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防控金融风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首。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经济体普遍意识到原有的金融安全网较多关注个体稳健及微观层面的风险,低估了系统性风险及其重要影响,由此逐步将维护金融稳定的重点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有效遏制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积累了宝贵经验。应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以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主线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健全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杨帆 《中国金融》2021,(7):87-88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和根本性任务。近年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总体上由发散状态趋于收敛。但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影响,我国金融风险仍处于高发易发期。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体系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银行体系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威胁金融安全稳定的"灰犀牛",企业债务风险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监管职能分离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成为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人民银行省会中心支行,对辖区金融风险状况进行预警,研究实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是其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任务,是新形势下人民银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积极探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央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有效促进央行职能的发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特征出发,分析了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央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提出可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防范金融风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7.
王静文 《金融博览》2021,(18):20-21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新阶段下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将成为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重点.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根基 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强调,"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作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国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随着经济形势的边际变化,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以及防风险的重点都要适时调整.从此次会议来看,监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本文从商业银行基层行风险管理现状出发,提出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基层行风险履职能力,迎接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萍 《现代金融》2004,(1):13-14
在我国经济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信贷与支付的风险上,而要多方面、全方位看待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金融会计风险就是金融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危害程度并不亚于信贷风险。因此,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金融会计风险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危害程度并不亚于信贷风险。因此,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金融会计风险的定义着手、对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类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涉及面广,涉众性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联防联治的工作合力。党的十九大将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其中,金融风险攻坚战首当其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主要由中央负责。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是区域层面需要重点化解的风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特别是切实履行对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业是高风险的产业,金融业一旦发生风险,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的运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中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分类着手,分析其表现及其危害,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寻找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的根源,并提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被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当前央地金融监管权边界日渐清晰情景下,国家采取强监管、严监管应对系统性风险防控,在消除系统性风险隐患的同时,加速了地方金融风险暴露。城商行、农信社等中小银行尤为明显,包商银行被托管、锦州银行被重组属于典型案例。中小银行在地方金融体系占据重要位置,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和央地金融分权重构。  相似文献   

14.
蒋平 《中国金融》2022,(1):35-37
<正>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当前金融风险宏观上总体可控,趋势上趋于收敛,但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没有"休止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密切关注金融风险的新形势、新变化,主动研判,精准"拆弹",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运用金融稳定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再贷款分为五类:地方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金融稳定基础更加牢靠。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增多,金融风险仍然可能易发多发,亟须建立健全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人民银行如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其职责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过去主要通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转变为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发生波及全局性或地区性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金融风险。如何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新形势下人民银行有效履行自身职责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扩大金融开放是新时代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审慎应对和处理金融开放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是推进金融业稳健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保障。妥善应对和处理金融风险,要从金融风险的国家、行业和机构三个层面认识和把握,既要防范大面积系统性风险,也要防范局部性、行业性、区域性风险,从金融市场、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多层次构建完善的防范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22年上半年英格兰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英格兰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调查报告可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中国在开展金融风险调查时,应重点关注中短期内是否有重要的金融冲击事件发生,并分析这些冲击事件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金融体系风险主要来源是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关注点,在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政策时,应重视不同类型风险对国内企业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多元化的情况下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信贷与支付的风险上 ,而要多方面、全方位看待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金融电子化风险就是金融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危害程度绝不比信贷风险低 ,甚至更严重。因此 ,防范和化解金融电子化风险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金融电子化风险的产生、危害和防范问题谈点拙见 ,供同仁们参考。  一、金融电子化及金融电子化风险我国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 ,金融电子化已从银行前台中的储蓄、会计等业务的手工操作发展到整个业务的计算机化 ,再到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