国麻",而苎麻则被称为"中国草"或"南京麻"。1、起源和传播中国利用和种植麻类作物的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纺织麻类纤维用的石制或陶制纺锤、纺轮等。浙江吴兴钱山漾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6,(12):87-87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是公司引进购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专利技术,具有流程短,能耗少、无污染,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等特点。该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培育完成大量的“嗜碱芽孢杆菌”,并将其应用在工业发酵罐内,彻底去苎麻纤维的胶质,对苎麻进行微生物脱胶,生产“苎麻精干麻”。  相似文献   

5.
纺织业所使用的纤维原料分为天然纤维(NF)和化学纤维(CF)两大类.天然纤维主要是由农业生产而得到的,因此又被称为农业纺织原料,包括棉花、麻类(苎麻、亚麻和黄红麻等)、毛类(绵羊毛、山羊毛、羊绒等)和蚕茧丝四类产品.农业纺织原料在中国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其发展受到诸多挑战,尤为突出的是化学纤维的替代与挤占.  相似文献   

6.
咸宁苎麻产业的发展得天独厚,把苎麻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是成宁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真正落实成宁苎麻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必须分析成宁苎麻发展的现状,找出产业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对策,促进成宁苎麻全面、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6,(12):87-87
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苎麻、苎麻纱、苎麻夏布,夏布印染和夏布床上用品生产,经营及国内外销售的中外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南瓜史》一书于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昕升博士。该书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一带一路’视野下美洲作物在中国的推广及影响研究"(2015M580439)阶段成果,首届食学著作"随园奖"获选书目,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作物史是经济史中关于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问题,美洲作物史尤其是其中的时代课题。该书从一个作物的视角展开,反映美洲作物的分布及变迁、时空差异和变化驱动力。研究给予南瓜这类今天看来是单纯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9.
<正>刘伟奇,江西省宜丰县人,1986年7月毕业于原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化工系,学生时代的他就十分热爱环保事业。1986年大学毕业后,刘伟奇放弃了到大学任教的机会,带着他的"环保梦"主动请求到了江西省宜春地区苎麻纺织厂污水处理站工作。1987年任厂环保科科长助理兼污水处理站站长,1988年获"宜春地区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辞职下海,创办了江西首家以"生物质能和垃圾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民办科研机构——江西省宜春市实用技术研究所。刘伟奇先生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  相似文献   

10.
麻类作物主要包括苎麻、亚麻、红麻、黄麻、剑麻、大麻,是我国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麻类作物是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其中苎麻、亚麻、大麻为纺织工业的精纺纤维;红麻、黄麻、剑麻为粗纺纤维。苎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常年种植面积在10~20万公顷,纤维总产达到25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的苎麻素以“中国草”著称世界,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0%。我国的亚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黄红麻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另还有家生和野生多种麻类纤维资源,如大麻、罗布麻等。我国不仅拥有资源优势,而且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加工体系及相当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1、麻类生产的基本情况1)麻类种植和加工情况目前商品化生产的麻类主要为苎麻、红麻、黄麻、亚麻、大麻、剑麻,全球麻产量约为500万吨,我国约为60万吨。苎麻原产我国,产量占世界的90%,位居全球第一;亚麻又称欧洲麻,俄罗斯种植最多,近年来产业重心移至我国,加工能力我国位列第一;黄/红麻以印度和孟加拉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目前我国位列第三;剑麻以巴西的产量最大,占世界的70%,  相似文献   

13.
酷博     
《中国经济周刊》2011,(48):78-79
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们?与中国经济周刊一起微博!【袁纯清与新山西的"五年之约"】三进武乡县砖壁村,要求全省干部下乡包村,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将农民收入翻番视为该省今后五年最重要指标,他为鼓励砖壁村发展农家乐,允许农民悬挂与其本人的合影做广告。袁纯清表示,山西要实现"转型跨越",就要"跳起来摘桃子"。(本刊第47期高端访谈文章)"。(本刊第47期高端访谈文章)  相似文献   

14.
墨子(约公元前480-前390年),姓墨,名翟,战国时期鲁国小邾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科圣".他创立的墨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让太阳级硅原料和光伏市场"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突出的表现是订单萎缩、库存增加、开工不足、利润大幅缩水,大厂收紧财源,放慢扩张速度,小厂有的已经关门或已经休眠…….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800多家光伏企业,其中太阳级硅材料厂(含UMG硅)约50家,长晶切片厂约50家,光伏电池厂(含薄膜电池厂)约100家,光伏组件封装厂约300家,辅材部件厂约100家,装备制造厂约50家.  相似文献   

16.
[西班牙《国家报》3月1日报道]:中国宣布将其一半的耕地用于种植转基因作物。在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占世界1/4、耕地面积却只占世界7%(根据1999年的数据)的国家,转基因作物是避免饥饿的最好办法。中国计划在5年到10年的时间里,至少在一半的耕地上种植西红柿、水稻、辣椒和土豆等作物。中国政府的科学顾问、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7.
正乡土乡亲(EarthPeople)是中国第一家建立"透明溯源"品控体系的会员制先锋农业品牌。其模式为由乡土乡亲提供透明溯源的品控体系,上游农作艺术家负责契约种植,下游消费者采用会员制,产品就是无农药的安心好茶。乡土乡亲坚信"透明溯源"才是获取消费者信任的核心利器。对每一款产品都建立和公开农人档案、作物生长履历、61项风险评估,并且按照最严格的欧盟标准进行198项重金属和农残检测。  相似文献   

18.
<正> "奇异"纤维在聚酯纤维中加入一种无机物添加剂"电气石(Tourmalin)",可使生产出来的涤纶具有远红外保暖功能和在室温下产生负氧离子的功能,并具有一定的除臭、抗菌作用。这种纤维被称为"奇异纤维"。电气石具有热电性和压电性,使其极性离子在平衡位置振动而引起偶极矩变化产生远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有较强的辐射宽带。红外辐射可使人体产生热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大豆科技发展现状及国际发展前沿的概述和分析 大豆在中国是一个古老作物,有500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但大豆在全世界是一个新兴作物,正被利用为人类直接、间接(通过畜牧业)蛋白质的最重要来源.大豆作为油脂、蛋白质及保健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以及食品、饲料等多种加工工业的原料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世界上大豆食品就达1.2万种,营养学家认为,21世纪是"大豆世纪",大豆产业成为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相似文献   

20.
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比圆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在中国选用南方优良品种引到北方种植时,可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纤维产量显著增加。由于黄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播种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颇为重要。一般在前作收获后,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