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芝麻炭疽病1)发病特点从出苗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茎及荚,也危害叶片或叶柄。茎部染病,初生褐色病斑,其上密布呈不规则排列的黑色小点。荚染病,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苗期子叶染病,出现黑褐色病斑,边缘略浅,病斑扩展后常现开裂或凹陷;病斑可从子叶扩展到幼茎上,致病部以上枯死,叶片染病,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叶柄染病,病斑褐色,不规则。2)防治技术在防治上,一是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2.
1、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青枯病等1)马铃薯早疫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4cm,有同心轮纹,边缘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发病初期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  相似文献   

3.
1、症状 红斑、恨虎眼、大泡斑、斑病,可侵染叶片、茎、花梗及蒴果等。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生,渐向上发展。病斑初为黄褐色小斑点,但发展为褐色圆或近圆形斑,上具赤褐或深褐色同心轮纹。扩展较快时,边缘出现黄色晕圈。  相似文献   

4.
1、病害防治(1)咖啡锈病咖啡锈病是咖啡的主要病害,危害性最大,被害植株,轻者减产,重者死亡。此病主要为害小粒种咖啡和大粒种咖啡,而中粒种咖啡对锈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咖啡诱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幼果和嫩枝。叶片染病后,最初出现许多浅黄色小斑,并呈水渍状扩大,叶背面随即有橙黄色粉状孢子堆,病斑周围有浅绿晕圈后期病斑逐渐扩大或连在一起,成为不规则的病斑,病斑最后干枯,呈深褐色,整个感病叶片脱落。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霜霉病及其防治霜霉病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期,叶片上的病斑呈水浸状小斑,后扩大;病斑背面有白霉,重病株叶片枯黄早落;白菜结实小或不结实。霜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地和种植及田间的残枝败叶上越冬,种子也能带菌、次年通过风、雨和灌溉水传...  相似文献   

6.
露地栽培或棚室栽培的菠菜,尤其是在遇到低温多雨时,在连续阴雨天多的情况下,菠菜最易发生一种真菌性病害——霜霉病。一旦感病传播速度快,对菠菜的产量影响很大,根据我地蔬菜基地的发生观察,现将该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菠菜霜霉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呈水渍状褪绿色小斑点,扩大后因会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病斑背面变为黄白色,有的叶片病斑凸起呈泡疹状。  相似文献   

7.
1、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褐色,大小不等(2~15mm横径),斑面轮纹明显或不明显,其上出现针尖大的小黑粒病征(病菌分生孢子器)。后期病斑褪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色深,呈暗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变薄易破裂,或部分脱落成穿孔斑。2、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叶点  相似文献   

8.
1、橡胶白粉病 1)症状 白粉病侵害嫩叶、嫩芽、花序。得病嫩叶初出现辐射状色透明的菌斑,以后病斑上出现白粉,初期病斑多为圆形,后期为不规则形。病害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叶片皱缩畸形,最后脱落。花序感病后也出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花蕾大量脱落、凋萎。  相似文献   

9.
动植物医院     
如何防治柑桔溃疡病柑桔溃疡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在我国分布广泛,溃疡病为害柑桔叶片、枝梢与果实,对苗木、幼树为害特别严重.叶片爱害,开始于叶背出现黄色或暗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同时叶片正背两面均逐渐隆起,成为近圆形,米黄色的病斑.不久病部木栓化后病部中心凹陷,并出现微轮纹,周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枝梢和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  相似文献   

10.
1、病害发生情况1)枯姜病从近10年的调查情况看,枯萎病在芝麻的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病田率达87.56%,病株率一般在10%左右,严重田块达50%以上。苗期可造成大量死苗,成株期有的表现为整株萎蔫,叶片皱缩黄化或半边黄化,结葫少或不结葫,茎秆半边坏死或整株枯死。2)叶斑病始于初花期,发病盛期在盛花期至封顶期,病田率达100%,病叶率80%以上,叶片极早枯死,特别是细菌性叶斑病,一  相似文献   

