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正>三七种植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三七进行施肥的技术要求高,既要满足三七生长生殖需要,又不能因施肥引起病害。故施肥技术是种植三七需要掌握的重点技术。1.三七的施肥规律和营养特点:从三七对氮(N)、磷(P)、钾(K)三要素的吸收趋势看,一、二、三年生三七均表现为K20NP205。从三要素吸收比例来看,一年生和三年生N:P:K吸收比例约为2:1:3,二年  相似文献   

2.
苏北滩涂围垦区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沿海围垦活动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围垦区为研究区,基于时空替代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在60年的围垦开发活动影响下,(1)0—100 cm土壤TOC含量由0.764 g/kg升至3.660 g/kg,TN含量从0.152 g/kg增至0.534 g/kg,TP含量由0.739 g/kg降至0.681 g/kg,而0—20 cm土壤中TOC、TN和TP含量分别从0.718 g/kg、0.127 g/kg和0.676 g/kg升至8.083 g/kg、1.052 g/kg和0.865 g/kg;(2)0—100 cm土壤C∶N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在6.797左右波动,C∶P由1.041升至5.082,N∶P从0.206增至0.752,0—20 cm土壤C∶N、C∶P和N∶P分别由5.581、1.052和0.188增至7.675、9.440和1.221;(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TOC和TN含量及C∶N、C∶P和N∶P的总体趋势均为林地耕地草地光滩,土壤深度对TOC、TN和TP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贡献率高于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方式,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TOC和TN含量产生极显著的高度影响效应,但对TP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人类围垦活动促进滩涂土壤TOC和TN的积累,对TP的影响较小,围垦60年后的土壤碳氮含量仍低于全国和全球的平均水平,土壤有机质供肥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3.
水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14试验方案"典型五处理设计"试验得出:中等肥力的田块施用N、P、K三要素肥料,影响水稻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顺序是N>K>P。提出在中等肥力的田块杂交稻组合生产上N、P、K三要素施肥,应控制P素肥料施用量;有机肥虽为完全肥料,但应与化肥N、P、K肥料配合施用,才能达到理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马静 《农家之友》2014,(10):57-57
<正>酸性土壤的改良要解决果园存在的树体营养不良、病害频发、黄化、果品下降等问题,改良土壤酸度是最基本的技术措施。对于酸化严重的土壤,可采用一些专门的土壤调理剂进行调理。如"富泰威有机钙粉1~2公斤/株"与"富泰威颗粒镁30~50克/株"结合,不但可以调节土壤酸性,还能补充钙、镁元素。补充中微量元素根据调查,果园普遍存在缺乏硼、镁以及部分区域的锌、钼、钙问题中微量元素失调是导致树体偏弱、易发黄叶、果品下降等问题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平衡施肥的基础上,加强中微量元素营养,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5.
水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14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14试验方案“典型五处理设计”试验得出:中等肥力的田块施用N、P、K三要素肥料,影响水稻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顺序是N〉K〉P。提出在中等肥力的田块杂交稻组合生产上N、P、K三要素施肥,应控制P素肥料施用量;有机肥虽为完全肥料,但应与化肥N、P、K肥料配合施用,才能达到理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菜园土具有代表性的98个土壤样品的pH值及其他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菜园土pH值与土壤有机质,全N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土壤速效N,速效P呈显著相关。土壤有效Gu、Zn、Fe、Mn与pH值无明显相关性,速效B和pH值的相关性较显著,土壤有机质,N、P含量较高,而K不足,有效Mn、B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表采用的推荐施肥量是纯氮、P2O5(五氧化二磷)、K2O(氧化钾)的用量。但由于各种化肥的有效含量不同,所以农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易准确地把握用肥量。以下是—种较为简便计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量的方法。假设该地块推荐用肥量为每亩纯氮8.5公斤、P2O54.5公斤、K2O6.5公斤。单项施肥。其计算方式为: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应施肥数量。可得如下结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46%)为8.5÷46%=18.5 (公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彭山县土地整理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土壤中K的变异系数为0.084,属于弱变异强度,而N、P、Org的变异系数在0.2~0.26之间,属于中等变异强度;本区作物产量与氮、磷及钾含量呈正相关性,与有机质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最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相关学者和专家及部分省(区)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人员召开座谈会,就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专家建议测土配方施肥应突出9项重点内容。——田间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土壤测试。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配方设计。通过总结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有16年龄的塑料大棚,对不同处理引起的土壤电导率、土壤硝酸根含量、土壤钙离子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土壤中NO3-、Ca2+含量与土壤的电导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腐植酸和沸石在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方面效果都很显著;腐植酸在降低土壤电导率和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方面优于沸石,沸石在降低土壤NO3--N含量方面优于腐植酸,腐植酸+沸石处理在降低土壤盐分的各个方面均效果最好;施肥可以快速增加土壤盐分的含量,过量施用肥料会引起土壤养分的快速富集,同时高度富集的养分元素成为土壤水溶性盐基离子总量提高的根本原因;设施栽培必须强调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和睦湿地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南星桥、九曲桥、幸福桥和九曲桥南土壤中的Cu、Zn、Ni全量相对较高;从单项污染指数看,俞家桥北土壤中Zn的单项污染指数超过1.0,其它均小于1.0,受污染影响不大;从综合污染指数看,和睦湿地多处农田土壤属安全级,达清洁水平,但少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已达警戒级。从单项累积指数看,和睦湿地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u、Zn、Ni和Pb的累积程度相对较高;从综合累积指数看,和睦湿地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多为中度或轻度累积。就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其理化性质相关分析发现,土壤Cu含量与土壤速效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Ni含量与土壤速效P、速效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睦湿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多达中、轻累积水平,且可能与土壤肥料施用方式密切有关,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现象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原因:由于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的严重超标,或池内有害细菌或浮游动物的大量滋生,或池内丝状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处理方法:①曝晒池底,用生石灰茶籽饼等药物彻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种植牧草、青菜等植物;②全池泼洒排  相似文献   

