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常盛不衰,主要在于它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道德至上的价值标准,与时俱进、整合创新的精神,注重现实、重视身体力行的务实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些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独具魅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养料和来源。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绵亘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身份标识和力量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3.
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精神同样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共十六大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以中华经典文化塑造儿童民族精神,正是深圳卓雅小学将中共十六大精神落实到教育实践的重要举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21世纪现代文明结合而形成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衍变过程中逐渐沉淀并积累起来代表这个民族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属性中国传统民居经过岁月变迁,朝代更迭,以其特有的建筑形态、文化内涵及其精湛的建造技术展示了我国劳动人们的聪明和智慧,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目前,传统民居正在慢慢走向消失或蜕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居进行系统的研究,使传统民居的优秀设计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的生机,使民族精神在民居的设计上得以展现与蕴涵。在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生活状态下,传统文化与信息数字化的思维不断撞击,怎样维持中国传统民居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把传统民居的优秀设计思想和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应用的到农村民居设计,这便是研究哈尼民居设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冀祥  武益 《经济前沿》2004,(12):i020-i021
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精神同样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共十六大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以中华经典文化塑造儿童民族精神,正是深圳卓雅小学将中共十六大精神落实到教育实践的重要举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21世纪现代文明结合而形成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与自媒体的崛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绵亘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身份标识和力量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可以说,五千年演进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文化标识和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7.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是地方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地域精华和优秀传统,统一构成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说到底就是文化的兴衰存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应用外来思想理念为中华文化注入活力,更应注重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巨大的精神资源宝库。数千年来,吴文化不断融聚吴地人民智慧和外来优秀文化,逐步形成崇德重文、务实进取、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等价值内涵,成为植根于吴地人民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基准、智力支持和文化自信。而正是吴文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之灵、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新态势的需要;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三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所提出的文化发展新课题的需要;四是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词最为发达的文明之邦.诗是最震撼心灵的艺术,是心的灵动、情的迸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德的象征.几千年来,中华诗词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中华文明的缔造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必须要做好教育.当代教育最缺的是人格教育,而诗教是人格教育的最好途径.开展诗教工作,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重视并加强诗教工作,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1.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坚 《经济研究导刊》2011,(10):240-241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显示出文化多样性合理而紧迫的需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其消亡意味着特定民族的消亡。在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日渐衰微,要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迫在眉睫。依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形成保护的社会合力,通过教育培育全民保护传承理念,合理的旅游利用为保护动力,多角度探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弘扬我国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发展研究》2007,(8):96-9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我们必须顺应这个趋势,积极应对在学校德育建设中,我们应当把青少年道德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重新审视、阐释、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培养真正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积淀着中华民族对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以及教育思想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颖 《时代经贸》2010,(11):69-71
东来顺创建于1903年,起源于北京,历经百年苍桑的打造,如今已成为京华饮食菜系中的标志性品牌,是北方火锅文化的代表,并享誉海内外。东来顺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精神,融汇了北京传统餐饮文化和清真民族餐饮文化的饮食精髓,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素有“中华第一涮”的美誉。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根基。近代外国宗教大规模传入中国,对近代民族企业及其文化塑造也产生重要影响。东亚公司汲取儒家的优秀思想和基督教义的基本精神,并结合科学管理理念,成功塑造了"和谐""服务""人本""共赢"的企业文化,是中西方伦理精神完美对接的成功范例,其中的优秀思想和宝贵经验对当代的企业文化塑造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传统文化及其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必须加大投入,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筹措资金,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努力跟上世界文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吸收世界上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努力发现、整理、融合,创新本民族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自主探索发展模式,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国民价值观和核心传统观念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不但要减少全球化在经济上的负面效应,而且要抵御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冲击.现在"中国模式"还未完全定型,必须在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塑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真正成就"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附体的灵魂,既是它的精神显示,又是它的价值表现.文化不仅凝结着过往历史的思想结晶,而且透现着预期未来的取向范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体育全球化是即语言、文化、观念、贸易等全球化之后的又一个命题。体育全球化就是与世界体育交流的一种国际模式。如何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体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得到保留和发展,本文对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孥镭勇 《时代经贸》2012,(20):10-10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可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人文素质,发扬民族文化精髓、弘扬民族优秀精神;同时,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健全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完善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