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3月29日,柘荣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经营户金某以“国美电器广场”的名义销售电器,涉嫌侵犯“国美电器”注册商标专用权。经查,当事人得知国美电器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为推销其经营的家电产品,在未取得国美电器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以“国美电器广场”的名义(当事人正以“柘荣县国美电器广场”为名称向柘荣县工商局提出登记申请)销售电器,并通过户外广告、宣传单等形式对“国美电器”这一标志作突出使用。  相似文献   

2.
黄文夫 《董事会》2010,(10):28-28
有人说,即便没有牢狱之劫,黄光裕与陈晓的决裂亦不可避免。佐证是在国美的发展模式上,一开始陈晓就与黄光裕有很大的分歧,若要在国美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必须让未来的国美姓陈。还有人说,在永乐被国美收购之后,陈晓来到国美,其目的就是卧薪尝胆。以求日后东山再起。这无疑为日后陈黄二人的决裂埋下了伏笔。但是,以黄光裕对国美的控制及强势性格,如若没有意外因素发生,陈晓根本就没有机会。  相似文献   

3.
国美新野心     
6月24日下午,国美电器对外公布了“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国美每年销售增长率目标为15%,2014年,国美销售规模将实现1800亿元,有效门店将达2000家。在经历了20个月“黄光裕事件”的影响之后(黄光裕2008年11月被拘),国美电器终于理清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原告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新城工业区。 法定代表人黄俊烈,该公司总裁。委托代理人杨春年,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被告兰州联强国美商贸有限公司,住所地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454号  相似文献   

5.
《董事会》2009,(1):28-33
无论是在白领云集的高档写字楼里,还是在人群聚集的普通大街小巷,“国美事件”俨然成为时下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人们在为黄光裕唏嘘的同时,也在为国美惋惜。作为民营企业,企业家往往与企业坐在同一条船上,企业家命运与企业命运共荣辱。尤其是在整个国美系,其资本运作、投资决策等大多是黄光裕本人做出的,而供应商及社会舆论也把黄光裕个人品牌当作国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某种程度上,黄光裕出现危机就等同于国美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6.
3月8日下午2点,在国美的召集下,记者们赶至北京九华山庄,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明确的结局。因为在前一天有媒体放出风声说,“陈晓即将离职”。但令记者失望的是。这次会议只是个厨卫家电战略研讨会。国美电器副总裁李俊涛笑容满面,“我来国美25年了,你们怎么不问问我国美的发展?”作为从一开始便跟随黄光裕的老臣,他的轻松姿态似乎在表明,  相似文献   

7.
蔡恩泽 《董事会》2009,(3):38-39
经过短暂的动荡与不安之后,国美正式终结了“黄光裕时代”,开启了“陈晓时代”。通过精细化耕作,陈晓主政终结了国美粗放式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华商标》2005,(4):65-66
近日,北京国美电器以自身为驰名商标为由,对重庆食为轩食品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国美”商标提出异议。据悉,食为轩公司已委托重庆西南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提出异议答辩。  相似文献   

9.
杨云高 《董事会》2006,(7):28-30
国美国际化,于己、于国都是好事 国美电器(0493.HK)实质性地启动国际化战略.已列入董事会的议事日程。模拟董事会的下属战略委员会通过通讯和电子邮件方式.对国际化战略进行过多次沟通.并逐渐达成共识。6月初,战略委员会委员齐聚香港.以商定国美国际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业界     
《中国机电工业》2009,(8):20-21
黄光裕之后 国美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 7月7日晚,国美电器发布了关于授出购股权的公告。公告显示,国美电器合计共有12550万份购股权及25750万份认购权分别授予本集团之董事及雇员。其中,陈晓、王俊洲、魏秋立三名执行董事分别获得2200万、2000万、1800万份认购权。  相似文献   

11.
唐人 《IT经理世界》2013,(11):25-25
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才是国美在线的出路,也是线下国美生存发展的希望。近来国美电商频频爆出新闻。先是2012年底库巴网与国美在线的合并;清明前夕国美在线又发布谴责价格战的电商悼词,但旋即却又参与了4.18价格大战;然后就是五月初国美在线领导人的离职。国美在线表示,要在年内实现盈利。我们不谈国美为什么会拥有国美在线与库巴网两个网站,因为大公司的决策,往往是平衡公司内部各方面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家金 《董事会》2005,(12):84-88
2005年7月,南京的高温一如往年.不过新街口商圈的气温却非比寻常.因为家电连锁大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的到来.在家门口迎战的苏宁电器严阵以待。为了让众多家电厂商前来捧场,国美发出话来:谁不来.就将谁打折出售!此言一出.还有谁敢怠慢?一旦打折降价.损失将由厂商承担。于是,众厂商乖乖前来报道。谁料苏宁电器也厉声喝道:谁在南京国美开业典礼上发言.也是打折出售的下场!这样一来,多数厂商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两边不得罪,选择了到场与沉默。  相似文献   

13.
张天兵 《董事会》2011,(2):103-103
国美控制权之争和唐骏学历风波两个案例的背景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前者中,大众认为问题出在国美的职业化经理人身上,而黄光裕是一个受害者。实际上,黄光裕将国美这样一个上市公司作为其操纵的一个资本平台和长期获利的手段,其反应的其实是个公司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程东升  陈颖 《董事会》2009,(10):56-58
今年8月,国美电器(00493.HK)开始在旗下门店试行取消进场费,这一打破家电传统销售模式的举动引起了业内的震动。取消进场费可视为国美重塑商业伦理之举,这或许会促进整个家电业的商业伦理再造。  相似文献   

15.
理性之战     
舆论是有欺骗性的。9月28日,就在国美大战投票结果公布的前一刻,本人还相信黄光裕胜局已定,陈晓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从新浪微博对国美特别股东大会的实时播报以及众博主对此事件评判的倾向性上看,黄光裕一方已经明显占据了舆论的上风。但投票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中国机电工业》2010,(9):12-12
"国美现正处在一个十分艰难的时刻,在创始人和大股东面临巨大的人生挫折之时,陈晓乘人之危,阴谋窃取国美人共同的历史成果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平台,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黄光裕在致国美全体员工的信中说。  相似文献   

17.
按照黄光裕的商业逻辑,国美电器是不能被“分享”的,必须由他来控制国美。除了要国美为黄光裕帝国供血之外,不得不说也与他本人的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钱翠华 《中华商标》2008,(10):37-38
原告: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被告:深圳市国美置业代理有限公司 案由: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  相似文献   

19.
1月21日,国美电器在上海宣布,成为上海世博会全球最大的家电授权经营商:一是国美电器及旗下的永乐电器、大中电器可以销售特许家电产品;二是国美有权组织生产商按需生产特许产品。  相似文献   

20.
陈华 《董事会》2007,(4):73-73
在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恶狠狠”地减持国美电器(0493.HK)5760万股股票之后,自2月26日始,国美总裁陈晓于数日内便三度增持,其个人增持了1.01%国美股份,这是陈晓上任国美电器集团总裁之职3个月后,被外界所知的最大一次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