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远涛 《中国外资》2009,(22):54-55
绿色GDP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把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扣除,其总量和增长率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和增长率均不同,它能帮助人们认识经济发展中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使人们意识到只顾发展经济是不行的。论文简单介绍了传统GDP和绿色GDP的核算理论,提出要尽快推行绿色GDP核算,并针对我国的研究和实践现状提出了加快推行绿色GDP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90年代初引进了西方的产权理论,并将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产权理论的产生源于对经济活动外部性问题--即社会成本的分析和研究,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表现,环境问题与产权问题的关系密切.在追逐个体利益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中,人类在不断寻求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其中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的发展为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指出了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因此,本文以下试对环境资源方面的产权理论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3.
绿色GDP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把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扣除,其总量和增长率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和增长率均不同,它能帮助人们认识经济发展中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使人们意识到只顾发展经济是不行的.论文商单介绍了传统GDP和绿色GDP的核算理论,提出要尽快推行绿色GDP核算,并针对我国的研究和实践现状提出了加快推行绿色GDP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低碳经济要求企业在发展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经济对现阶段我国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下的环境成本控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低碳经济的理论应用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中,分析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进而提出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能源资源枯竭正成为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亦日益突出,以资源消耗和高环境成本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目前,决策层已明确将"绿色化"列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绿色金融将是支持经济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经济发展永和主体。文章主要从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的核算以及控制管理入手,具体对环境成本的特点以及价值做出了分析,并且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体系做出了研究,进而制定出以绿色供应链为基础的控制措施,以期进一步强化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的会计核算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成本研究会年会定于2014年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承办。一、会议主题本期年会主题为"发展与改革的成本度量"。除传统制造业成本以外,欢迎资源环境成本、政府成本、教育成本、医疗成本等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二、征稿要求1.应征论文主要用于会议交流并向会刊投稿。会议审稿将作为会刊的第一轮审稿程序。论文通过全部审稿程序并获得认可后,方可在会刊上发表。2.应征论文请按照核心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体例写作,参见网址http://rem.cueb.edu.cn。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导致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经济的无序发展。为了保证地球的生态环境,低碳经济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低碳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为我国企业更好的实施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君子竹 《证券导刊》2010,(33):53-55
经济转型央企重组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资本市场也正发生着大激荡与大变革,在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的共同制约下,我国原来依靠低资源价格、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经济结构正面临转型、产业结构正面临升级,在"调结构"的大战略下,政策要素、资源要素、资本要素等需要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重新分配,新的主导产业需要进行重构。因此,"调结构"已经是我国经济、行业、公司、资本市场未来几年内都绕不开的一个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0.
耿颖 《中国外资》2014,(6):151-15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维持了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但是,这种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障碍。本文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用可持续发展观介绍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中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并以山西为典型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制度层面揭示我国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不甚乐观,加强成本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企业利润空间。而财务审计与成本控制的关系是呈正向关联,两方加强即可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90年代初引进了西方的产权理论,并将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产权理论的产生源于对经济活动外部性问题———即社会成本的分析和研究,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表现,环境问题与产权问题的关系密切。在追逐个体利益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面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现状,我国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意在通过规定生态违法的法律责任将破坏生态环境的高昂成本所导致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博弈论以及"供给与需求"理论,对<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体现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计坤 《中国外资》2011,(23):151-151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基于相关政策法规与其社会责任必须调整经营策略,保护环境,节约有限的资源。在这一背景下,依据能源环境法律、核算环境开发与资源利用成本的环境会计已经成为了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加强全面成本管理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化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全面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它通过对商业银行成本属性的重新认识与深刻揭示,赋予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观点与方式;它还是一种管理方式,即商业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激烈的竞争,选择全面成本管理的方式来改进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获利能力;它更是一种技术,即通过作业链分析与价值链重组,优化商业银行经营,提高商业银行的创利水平,对成本这个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重要因素进行全面、全程、动态与多维控制。实行全面成本管理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有效成本控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银行从业务经营型向资源经营型的转变。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理念转变到位,加强全面成本管理才有可能成为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7.
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我国建立宏观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在分析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从宏观管理角度,提出了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想,即建立一个能反映国家或地方资源环境状况、反映剔除了资源环境因素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会计框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外依存度过高、资源环境成本较大等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表面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实质上是对  相似文献   

19.
成本是每个企业家都非常关注的重要事项,但许多企业家往往重点关注企业的一般的经营成本,即人工、材料、燃料、动力等有形资源成本。传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主要是尽可能地降低这些资源的消耗,以达到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然而,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资源成本的控制,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外部的竞争环境,一个优秀企业家应更加关注企业如何在大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追求上市,以筹集资金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与扩张。IPO和借壳上市是企业谋求上市的两种途径,企业借壳上市的目的是获取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即壳资源,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定壳资源的价值是决定交易能否顺利达成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无套利定价理论,认为壳资源的实际价值应该与IPO的成本等同,通过对IPO的各种成本的分析,认为其中的制度成本是影响壳资源价值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分析最终将制度成本归结为时间成本,同时分析了注册制改革对壳资源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