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涛  刘澎 《价值工程》2010,29(32):50-50
在我国企业内部存在着很多方面的潜在亏损,这些潜在亏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控制不利所造成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企业内部亏损的最有利手段,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财务风险。本文简单介绍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省对18户亏损的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这些企业累计亏损额为9383万多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 一、外方注册资本金不到位。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外方注册资本不到位。某企业外方应投入资本金1651万元,但实际投资只有179  相似文献   

3.
目前县级国有工商企业亏损现象及资不抵债现象已较为普遍,且有增长趋势,面对如何消除企业的亏损,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常无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本文在对部分亏损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力求从分析解剖现有亏损企业的生存方式来谈解决企业亏损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抛砖引玉。经调查发现,目前企业长期处于亏损局面,其表现是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进行、银行利息不能支付、职工工资不能发放,那么这些亏损企业为什么亏而不死,能长期维持呢?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些长期亏损的企业其维持生产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规定,企业开办费在发生时直接作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开办费发生期间属企业筹建阶段,这时企业一般尚无营业收入,将开办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势必造成筹建期间经营亏损。但这些亏损按规定一般都可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后一定时期(五年)内以税前利润弥补,从而使企业在未来期间内可以少交所得税而获得利益流入。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上,这些未来的利益流入按新准则规定应确认递延所得资产,但按照传统的会计制度的做法,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文现对涉及开办费的亏损(前期亏损)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七月一日起,银行实行新的内部核算制度,一些国有企业因亏损还不上银行贷款本息,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效益,银行就对这些企业实行“断奶”,致使一些企业雪上加霜。 应该看到,当前一些国有企业亏损是由于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必须看到,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仍未摆脱亏损的困境,面临的扭亏形势还很严峻。这里,本刊编发了几篇有关企业效益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企业扭亏增盈的办法及亏损的原因。文章以事论事,文风朴实,给人以启迪。希望这些文章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就有关企业扭亏增盈问题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7.
在所得税会计中存在着几个相关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纳税亏损与经营亏损、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负债法与利润表负债法,下文将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纳税亏损与经营亏损 纳税亏损(Tax Losses)是指企业纳税申报单上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额。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与税法在确认收入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费用的可扣除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在填报纳税申报单时,需  相似文献   

8.
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企业中,国有亏损企业占有较高比例。长期以来,这些亏损企业欠下了大量债务,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沉重负担,是金融风险控制和关注的焦点。如何降低银行风险,同时又使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是银企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亏损类型多样,形成亏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看来,亏损企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没有起死回生的余地,银行追加贷款投入只能加大亏损和增加银行不良债务。这类企业只能采用破产、监管经营等非贷款方式加以处理。第二类是企业暂时处于亏损状态,但企业还有一定的活力,现在部分…  相似文献   

9.
企业不仅存在经营亏损造成的损失,还存在贪污、挪用企业资金等行为造成的非经营损失,本文不但对各种影响企业资金安全的问题作了深刻的剖析,还找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问题发生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关联企业避税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联企业避税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各国税收界和税法界的关注.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8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4025家,但所有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处于亏损状态.国内研究税法的专家指出,这些处于亏损状态的外商投资企业有相当部分是为了避税制造的人为亏损.据估算,外商投资企业避税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在300亿元以上.因此,对关联企业避税进行规制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在近几年的审计中,我们将企业资产真实性、经营成果真实性列为审计重点。通过内查外调实际盘点等方法,发现资产不真实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对六个企业主管部门的审计中发现报表所反映的经营成果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真实表现,六个企业共少报亏损4876万元,其中存在问题较大的一户企业,报表反映亏损10.5万元,而通过审计发现其潜在亏损挂帐1700多万元。企业为了多体现利润,把亏损一是潜藏在递延资产和待摊费用中(这些均为各经营期的费用支出,应记人各期损益);二是潜藏在往来帐户中,债权债务不及时清理,长期挂帐,出现呆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支持国有亏损外经贸企业有订单‘有效益、有市场的产品出口和对外工程承包,帮助这些企业实现扭亏增盈,8月,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地银行、外经贸主管部门要组织调查,摸清此类企业和产品出口以及对外工程承包等情况,并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其有订单、有效益、有市场的产品出口和对外工程承包。帮助企业逐步扭亏为盈,摆脱困境。二、对亏损的国有外经贸企业有订单、有效益、有市场的产品出口和对外工程承包,各地银行可以比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支持国有亏损工业企业有销路、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总会计师》2010,(3):47-48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而且久久不息,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这次危机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亏损严重,更有甚者资不抵债,导致破产。而这些严重亏损甚至破产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无一例外地都存在一些问题。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务操作中.如何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可行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焦点和难点。从下面几个近期的典型案例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审计结果显示,乡镇企业亏损呈逐年上升趋势,亏损面达80%以上。究其亏损的原因,主要是:一、亏在“机制”。尚未改制的乡村独资企业,普遍存在产权模糊、政企不分、机制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完全或真正实现分离。一方面政府干扰企业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碰到了重重困难,生产经营步履艰难;还有部分企业发生亏损,至今在逆境中拼搏。看到这些,有些同志对能否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疑虑重重,有人甚至说;国有企业搞不好。  相似文献   

16.
盛利军 《会计之友》2008,(29):47-48
受各种有利因素的吸引,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落户我国,几乎每天都在增加。而在这些企业中,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一面是巨额亏损,一面却不断增资,成为“亏损不倒翁”。其中有一个存活的奥妙就是避税。其常用的避税方法主要是转让定价和利用避税地税制。笔者就转让定价及其对策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生产多品种(或多规格)产品的企业里,可能同时生产盈利多的和盈利少的、无盈利的或暂时亏损的产品。这些盈利(或亏损)率不等的产品在同一个企业里共存,则可以构成该企业整个经济效益实体。企业的各种盈利不等的产品以及亏损产品之间实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构成企业整个经济效益实体中,存在一种互相依存的制约关系。这是因为,盈利多的产品所以盈利多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除了盈利多的产品本身物化劳动消耗直接构成其产品价值的因素以外,还以企业同时生产了部分盈利少的产品,甚至不得不生产一些亏损产品,才构成企…  相似文献   

18.
外刊精揽     
海外上市中国公司频曝丑闻近几个月来,卖空者对数量空前的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发起攻击,指控其存在欺诈或其它不当行为。此举已导致这些企业的股价出现暴跌,使一些非常知名的投资者遭受亏损。  相似文献   

19.
亏损与所得税文祖昭,王顺金,於红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亏损分为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企业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经财政部门核实后实行定额补贴或亏损包干。这种政策补贴属于企业经营所得,形成企业的本年损益,应抵减企业的年度亏损,但不构成企业...  相似文献   

20.
隐性亏损指企业实际存在着亏损,但是这部分亏损在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中却没有充分的反映出来.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农垦企业隐性亏损的问题普遍存在.隐性亏损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