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人生的境界     
人生中到底什么是值得珍惜的,是值得你去追求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首先就要问一个问题:人的身上什么东西最有价值?我认为主要有两个:生命、精神。人一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两样东西:幸福、优秀。一个人如果保持生命的单纯,就是幸福的;而如果在精神上拥有自南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就无疑是优秀的。  相似文献   

2.
肖斌信箱     
肖斌信箱安徽砀山县读者王伟问:"如何评价《周易与预测学》及《姓名与人生》二书?"我没有见过此书,无从评论,只能就你提出的两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1.既然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学者研究过《周易》,那么用它来算命、相面是否科学?2.人的姓名是否能够决定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秃鹫蝙蝠     
《冶金企业文化》2010,(2):59-59
如果你把一只秃鹫放在一个长三米宽两米的大盒子里,盒的顶上没有盖子.这只欧洲猛禽.尽管它有着极强的飞翔能力.这个盒子也肯定会成为它终身的监狱。这是因为秃鹫通常在飞翔之前在陆地上进行四五米的助跑.而在这个盒子里,没有足够的空间.按照秃鹫的习惯,它不会去尝试一下飞翔。而它便只有待在这个小小的没有封顶的监狱里了。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0,(8):14-14
“告诉你两个消息:第一个消息,也是坏消息,淘宝不会停下来等你;第二个消息,千万不要以为把村里面的地主杀了.村民就会富起来。这是两个概念,你还是需要不断地努力。”  相似文献   

5.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装了太多的油就变成油罐车,我看太多的人读了好多的书,两种人不太会成功,一个是不读书的人不太会成功,第二个是读书太多的人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吹吹牛,我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别读太多书。  相似文献   

6.
《冶金企业文化》2008,(4):36-36
一天,圣日公司派韦伯去一个农场送资料,农场主是一位40多岁的男人。办完公事后,两人散步时,这位黑人大叔问韦伯:“小伙子,你在公司干得怎么样啊?”韦伯苦笑着回答:“不是很好!公司里像我这样的人有上千个,就算我再努力,也不会有什么辉煌的业绩!”黑人大叔“呵呵”一笑,问:“小伙子,你回头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走过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两种错误”不能犯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期待,有对未来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面对未来时,我们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我在北大的时候就犯了第一个错误:我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长得太难看了,根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断定到最后,我变得非常郁闷,  相似文献   

8.
资本的诱惑     
真理就这么简单,要想积累自己的资本,你就得站起来去寻找。不论你们连续听别人讲了多少课,或者你们看过多少成功学的书,你永远坐着不动,你永远不会比别人高。你一定要站起来,去做,去行动,去实现你的人生追求和成功目标。有人问到我,我想成功,是不是要有资本呢?当然需要。我是这样理解资本的:培养自己的能力资本,积累创业的经济资本。要做大事,没有一定的资产的确很难。比方说你想做一个抗癌药代理商,手里连一万元都拿不出,你说他们胆子再大也不敢把它交给你呀。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要的是你实实在在的实力。可我也看到过,有人拿钱大撒把,特…  相似文献   

9.
有两个空布袋,想要站起来,便一同去请教上帝。上帝说:“想要站起来有两种方法:一是要往空肚子里装东西;二是要让别人看上你,把你提起来。”一个空布袋选择了第一种方法,高高兴兴往袋里装东西,等袋里的东西快装满时,袋子就稳稳当当地站了起来。另一个空布袋选择了第二种方法,舒舒服服地躺着,等待有人看上它。终于等到有一个人在它身边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涂彦平  贾可 《经营者》2014,(2):96-104
充分注入情感之后,你不会简单地把它当成一种工具,而会把它当成一种有生命的东西,一个值得你喜欢、值得你拥有、值得你去推荐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仅次于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曾讲过一个自己经历的故事: Wchlow山脉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路标,容易迷路。一次,我停下来向一个当地人问路。当地人回答我:“这很简单,你一直往前走,穿过一座小桥,就会看到远处的Davy酒吧,你不会错过它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摩拉·纳斯鲁丁正骑着他的驴走路,一个朋友问道:“纳斯鲁丁,你去哪里?”纳斯鲁丁说:“告诉你实话,我不知道,所以不要问我,问这头驴。”那人被弄糊涂了说:“你是什么意思?”摩拉·纳斯鲁丁说:“这头驴既强硬又顽固,它总是制造麻烦。当我路过一个市场或城镇时,如果我坚持走这条道,它就坚持要走另一条道,在市场里它变得滑稽可笑,我也就成了笑柄。  相似文献   

13.
彭林 《秘书工作》2015,(2):68-70
作为学者,我们的一生注定了要跟书打交道。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不一样,我们的事业和人生,都跟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读什么书非常重要,需要郑重选择,因为你会受它影响,甚至受它左右。书如果能够给你很正面的影响,你的路大致就不会走错。我个人命运的改变,始于"文革"期间坚持不懈地读书。"文革"期间,允许阅读鲁迅的著作。当时看到一本鲁迅的诗歌集,天天拿在手上翻阅,爱不释手。有些诗句与自己的境  相似文献   

14.
一脸愤怒的投资家坐在咖啡馆里,不停地向来访者兜售她的新发现:“我告诉你,自从去了趟南极,我就发现:新能源某些时候是一个谎言。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阴谋。”访问者问:“如果给你投资新能源的机会。如果能够快速实现IPO,你会放弃吗?”她说:“这我需要考虑一下。”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风景     
"如果在十年里有这样的选择:一种有用不完的钱物,但没有书读;另一种去坐牢,但天天有书读.我宁愿放弃荣华富贵选择坐牢,做个清贫快乐的书生.很多时候是书教我为人处世走出愚昧."香港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对读书的超凡领悟令我艳慕.……  相似文献   

16.
《厂长经理之友》2012,(4):85-86
徐应龙:我觉得创业方面与学校没有多大的关系,跟老师教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让一个读书人,一个没有创业过的人去教大学生创业,不是天方夜谭吗!所以他们只能给你们念念书本里的知识。我的想法就是,一切来源于实践。 姚育忠:企业家在经历方面是比较丰富,相比大学生有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就分享方式上要看个人。我比较倾向于小范围,几个人交流、聊天的传授。  相似文献   

17.
所谓改革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民间基层自发的活动,碰到困难,碰到不适应的地方总要把它“拱”开;这个层面的改革天天都有,但光有这个层面的改革不行,还要被吸纳成为国家政策和制度,没有这个过程就不是完整的改革。
  改革很难,不改行不行
  中国的改革说起来蛮难。前一段时间,吴敬琏老师新书发布会上我提了一个问题,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也就二三十年,严格来说是1958年以后才正式形成的,而改却已经改了35年。为什么这么难改?  相似文献   

18.
回归纯真     
前几天,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同学打来的。我一接电话,报了姓名,他就大呼小叫:哎呀呀,总算把你找到了!为寻你,我几乎周游全国,就差越洋电话没打了!他说好几天,为找你,天天都在打电话,不停地收集线索,  相似文献   

19.
机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抓住了它,它就能变成黄金;你放过了它,它就一去不回头。  相似文献   

20.
“如果是打传统的常规战争的话,不用担心你当了兵就会死。当了兵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留在后方,一个是送到前方。留在后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送到前方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受伤,一个是没有受伤。没有受伤不用担心,受伤了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轻伤,一个是重伤。轻伤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重伤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能治好,一个是治不好。能治好就不用担心了,治不好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不会死,一个是会死。不会死的话,不用担心,死了嘛,……也好,因为他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