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美青海,玉出昆仑”。为推广昆仑玉的品牌,宣传玉文化,2014中国·青海国际昆仑玉(珠宝)博览会将于8月23日至8月27日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B馆精彩举行。届时,青海昆仑玉、台湾七彩玉、云南黄龙玉、新疆和田玉、巴基斯坦玛瑙等玉石珠宝将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2.
刘云辉 《金融博览》2011,(14):66-68
《红楼梦》中的玉,以“通灵宝玉”为核心,描写了当时的人们生活所用的诸多玉器:双衡比目玫瑰佩(组玉佩)、碧玉佩、汉玉九龙佩、玉环金佩、金玉环、金铃玉佩、碧玉红鞓(音同听,ting)带、腰玉、脂玉圈带(羊脂白玉带)、汉玉块、玉块、玉如意、金玉如意、玉簪、玉簪花棒、白玉盒子、玉耳塞(玉耳珰)、玉戒指、绿玉斗、玉杯、玉玩等,是了解清代贵族用玉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于玉比德——清代玉器选粹 中华民族独有的玉文化,从早期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玉、良渚玉,直至发展到高潮时期的清代玉雕,一定要提到的,就是乾隆盛世的玉器——“乾隆工”。  相似文献   

4.
志红  晓霞  润身 《云南金融》2010,(6):27-29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投资的一些理财产品和渠道也呈现出低迷状态,由此一来,便使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在理财产品和渠道的选择上又一次步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对此,有关理财专家建议,对于收入不高、生存压力大的中低收入家庭来说,不妨巧打四张涵盖家庭财富的牌:学位资格证牌、保险牌、存款牌、房产牌,且只要用心去打四张牌,肯定会解决“危机时代”的理财之难。  相似文献   

5.
古语云:“君子比德于玉”。 在中国,国人对玉石的痴迷由来已久。历朝历代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对采玉、琢玉、佩玉、藏玉、赏玉、玩玉皆乐此不疲。无论朝代怎样交替、人世怎样变迁,玉石因其通灵温润,始终是人们审美追求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岫岩玉,简称“岫玉”。岫岩玉是中华宝石玉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它以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颜色多样而称于世,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垂青和珍爱。  相似文献   

7.
藏玉如君子     
《中国信用卡》2006,(3S):54-57
《诗经》中有言:“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可见,玉自古便被赋予了特有的内涵。玉的可考历史比较悠久,中国最早的“玉”字出现于甲骨中,玉器更多了些被悠久历史所赋予的神秘色彩。[编按]  相似文献   

8.
张迪 《中国信用卡》2014,(11):86-89
自古以来,国人便对玉充满了敬意,由早期的以美石为玉的理念,到春秋时期孔子赋予了谦谦君子、比德与玉的德玉文化,直至清代发展成穷极工巧、风华绝代的玉器繁荣局面。尚古爱玉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时至今日,玉文化依旧深入人心,在精彩纷呈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无论是古意盎然的早期玉器,还是被赋予了吉祥寓意的明清玉器,都成了藏家、玩家的追捧之物。  相似文献   

9.
国军 《税收征纳》2007,(1):31-32
在利融石艺公司总经理罗绍东的办公室墙上,挂着这样的条幅:珍惜诚信守信荣誉,为祖国纳税作贡献。从事玉雕行业二十多年的罗绍东,既有识玉的慧眼,又有雕玉的技能。还有与玉一般的人品,是他,让郧西大山里的石头漂洋过海出121创汇增税。  相似文献   

10.
事件     
《理财》2014,(5):8-8
在多次“辟谣”说不会采取限购措施之后,杭州政府近日却突然向公众宣布将正式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限牌措施,杭州也因此上演了跟先一步限牌的北京、广州、天津一样惊心动魄的“限牌倒计时”。  相似文献   

11.
李真 《金卡工程》2012,(1):57-58
龙年来临之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终于等来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这已是央行第三批支付牌照的下发,有61家企业入围,迄今为止,支付牌照已发出101张。在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企业多数已得牌后,各地的预付卡企业成为新的得牌主力。同时,发力移动支付、追求多业态交叉融合成为得牌企业们的新竞争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黄金经济》2014,(22):12-12
为更好地集中行业内外人士的智慧。发扬泰山玉文化,近期。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共同组织了泰山玉定向作品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13.
吉月 《中国信用卡》2006,(1X):66-69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由此可见,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6,(4):F0004-F0004
湖北省云梦玉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纯玉:大学化程度,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湖北省云梦县人。兼任湖北省政协云梦县委常委、云梦县光彩事业促进会会长、孝感市政协委员。历任黑龙江省伊春市光华建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顺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8000年的用玉历史,3000年的玉器研究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都根植于此。玉文化本身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文具是唐宋文人书画盛行的产物,它不仅是文人书房用具,同时还有装点文房、居室的作用。因此,古代文人及上层社会对玉文具都很重视,在文房用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常见的品种有玉镇、玉砚、玉笔筒、玉笔架、玉墨床、玉笔管和玉笔洗等。唐——元代是玉文具的发展时期,器型简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的玉,以"通灵宝玉"为核心,描写了当时的人们生活所用的诸多玉器:双衡比目玫瑰佩(组玉佩)、碧玉佩、汉玉九龙佩、玉环金佩、金玉环、金铃玉佩、碧玉红鞓(音同听,ting)带、腰玉、脂玉圈带(羊脂白玉带)、汉玉块、玉玦、玉如意、金玉如意、玉簪、玉簪花棒、白玉盒子、玉耳塞(玉耳珰)、玉戒指、绿玉斗、玉杯、玉玩等,是了解清代贵族用玉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王作雄 《广东财政》2003,(12):42-42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的改革与发展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促产培财,壮大财源。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工业、做优农业、做强海洋产业、做旺旅游业、做好招商引资、做美环境和打好“民营牌”、“海洋牌”、“旅游牌”等发展阳江经济的重大决策,狠抓财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是人神心灵沟通的工具,从而使玉具有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因此,玉所派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化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谷俊 《理财》2006,(12):35-37
日前,据一项统计表明,中国洗衣粉市场的前三甲,已由过去以宝洁为首的外资品牌变成了三大国产品牌——雕牌、奇强和立白。另一份报告,却对雕牌和奇强究竟谁是目前行业老大提出了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