11.
幼苗栽植不当,埋土过深,易感染疫霉病。主干茎基部和根茎部初生圆形水渍状斑,后扩展为暗褐色不规则形,皮层坏死,皮层内部暗褐色;严重时,病斑环绕茎干,引起主环割环死,叶片枯萎,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针对玉米病虫害的检测方法开展研究,利用聚类算法和中值滤波方法对玉米叶片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阴影、光线等外界干扰因素,通过色彩空间聚类分割方法分离叶片的病斑区域,并保存病斑周边区域颜色等特性,利用颜色、纹理、形状等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支持向量机对玉米叶片病虫害差异进行诊断,并利用网络化数据传输方式搭建数据库进行远程采集及监测。  相似文献   

13.
玉米锈病属担子菌亚门高梁柄胞菌,主要侵染玉米叶片,严重时可侵染果穗、苞叶和雄穗。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点,形成黄白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随后斑点隆起为淡黄色,最后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病斑周围表皮破裂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受害植株结穗小,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4.
动植物医院     
动植物医院李常见病害的防治1、炭疽病。该病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多发于多雨潮湿季节。叶片、枝梢受害后,病斑呈灰白色或灰褐色,像开水烫伤一样,最后转暗褐色。病部最后腐烂脱落,形成穿孔状。果实快成熟阶段,尤遇干捺旱高温时,该病繁殖快,整串果红褐而早落。该...  相似文献   

15.
1、枯萎病(1)症状苗期发病时,植株瘦弱,叶色淡绿,后期枯萎,内部维管束变褐色。成株期发病时,引起下部叶片发黄枯死,并依次向上蔓延,一般15~30天全株萎蔫枯死,但病叶不脱落。有的植株一侧叶片发黄,而另一侧叶片正常,俗称"半边枯"。拔起病株后,发现根部变成褐色。  相似文献   

16.
1、茶苗白绢病 (1)分布及症状 茶苗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苗圃根部病害。分布范围广,为害严重。除茶外,还为害瓜类、茄科、麻类、烟草、花生等200多种植物。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后期在病部形成油菜籽状菌核,由白色转黄褐色至黑褐色。由于病菌的致病作用,病株皮层腐烂,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叶片枯萎、脱落,最后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17.
王彤 《魅力中国》2014,(13):391-391
2月下旬,3月上中、旬对全县所有核桃树主干及主侧枝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腐烂病。7月下旬对核桃喷施3.2%治腐灵水剂350-500倍液,间隔10-12天.连续喷洒3次。4月上、中旬,用利刃将腐烂病病斑刮除,刮口成“长梭”状,边缘平滑完整。自病斑起将将0.5宽的完好皮层一同刮除,切不可留下病斑组织。涂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3.3治腐灵药膏或50%退茵特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5-10波美度的石硫舍剂对伤口涂抹消毒,然后刷波尔多液保护伤口。刮口涂药后,用深色布条包扎刮口,以利伤口愈合。将刮下的病斑组织集中收集,运出林地外烧毁.切不可将刮下的病斑组织留在林地内。  相似文献   

18.
1、绿豆根腐病及其防治绿豆根腐病以半知菌亚门细丝核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最重。发病初期,幼苗下胚轴产生红褐色到暗褐色病斑,皮层裂开,呈溃烂状。严重时病斑逐渐扩展并环绕全茎,导致茎基部变褐,凹陷,折倒。叶片凋萎,植株枯萎死死亡。发病较轻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以4~8d的幼苗,在22~30℃时最易被病菌  相似文献   

19.
木芙蓉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危害严重时可引起植株衰弱及叶片变黄、早枯。早期叶片正面出现多个小斑,接着小斑汇合成没有明显边缘的白粉状大斑,秋末在白粉处产生黑褐色小颗粒。防治方法:秋末清除病株并烧毁;发病初期用25%的粉锈宁2000倍液喷洒,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  相似文献   

20.
863计划成果     
表达狂犬病毒不同蛋白的重组痘苗 病霉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用狂犬病毒CVS株的糖蛋白(G)和核蛋白(N)基因,先后构建了6株重组痘苗病毒,其中4株表达G的,以G基因插入应苗病毒天坛株的不同部位(TK区或Hind Ⅲ M区),并在痘苗病毒P11或P7.5K启动子控制下,以及控不同的DNA转染方式在细胞内重组(用TK拯救技术或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