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电工薪酬分配和农电业绩提升,是目前农电绩效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山东省淄博供电公司通过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在创新农电工薪酬分配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目的是把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农电绩效管理,充分调动供电所和电工组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增供扩销、降损节能、规范用电分类、电费回收等方面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农电业绩。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化,农电工统管被纳入到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之中。农电工处在农电管理的最基层,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供电企业的形象;笔者认为,农电工服务客户应做到五注意。  相似文献   

3.
1999年7月,根据上级的部署,山东省利津县供电公司对农电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取消了一村一电工的管理模式,在原有500多名村电工的基础上,择优录用了217名农电工,成立了36个电工组,由公司统一管理,实施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农电工在电网改造、农电管理和优质服务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用工形式和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用工形式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二是管理模式单一、粗放,起不到积极作用。长此下去,必然会阻碍农电事业的发展。2004年8月,我们进行了农电工人事代理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推进农电工会组织建设既是新时期全体农电工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农电工作现实矛盾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电的需要。在很多基层供电企业中,农电职工是生产、营销和服务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低压电网建设和运行的职责。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多数供电企业的农电职工未加入供电企业工会,也没有单独成立工会组织,这对于完善企业民主管理、维护农电职工合法权益存在不足。探索成立单独的农电工会,已成为更好地团结和组织农电职工、维护农电职工权益、促进基层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农电工是供电企业在“两改一同价”后形成的一个特殊劳动群体,他们担负着农村电网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以及农村电力客户的抄表、收费、业扩报装、优质服务等工作,为农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并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农电工管理,需要规范各地农电管理,理顺农电管理组织体系,采用业务委托制的农电用工方式,明确农电工身份,确定农电用工主体。建立农村供电所业务委托模式规范成立县级农电服务公司。县  相似文献   

6.
农电工管理一直是供电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农电工的用工管理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不断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探索农电工用工管理现有模式,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劳动合同法》给供电企业用工管理带来的风险,提出并建立完善的农电工用工管理模式是当下农电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电工处在农电工作的最前沿,直接与千家万户打交道。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县供电企业的安全和效益,其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在农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如何建立一支战斗力强并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农电工队伍是抓好农电管理的关键和重点。作为拥有27万客户、14个供电所、504名农  相似文献   

8.
正国网静宁县供电公司是甘肃省电力公司下属直供直管的县级供电企业,担负着静宁县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电力供应任务。作为直管县级供电企业来说,如何在新形势下切实强化农电工队伍建设,加强农电管理,保持队伍稳定,已成为当务之急。统一思想,提高对农电工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电工为农电工作的主力军,主要担负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工作任务,加强农电工  相似文献   

9.
1999年,江苏省溧阳市在进行农电体制改革、公开招聘村电工时,有数十名大、中专毕业生应聘,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农村电工队伍究竟招不招大、中专生加盟?农电工队伍能不能留得住大、中专生?这些疑问曾困扰着溧阳市供电局。最后,溧阳市供电局共招聘了204名村电工,...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报读到某供电所设立“首席村电工制”的新闻。“首席村电工”除享有原有的工资待遇外,每人每月还将享受到3OO元的特殊津贴。该供电所设立“首席村电工”制,进一步提高了村电工的地位和待遇,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乡村电工安心于乡村农电工作,为乡村电力事业出力出谋献策,为做好农电各项工作增加了强劲实力。众所周知,随着农村电网的逐步完成,实行直抄、收费、服务到户,乡镇供电所的工作比以前明显繁重了许多,并且农电安全工作问题更是凸现。供电所直接与农户有了交道。原有的村电工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供、用电管理制度了。农电管理工…  相似文献   

11.
<正>农电工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9亿多农民的生产、生活、灌溉等用电服务工作,这支队伍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农电工主要从事乡(镇)、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故障排除、抄表收费、业扩报装、违章查处、安全管理及其他供电服务等工作。目前,供电企业对农电工的管理大多比较松散。农电工队伍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低、技能素质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基层供电所管理水平滞后、服务质量欠佳、经营效益不高,不能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电工已成为供电企业尤其是基层供电营业所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绝大多数热爱农电事业,工作认真,热情比较高,是当地懂电管电的人才,但其综合素质与供电企业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以湖北荆门供电公司为例:公司招聘农电工1776人,全部签订了1—3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历史原因,造成部分农电工业务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散漫,执行规章制度不严等问题。在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将农电工编入专业班组管理的今天,如何管理农电工,树立农电企业良好形象,让农电工更好的服务于"三农",河北省广平县供电公司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有益尝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力设备安全管理难在何处难点一:“两改一同价”后,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移交给供电企业,供电所成了设备管理的直接责任者,但农电工在安全管理上,无权采取措施强行排除对电力设备的侵害,发生电力设备被盗和外力破坏事件,只能向公安部门报案,受人情等因素干扰,有些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难点二:农电体制改革后,供电所员工减少而工作量增加,电力设备点多面广难以管理到位。以江苏宿豫供电公司为例,农电体制改革前有农村电工1200人,改革后精减到600多人,而农村配电变压器台数上升了30%。在比较大的村,一名农电工要负责1500多户的管理和服务任…  相似文献   

15.
<正>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的基层管电组织,农电工是农村供用电管理的重要力量,如何加强对农村供电所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农电工激励约束机制,成为农电管理的重点。安徽省池州供电公司就农电工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开展了有效探索,为农电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电工变为农电工,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更有深刻的内涵.如何规范农电工管理,使村电工尽快完成到农电工角色的转换,适应新的农电工岗位,使之成为一支思想进步、技术精良、作风过硬的基层队伍,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服好务,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供电所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是有效推动农电管理上台阶、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推动作业组织专业化实施,进行农电工管理和培训,成为供电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期重点推出一组作业组织专业化下农电工管理和培训文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农电工薪酬分配和农电业绩提升,是目前农电绩效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山东省淄博供电公司通过实行内部模拟市场,在创新农电工薪酬分配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目的是把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农电绩效管理,充分调动供电所和电工组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增供扩销、降损节能、规范用电分类、电费回收等方面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农电业绩。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很多地方在清理规范农电工与主业职工的"混岗"问题。规范用工不仅对理顺农电体制,规范管理行为,调动广大农电工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农电管理及其农电工的职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清理规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农电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清理规范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以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根据农电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结合山东农电实际,全面部署实施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工作,建立了“一长三员”、“一室两组”的供电管理模式,设立了安全员、技术员、营销员,明确了各岗位职责范围。除个别偏远地区保留电工组负责报修服务外,其余电工组人员全部归并到供电所,成立配电组和营业组,从事辖区内的配电运行和营销管理等工作。农电工根据其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组合到相应的专业组,按照专业分工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改变过去由农电工对台区内的抄、核、收、维护、抢修、业扩全面负责的做法,实现了供电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