13.
<正>大棚蔬菜连作土壤遇到的危害:土壤酸害连作蔬菜大棚由于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过量施用氮肥,使硝态氮大量积聚,同时有机肥施用又偏少,土壤缓冲性差,因而使土壤酸化,严重时作物会出现死苗,生长点坏死等现象。土壤盐渍化蔬菜大棚全年土温较高,加之较高的湿度,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和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同时由于常年不合理的过量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使残留在土壤中的各种肥料盐分随浇灌水向耕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山西农经》2014,(3):118-12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旱地麦田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在拔节期出现最大活性,而土壤蔗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灌浆期。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期,各施肥措施较对照均能提高土壤酶的活性,秸秆与化肥配施(SNPK)对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幅度最大。其中,在冬小麦的灌浆期,SNPK处理较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秸秆(SW)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24.35%、21.69%、12.62%。说明秸秆与化肥配施是提高旱地麦田土壤酶活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中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经济收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重置成本法,按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手段,对马尾松中、幼龄林不同施肥处理的经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⑴幼龄林不同配比施肥处理的经济收益差异较大,经济收益以P2处理的最优,NP1处理的次之,K2处理的最差;⑵将P肥均分成2次施用到幼龄林的经济收益最佳(明显优于单次施入);⑶中龄林前17年生(施肥8年后)仍未达经济成熟;⑷中、幼龄林均以施P肥处理经济收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渔业致富指南》2014,(5):70-71
<正>1.主要成分氮、磷、发酵有机物、微量元素、水质改良活性物质等(总养分(N+P2O5+K2O)≥25%,有机质≥20%,微量元素适量),其中单一元素含量分别为:N≥18%,P2O5≥4%,K2O≥0.2%2.产品特点有机肥,提供藻类生长所需的氮、磷及钙、镁、硅、铁等微量元素,营养配比科  相似文献   

17.
《渔业致富指南》2014,(4):72-72
<正>海联科3301:1.主要成分:氮、磷、发酵有机物、微量元素、水质改良活性物质等(总养分(N+P2O5+K2O)≥25%,有机质≥20%,微量元素适量),其中单一元素含量分别为:N≥18%,P2O5≥4%,K2O≥0.2%2.产品特点:有机肥,提供藻类生长所需的氮、磷及钙、镁、硅、铁等微量元素,营养配比科学,具有速效缓释的特点。3.作用原理:(1)富含多种藻类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能够快速促进藻类繁殖,迅速培育水体、稳定水色,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繁殖,使水体达到"肥""活""嫩""爽"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的需要,经过 7 年试验研究,参照美国通用流失方程式,提出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A=RKLSCP.式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是方程右边唯一有单位的因子,单位t/ha.本文介绍白浆土、黑土、暗棕壤3种土壤K值的求解方法:实测法、经验公式法、查图法。并对3种方法所求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修正。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山核桃土壤的酸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山核桃产量下降,质量也开始变差,土壤酸碱度逐年下降可能是重要因素。本文以昌化山核桃生长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山核桃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施肥引起土壤酸碱度的改变。通过对不同季节、年度及施肥处理山核桃林地土壤pH值及速效钾水平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增加与土壤酸碱度下降呈现一致的趋势。不施肥的土壤上,土壤pH值变化小,而在施肥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越高土壤酸碱度下降幅度更大。表明施肥是导致土壤酸碱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为改善山核桃产量与质量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大田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土壤中酶活性变化特征,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微生物菌剂+化肥(FM225)三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薯块膨大期的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黑沃土微酸性微生物菌剂能促进马铃薯生长,相较于单施化肥,马铃薯株高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