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邮政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邮政绿卡网已覆盖全国3万多个邮储网点,其中全国性联网网点近万个。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也已覆盖1个全国中心、31个省中心和201个邮区中心。2001年,电子汇兑工程实施后,各地的电子化支局也都基本联入了综合网。为了节约投资,不少省(市)对综合网和绿卡网市局以下的通信线路进行了复用。随着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各种应用系统逐步暴露出了以下问题:邮政营业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大多共用营业场所,但它们之间的业务范围不能交叉、互通,如邮政营业网点不能受理…  相似文献   

2.
前言 邮政行业一直致力于通过电子信息化建设改造传统邮政运营模式,邮政运营的网络已不仅局限于实物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网、综合业务网、OA网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从技术层面来看,邮政行业只需采用以IP为核心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建设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特大型Internet即可做为所有业务网络的通用通信平台。从管理与网络安全层面来看,邮政行  相似文献   

3.
戴立有 《中国邮政》2002,(11):34-35
邮政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开办的电子汇兑业务,打破了汇兑业务手工作业的繁琐与落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目前邮政汇兑网点的设置状况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制约了电子汇兑业务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河南邮政率先打破常规,依托邮政现有的网络和技术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储蓄网点加办电子汇兑业务的创新。一、河南邮政电子汇兑发展现状目前,河南省有邮政汇兑网点2457个,其中电子汇兑网点353个,且大多分布在省市级,小部分在县级。其他金融机构也开办了电子汇兑业务,网点多设置在大中城市,很少深入到农村。广大农村几  相似文献   

4.
江苏邮政综合网通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省市县三级中心和营业网点的树型网络系统,担负着邮政业务、语音和视频数据传输的任务,日后绿卡系统也将运行于综合网的通信平台之上。由于通信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在江苏邮政的应用不断得到发展,邮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管理也变得日益复杂。  相似文献   

5.
经建灿 《中国邮政》1998,(12):10-11
自今年2月份起,浙江各地邮政部门纷纷开办了邮政音像零售租赁业务,其中杭州市的邮政音像经营已开出了19个网点,形成了规模,被新闻媒体称为音像市场的“正规军”。应该说,浙江邮政部门经营音像业务,有一个独特的环境背景。浙江是以市场经济出名的省份,全省在拥有...  相似文献   

6.
孙越栋 《中国邮政》2005,(12):40-40
一、邮政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邮政在综合网和邮政金融网两大基础网络上建设了电子邮政、11185客服中心、中间业务、电子汇兑、电子化支局营业、物流、报刊、集邮、速递及查询、中心局生产作业和指挥调度等应用系统,极大地促进了邮政业务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但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系统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7.
代理类业务需要品牌包装,而其品牌包装的根本就在“邮政”二字。近年来,邮政部门为调整邮政业务结构,整合邮政资源,不断开拓市场,开办了不少代字号业务,而且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但也有人担心,在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初,厂家需要借助邮政来推广其产品;当产品成熟后,厂家还会给邮政代理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就以农资分销业务为例,目前全国邮政都已开办了这一业务,而且建立了很多自办和代办点,采取统一的经营策略,使邮政经销网络得到完善,竞争力显著提高,赢得了农民的信赖。有人预言:如果邮政农资分销网…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邮政业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整合"三网"(综合网、绿卡网、投递网)资源,充分发挥邮政优势,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已经成为邮政企业的当务之急。国家邮政局适时提出建设电子邮政的新业务平台,为邮政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陕西省作为全国电子邮政的十五个示范省之一,一直致力于电子邮政新业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其中,网上报刊发行业务是我省开办较早的一项新业务。在此,将我省网上报刊发行业务的试办情况和处理流程作一介绍,以期对电子邮政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网上…  相似文献   

9.
苏岚  龚海强 《中国邮政》1999,(12):20-20
邮政综合网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能进行邮政综合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和使用的高效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福州市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邮政综合网的试点工程,已于1999年7月9日通过了国家邮政局组织的验收。在该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为了确保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在建设中要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充分细致的业务调研与需求分析邮政通信生产是进行实物与信息的传递,其特点是全程全网联合作业,要求在每个业务处理环节,都必须保证实物与信息的一致。邮政业务种类繁多,处理…  相似文献   

10.
邮政音像业务自开办以来,网点初具规模。但总的来看,经营效果不容乐观,特别是利用邮政优势办理音像业务的特色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优势不优恨经营被动邮政既有网点的优势,又有网络的优势。星罗棋布、遍布全国城乡的6万多个邮政网点是我们的优势;通达全国、连接各个营...  相似文献   

