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是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讲更为科学,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讲,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现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相关概念及所得税核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是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讲更为科学,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讲,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现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相关概念及所得税核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是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讲更为科学,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讲,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现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相关概念及所得税核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是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讲更为科学,从会计实务的角度讲,理解和掌握难度大。现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相关概念及所得税核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准则规定,上市公司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务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原采用的核算方法而言,“技术”难度较大,程序复杂,不易理解和掌握。首先介绍资产负债表法原理,其次对资产负债表法涉及的主要概念给予必要解释,最后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进行分析、概括,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勾稽的角度通过图解析出来。  相似文献   

6.
于玲 《时代经贸》2007,5(10X):160-161
对比分析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博吴泽华  刘双凤 《时代经贸》2007,5(6X):146-147,150
对比分析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侯佳欣 《时代经贸》2007,(8Z):149-15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完全摒弃了原有的核算方法,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核算。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会计实务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新准则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新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所得税会计核算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更高层次的要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欲将对新所得税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辉 《铜陵学院学报》2006,5(5):25-26,83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该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本文围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国是否适用这一问题,从我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不宜在我国大范围推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原因,提出了应该逐步改进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对所得税会计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正,其中最主要的变化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提出及其权威地位的确定,是与所得税及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相吻合的,本文将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求相关财务人员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和规范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完全摒弃了原有的核算方法,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核算。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会计实务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新准则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常月琴 《当代经济》2009,(21):138-139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将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为了满足会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文在新准则颁布前后所得税核算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论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损益表债务法。2006年,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资产、负债观确定收益,把资产负债表作为最重要的会计报表,同时遵循了相关性原则、确认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完全摒弃了原有的核算方法,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核算。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会计实务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新准则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程琴 《经济师》2009,(12):162-162,164
文章从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现状出发,从理论和会计核算两个方面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分析、论述。首先说明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相关概念,进而论述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仅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也充分说明了这种方法更为科学和合理。它是在确认所得税费用之前,通过揭示较为全面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报表中加以列示,信息披露更为明晰,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20.
新旧会计准则中所得税处理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旧的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采用的所得税处理方法有应收税款法、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而新会计准则中只允许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讨论了这种现行方式的进步性,并重点讨论了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