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旅游圈空间演化的嵌套模型与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圈作为一种动态扩张的空间组织,逐渐凸显成为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中最重要的符号表征,然而,目前类比性的“点轴”空间形态演化模式尚缺乏定量刻画与内生解释.文章统合实践中旅游圈在整体上所具有的中心-腹地结构与枢纽-网络结构复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嵌套式圈层结构”模型与“嵌套式分层演化”模式,并立足需求视角,从旅游效用切入,以长江三角洲旅游圈为例进行了定量解释.研究表明:1)空间上,旅游圈具有嵌套式的圈层结构,可划分为葩嵌层与光环层,葩嵌层嵌套于光环层之中,而光环层可进一步划分为实环和虚环,在空间上具有可拓展性;2)时间上,旅游圈体现出“嵌套式”的分层演化,可划分为探查期、发展期和巩固期等3个阶段,其中,葩嵌层演化的这3个阶段在整体上可作为光环旅游圈演化进程的探查期,并显示出一种分层演化与跃迁扩张的特点;3)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的经典线路统计结果表明,其累计旅游效用在空间上呈现出典型的“L型”收敛模式,间接反映了旅游圈演化扩张中经历着边际效用递减到边际效用不变的转化;而游时-旅径关系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旅游圈在整体上已臻于成熟而处于一种平稳发展的优化状态.当然,嵌套式圈层结构模型与嵌套式分层演化模式在实践应用中需要结合个案进行具体分析,并期待更多的案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安徽黄山以其奇特的自然风光,在全国众多的名山中享有独到的声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赞誉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历史到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黄山再次得到国内外的承认。1985年《中国旅游报》评选全国十大风景区,黄山是唯一入选的名山;1988年国务  相似文献   

3.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构建是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本文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基于国家公园旅游生态产品和服务显性和隐性供给成本的视角,综合考虑管理者、经营者、守护者(社区居民)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供给成本和利益诉求,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周边社区生存发展权的公平性和行政管理的可行性为原则,划分核心区、毗邻区和辐射区三级旅游生态补偿空间范围,确立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测度方法与模型,测算得出黄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为5.1亿元/年。研究以期为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共建、利益共享和经济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来黄山旅游的人一定会感到困惑,不管是乘飞机、坐火车或汽车来黄山旅游,踏上这片土地后你会发现,虽然自己已经来到了黄山市,却又被告知离黄山还很远,仔细一问,这里有黄山市、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老黄山市、大黄山市、小黄山市等多个与黄山有关的地名,游客根本不知道哪个地方才是真正的黄山。到了景区你才会发现:原来现在的黄山  相似文献   

5.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构建是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本文以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基于国家公园旅游生态产品和服务显性和隐性供给成本的视角,综合考虑管理者、经营者、守护者(社区居民)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供给成本和利益诉求,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周边社区生存发展权的公平性和行政管理的可行性为原则,划分核心区、毗邻区和辐射区三级旅游生态补偿空间范围,确立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测度方法与模型,测算得出黄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为5.1亿元/年。研究以期为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共建、利益共享和经济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旅游学刊》2009,24(1)
2008年12月13-14日,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和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旅游论坛在黄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7.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很长时间里,黄山一直是安徽旅游界的骄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若是失去了黄山,皖南地区乃至安徽旅游事业的局面都将令人不敢想像。但是现在它的一枝独秀对于皖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却是利弊参半。除黄山核心风景区之外的整个皖南地区,拥有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却一直被遮蔽在黄山巨大的身影下,成为黄山风景区的附庸,无法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黄山巨大的影响力造成了一种明显的景点屏蔽效应。这种“灯下黑”的现象,值得旅游事业研究者深思。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的方式,进行娱乐放松。黄山市作为我国的"国际名片",是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就需要增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宣传黄山的绿色生态环境,让国际友人能够了解黄山,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黄山旅游。  相似文献   

9.
问答     
黄山驾车游 Q:我想在4月中自驾车去黄山,关于驾车游黄山有哪些注意事项,气候、道路、行程、住宿和价格如何? A:4月黄山的气候还相当不错.且住宿价格也不像旺季时期那么高,不过没有了冬季时黄山旅游门票的优惠。开车游黄山要注意线路的安排,最好的办  相似文献   