11.
王珏 《中国邮政》1997,(12):18-19
进一步完善支局生产作业计算机系统为建设邮政综合网奠定基础南京邮政局王珏近几年来,支局生产作业计算机系统在全国各地邮政部门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邮政对外服务的旧面貌。随着邮政业务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邮政计算机应用正在...  相似文献   

12.
徐学明 《中国邮政》1999,(12):24-25
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绿卡工程”,经过近6年的建设,已联通30个省、区、市的50个城市中心,覆盖全国600多个县市的7000多个网点。目前,邮政“绿卡”网已成为全国金融系统中规模最大的实时处理的通存通取网络。1999年1~8月份,全国邮政活期储蓄异地交易量累计达698.9万笔,交易金额438亿元,占同期邮政汇兑开发金额的24.5%。邮政“绿卡”网为城乡居民资金转移又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在实现通存通取基本业务功能的基础上,邮政“绿卡工程”还应积极拓展新功能,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零售金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邮政部门抓住政府机关推广电子政务、企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化的有利时机,发挥邮政特快专递品牌优势,相继开发了特快专递单证照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前,该业务已逐渐形成规模,成为邮政速递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一个新的亮点。一、特快专递单证照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截止到目前,全国大部分省都已开办了邮政特快专递单证照业务。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政府机关和行政单位批量交寄的特快专递单证照邮件约1400万件,占业务总量的10%,实现业务收入2亿多元,占业务总收入的5%。单证照寄递种类有身份证、录取通…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邮政计算机应用方面存在的业务制度不适应、业务处理不规范、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重设备投入、轻软件投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邮政计算机的综合网如何建设、网络的安全性以及网管中心建设问题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庾晋  白杉 《当代通信》2003,(1):63-66
邮政综合业务网 邮政综合业务网络系统是国家邮政局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的一个集数据、视频、音频等技术于一体的ATM多媒体网络,整个网络可分为一个三级四层的立体结构。该网络担负着邮政多个传统业务系统及邮政储蓄、电子邮政、OA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工作。  相似文献   

16.
英国邮政准备开办抵押贷款业务 ,直接和银行业及从事借贷业务的住宅信贷协会竞争。英国邮政已经开办了一系列的金融业务 ,包括旅行保险、家庭保险、全国范围的储蓄 ,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办将是这些业务的拓展。他们希望通过开办金融业务 ,不仅增加赢利 ,而且在顾客心中强化英国邮政的品牌。新上任的英国邮政领导层认为要扭转英国邮政近年来连年亏损的现状 ,就得通过英国邮政的 175 0 0个的网点开办全套的金融业务 ,包括抵押贷款业务。他们觉得要保住邮政网点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让人们使用它办理各种业务 ,金融业务的开办可以扭亏为盈 ,…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函业务及有关处理规定王艳敏邮政电子信函业务是利用邮政通信服务网点和电信传输手段,传递真迹书面通信和信息(包括文字、符号和图象等)的一种现代化通信方式。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市、区的首府城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尚未开办)和部分大中城市邮政速递部门...  相似文献   

18.
唐文雄 《中国邮政》2002,(11):12-13
海南邮政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利用邮政综合网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和窗口营业广泛实现了电子化作业。很好地促进了海南邮政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邮政业务的发展,现行的邮政综合网网络结构和应用系统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海南邮政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海南邮政应根据本省的特点,走具有本省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即对全省的信息网络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数据、应用为中心,实行全省的大集中管理,充分发挥“三流”融合优势,走虚拟运营商的发展道路。将海南邮政信息网络建设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能实现综合业务的消费服务网络,从而创造海南邮政企业的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9.
王珏 《中国邮政》2006,(9):46-47
随着邮政信息化的发展,邮政综合网平台上运行的全国统版信息系统在邮政生产、经营、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应用在建设时间上有先有后,在设计上相对独立,信息资源没能全面共享,难以综合应用。从邮政全网来看,目前邮件信息的部分断链使得查单业务仍然停留在寄送纸质  相似文献   

20.
邮政信息网     
《邮政研究》2006,22(6):I0002-I0002
邮政信息网是全面支撑邮政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集服务、生产、管理、决策功能于一体。2000年已经建成联接全国236个中心城市信息中心的骨干网络,广泛应用于邮政生产、经营、管理和对外服务等各个环节,并通过“183”电子邮政网站,“11185”客户服务中心等与公用电话网和公用数据通信网互联。2005年邮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邮政信息网随着绿卡统版等19个全国性的业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成功实现了从基础网络平台铺设向信息技术应用的重大转型。邮政信息网络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网络结构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