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威  舒波  韩红 《辽宁经济》2023,(5):26-3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本”。推动装备制造业加速向高端迈进,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装备制造业是辽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筑牢制造强国之基,是辽宁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政治使命。本研究通过梳理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发现制约比较优势发挥的瓶颈因素,进而系统探讨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如何“锻长板”“补短板”,释放既有比较优势、深入挖掘潜在比较优势、开拓创造未来比较优势,为加快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辽宁贡献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路 《现代乡镇》2011,(4):126-129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在产业链中位于核心部位、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包括了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高端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益,掌握核心技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现代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是为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提供先进技术设备的产业,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创新,核心是高技术支撑,高度智能化和知识密集。  相似文献   

4.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创新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技术创新分为两个过程三个阶段,既可以分阶段构建指标体系,也可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测度技术创新阶段的效率,也可以测度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为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内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黄磊 《首都经济》2011,(1):27-27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技术高端、处于价值链高端与位于产业链核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根据初步估算,到201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近6000亿元,在同期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不足10%。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未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进入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6.
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行业的角度讲,高端制造业是指制造业中新出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行业;从产业链的环节上讲,高端制造业处于某个产业链的高端制造业环节。近年来,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0年来天津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9%,是京津沪深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逐步形成了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成为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为天津下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路径选择。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引导和支持,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作用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加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思路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磊 《中国高新区》2012,(1):118-119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以高端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关系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长期重点任务。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指出,“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七里河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建设的装备制造业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地处西北的七里河装备制造业陷入亏损破产境地.国家实施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装备制造业战略是七里河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振兴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一步,也是辽宁省工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调研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状,结合实际产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计算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利用ARIMA对未来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进行预测,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政策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辽宁省依托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重要内容之一,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从研究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模型出发,对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的战略协同机制、过程协同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合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机制。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过程机制可以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实践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产能合作是辽宁省利当前、惠长远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全面分析了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建设境外产业园区、承揽境外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和并购境外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等三条国际产能合作路径,并从加强组织领导、搭建信息平台、落实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四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推进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是保证国防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型产业,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因其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在整个经济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浙江省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十二五"开始就专门印发了"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近期又将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3.
高端制造 利器在先:毁鉴不远 数往知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现代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是为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提供先进技术设备的产业,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  相似文献   

14.
冯昆 《东北之窗》2013,(11):7-7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在国内产业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近年来,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在国内产业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高端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动态、政策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通过对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政策措施的介绍,提出了如何回忆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威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总体思路,狠抓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积极引资、引智,有力地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特种船舶、数控机床、新能源装备、特种汽车、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终端及打印设备、高端专用设备等七大类产品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智能装备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其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战略目标产业。南通市将智能装备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旨在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文章分析了南通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南通市智能装备产业基础,从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产业平台建设、聚焦重大项目招引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对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是实施跨越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 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国日渐认识到制造业对于国家竞争力和就业的重要性,相继提出制造业回归计划,藉以拉动出口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为促进制造业企业向国内回归。欧美等国政府提供减税、降低成本等优惠政策。在此背景下,欧美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纷纷回巢。德国等欧洲国家近期纷纷到中国积极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举措,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区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基础,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从总体上看,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较低,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