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范晓梅 《市场论坛》2006,(12):119-121
以文化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山水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相当高的品味。其中西山是桂林宗教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具有开发宗教旅游的优势。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可以看到西山发展宗教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并且在开发中应注意合理策划宗教旅游项目,注重营销宣传打造宗教旅游品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实现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核心文化资源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两地社会文化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旅游者是这种相互作用中担当媒介的角色,在旅游项目的创意策划中,核心文化资源将对两地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文化资源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有着广泛的内容,包括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宗教等,而旅游项目策划则是为了满足旅游需求,合理利用旅游文化、自然资源,制定的旅游开发的行动方案。本文运用了旅游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成都天府农耕文化博览园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发掘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旅游规划——从基础资料的调查、动态信息的收集、旅游文化的深度发掘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已经变成了热门产业。然而,旅游产业在发展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引起高度重视。以盘锦甲午战争田庄台遗迹为例,作为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盘锦甲午战争田庄台遗迹旅游发展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希望通过在保护老城区文化传承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对烟台老城区经典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将绿色环保材料及改造方式加入老城区改造与修缮的过程中去,在绿色环保为前提情况下,历史街区为发展标准、历史文化为主要线路、旅游发展为次要目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经济手段,实现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研究一套适合于如何做到在有机的城市更新中进行城市文脉传承的方案,希望对后续的其他城市的老城区改造项目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罗能  熊伟 《商场现代化》2007,(3):239-240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是二战期间作为盟军远东反法西斯司令部所在地,留下了丰富的抗战文化遗迹和陪都文化遗迹。重庆的抗战陪都文化在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是重庆都市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意义和开发现状,提出了重庆抗战陪都旅游开发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为研究领域,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研究冰雪旅游项目开发与传播。分析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和冰雪项目现状,结合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发展特色,提出"中国文化+冰雪旅游"融合的项目开发区域、主题及对策,开发多种功能的冰雪旅游项目,创新冰雪旅游产品。此外,从传播定位、传播区域、传播媒介三个方面研究如何构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传播路径。以期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项目开发和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历史悠久,地区差异较大,文化也很多元。我们认为,当我们让每个人都去适应他自己的文化的时候,西班牙会变得更加富足。过去,我们主要的旅游产品其实是夏季的海滩度假。现在我们开始开发新的文化旅游项目,引导游客多参观一些历史遗迹和城市,旅游业就不再局限于  相似文献   

8.
古镇作为旅游业的分支之一,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以其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独特建筑风貌等历史遗迹和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乐。然而,古镇旅游在后期人为参与下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以震泽古镇蚕丝文化旅游为例解析古镇旅游类型,并结合当地开发举措为古镇旅游发展提出创新对策。古镇,如天女散花般点缀在山水之间或碧野之角,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古镇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遗迹默默地守护着千百  相似文献   

9.
基于历史文化遗迹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以广西兴安灵渠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深入访谈、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通过实地勘查、社区走访等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相关旅游开发的实效,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方式,参与策略,参与机制等问题,为兴安灵渠合理制定旅游规划和开发旅游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政府和潮汕揭三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潮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潮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有其特殊性,原于资源和产品的天然耦合性,两产业的融合通常始于资源开发和产品开发,目前潮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从行业的角度应通过潮汕文化观光与旅游景区开发融合、潮汕饮食与旅游餐饮融合、文化生产与旅游购物融合、潮剧潮乐演艺与旅游娱乐融合、民俗节庆与旅游项目开发融合等路径,发展潮汕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加快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保护政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资金投入体系的建设;突出特色,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2.
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加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趋势明显,有力的推动了河南的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但合作体制不顺畅、信息技术融合深度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原因阻碍了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顺利融合。河南省政府应加快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拓展旅游和文化市场,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从体制、资源、市场和人才四方面上达到产业融合,从而有效推动其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从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政府和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支撑要素与制约因素,对如何提高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雷蓉  胡北明 《商业研究》2012,(7):210-2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内涵、承载形式的不同其旅游开发模式也有较大差异。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遗产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结构形态具有一般产业所具备的商业属性,其核心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过程和产品,就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模式作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其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郭建伟  刘芳 《价格月刊》2012,(9):15-17,30
旅游日益成为寻常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最近10多年景区不断上涨的门票价格严重阻碍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公共景区门票涨价,虽然会给公园及地方政府带来一定效益,但其综合影响仍是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净损失。原因是门票涨价没有考虑公共景区及旅游的正外部性。从经济福利最大化的目的出发,我国公共景区管理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大幅降低门票价格或完全取消门票、集中管理全国A级景区以及中央政府全额拨款用于公共景区的维护管理。这样,我国旅游业才能从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立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规制法律缺失较多、规制立法的部门利益保护色彩较重、在法制功能上重保障、轻促进及有些法律规范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应当明确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立法的基本原则,构建文化产业政府规制法律的科学体系,理顺文化产业规制主体的职权关系,多层面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并注重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多管齐下,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府规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科技馆开发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对于延伸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满足公众对科普事业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激光切割技术,作为一种加工制作方法,为文创产品研发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基于激光切割技术的文创产品(拼插玩具)的开发实践,阐述激光切割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科普文创产品设计理念与开发策略、自研科普文创产品研发思路与开发流程等,以期对科技馆行业内的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近五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出发,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识别出文化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Eviews软件对2000-201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体育、娱乐业从业人数、电影放映场次、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值、有线电视落户率、报纸、杂志和图书印发数等对浙江经济发展明显促进作用。同时,浙江经济的发展会促进电影放映场次、有线电视落户数增加。浙江省应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改善娱乐设施建设,扩建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推进有线电视入户,设法提高报刊杂志的订阅数,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以促使文化产业与地区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