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建筑企业带来的财务核算的变化,从多角度分析了税制改革以后对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并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税收筹划提出有效措施,使"营改增"税制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涉及到目前未纳入"营改增"范围的其他行业。企业如何能够在"营改增"的减税空间抓住发展机遇,是亟待各个行业考虑的首要问题。文章立足于分析如果铁路施工企业实行"营改增",将会给该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面对各种影响能够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切实做到未雨绸缪,促进铁路施工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营改增"全面实施下,适应新税制的税收筹划工作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合规有效的税务筹划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对"营改增"政策调整进行较好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税负,帮助企业厘清与上下游关系企业的业务关系,提升施工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当前实施的"营改增"政策,切合实际的展开纳税筹划分析,强化内部管理,进而确保建筑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和良性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9):5-9
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在全国范围推行时代背景下,建筑业于5月1日正式被纳入试点范围,为最大限度降低对水利施工企业的冲击,在新税制下企业获得的盈利增收,文章从"营改增"的本质差异着手,分析了"营改增"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影响,探讨了获益增收的实施难点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目前税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营改增"对企业会计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建筑企业。企业会计人员要尽快适应"营改增"的新税制,否则将无法应对企业会计税务的处理问题,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企业会计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9,(36):239-241
为消除重复计税、鼓励企业积极创新、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实施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制度。税制改革后企业的税负降低、利润增加,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投入并进行设备改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基于2009-2018年上海市科技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对"营改增"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营改增"对技术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并基于这一积极影响,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流转税制度上,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容易造成重复征收税务的情况。为此,我国税务制度进行了改革,营改增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营改增的推出有效的抑制了企业重复纳税的现象,对我国企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营改增的推出,税制调整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在这里简单的分析了一下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开"营改增"税制对餐饮企业是一次重大变革。文章首先对餐饮业"营改增"后的优势进行分析,其次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角度估算对其财务的变化,并分析了"营改增"后灵活的采购和销售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我国在上海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拉开帷幕。随着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营改增"究竟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1日上海市率先启动"营改增"试点,2013年8月1日"营改增"扩大到全国范围。全国试点政策与上海政策相比,有部分调整,对企业适应税制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交通运输业中的航运业是"营改增"的试点行业之一,选择虹口区具有代表性的航运企业,以最新申报数据为基础,重点探讨分析上海企业在执行全国政策后的税负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洪萍 《民营科技》2014,(8):241-241
自2011年,我国对税收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部分营业税征收改为了增值税征收,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大进步,对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营改增"最初只在上海部分企业进行试点,经过几年的发展,证明了这种税收改革方式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需要再进一步的扩大试点范围,逐渐将"营改增"普及到所有地区。现就主要针对"营改增"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围绕"营改增"的创新、效应与实施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更好的了解"营改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于铭  宗悦 《当代会计》2021,(2):187-188
营改增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我国税制结构,减少企业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但是,某些企业在实行营改增后,整体税负不降反升。文章以某建筑公司为例,通过分析企业在营改增后受到的影响,以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更好地享受营改增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全面"营改增"是我国税收改革中的大事件,更是国家"十三五"期间必须要重视实现的一项任务。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近年来最大的减税政策,目的是大大减轻企业负担,满足企业转型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但"营改增"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也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蚌埠市内一家上市公司在"营改增"前后税负变化及对影响企业税负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影响提出针对性策略,帮助企业能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对税制改革的挑战,享受税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相似文献   

14.
营改增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最重要的一项税制改革,2012年起国家实施营改增试点工作,将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通过四年试点,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建筑业作为全面推行营改增的重点行业之一,税制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地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概述,分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营改增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确保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可以顺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推动施工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是深化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该征税调整会对建筑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拟从行业成本结构的角度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税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提出"营改增"后建筑业短期税负增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周耐环 《企业导报》2014,(5):54-54,56
我国实行"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企业的税负,更好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服务行业的发展。作为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改革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试点范围也不断扩大,同时也给参与营改增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影响。本文就此分析了"营改增"给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并简要提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营改增"的出台,完善了我国的税制结构,优化了产业结构,是我国税制改革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其中交通运输业是与生产流通紧密相连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改增"的实施,使交通运输业企业的税负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以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为例,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变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利于优化税制结构,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但也对会计核算带来了影响,因此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适应。本文对"营改增"作了概述,分析了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并就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国家正式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的范围内。至此,营业税真正退出历史舞台。根据调查,"营改增"的实行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自身完善和调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营改增"在房地产行业试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这对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文章利用万科企业2015年利润表相关数据对营改增带来的税负影响作出相关的测算,提出房地产企业应当如何应对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实施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内容,"营改增"解决的不仅是企业税收负担的问题,还会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水平及竞争能力的提高。本文着重探讨"营改增"对事务所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