10.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 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张慰冰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孕育了吴越大地的子民。太湖水系,也是华东特别是苏浙皖沪文明发展的发祥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有关环太湖旅游圈(为使旅...  相似文献   

11.
详细描述并解构旅游意象对于山岳型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黄山为案例地,运用隐喻抽取技术,以受访者提供的照片为出发点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提取构念,聚集共识,绘制黄山旅游意象感知共识地图。研究发现:黄山旅游意象感知共识地图共包括43个共识构念,其中起始构念19个,连接构念15个,终结构念9个;黄山旅游意象主要由雄奇瑰丽的山岳景观、山水之间的文化气息、苦乐交织的攀登旅程以及提供便利的观光设施构成;对旅游者吸引力最大的区域集中分布在10个标志性游览区(点)周围,其他引发意象感知的景观分布在攀登路线以及缆车线路上。  相似文献   

12.
黄山西大门焦村镇发展旅游的初步设想□王振东黄山区焦村镇又称龙源。坐落在黄山西部山麓,位于云门峰、九龙峰,翠微峰和洋湖的下面,古称太平西乡,是明清时代古人翻汤岭关进入黄山景区的主要通道,通称汤岭古道。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焦村人民已把公路修到黄山景区的伏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影响——黄山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朝枝  游旺 《旅游学刊》2012,27(3):52-59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产生了显著影响,传统旅行社的分销渠道功能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分销渠道如黄山的自助游服务酒店开始出现。关于互联网是否导致旅游分销渠道的"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争论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文章以黄山为案例,以历时态的视角动态分析了互联网对黄山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更加多元化、网络化,目的地旅游分销关系、功能与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增强,旅游中介的垄断地位相对减弱,但目的地的分销渠道"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并未清晰地形成。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两山一湖”旅游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言  程飞 《旅游学刊》2000,15(5):59-62
文章分析认为,黄山游客总数少、创汇低,“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热线不热的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就皖南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研究,缺少对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对此,作者认为①依据资源分布,规划皖南及黄山地区旅游大格局,整体推出“两山一湖”;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成来黄山、九华山的旅游者形成“南北对流”的根本态势,改变目前南路热、北路冷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中)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徐嵩龄 《旅游学刊》2003,18(1):44-50
第二部分 黄山模式的更新为了应对上述挑战 ,黄山模式有必要更新。本章逐次讨论黄山模式更新的 4个方面 ,它们是 :建立符合国际遗产条法和我国相关法规的遗产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在旅游管理中真正落实“景区游 ,区外居”方针 ;经营体制由“单纯的市场导向”改变为“多使命指导下的市场操作” ;行政建制应重新调整 ,第一理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第二理顺与皖南经济乃至安徽经济的关系。5 建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5 1 旅游对遗产质量的影响现时黄山在遗产质量上出现的问题 ,是与尚未建立完备与恰当的遗产质量管理指标有关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旅游区各旅游片区旅游生态位宽度,以此为基础分析得出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以昆明为核心、以玉溪和曲靖为次要节点及以楚雄为末端节点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构建了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旅游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资讯窗     
国内黄山:冬游有优惠 黄山旅游的主管单位特推出冬季赏雪、云海大观等精品线路,并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冬季期间风景区门票、缆车和房价均执行淡季标准(门票85元、索道56元),团队执行16免1的优惠政策,全陪、  相似文献   

18.
建设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规划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地处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沿江南岸自下而上坐落着马鞍山、芜湖、铜陵、贵池和位于南部山区的宣州、黄山6个直辖市,计22个区县,总面积约40000平方公里,仅次于41300平方公里的瑞士。瑞士是全球旅游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旅游...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关于"一带一路"甘肃地区的主干景观廊道开发研究,缺少应用先进技术与手段进行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从旅游大数据收集入手,利用各种大数据挖掘手段和工具,通过进行数据清洗、分析,明确游客对热门节点、线路、域面的关注,明确相应空间的资源特征、空间特征、功能特征和情感功能,根据用户画像针对性地涉及不同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进行精准市场营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围绕甘肃省全域旅游主干景观廊道这一核心地带的综合目的地系统,以期推动甘肃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有利于全面改造和提升城市的旅游业能级和质量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杭州、上海和黄山分别作为文化资源型、都市型和自然资源型旅游城市的典型,在低碳旅游城市建设中各具特色,对三个代表性城市的低碳旅游城市建设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为其他地区低碳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推动低碳经济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