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长云 《老区建设》2010,(15):34-36
南江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距成都417公里、重庆452公里、西安360公里。这里资源富集、物华天宝,素有大巴山"百宝箱"之美誉,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是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中国红叶之乡、中国绿色名县。近年来,南江县紧紧围绕"光雾生态游"的旅游品牌,不断强化发展支撑,着力打造"国家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生态会展中心",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来,江西省资溪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着力培育生态品牌,成效显著,相继被评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中国十佳原生态旅游大县等荣誉。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4,(15):86-86
<正>近年来,余姚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建设文化旅游休闲胜地和长三角新兴旅游目的地作为今后五年余姚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余姚已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十佳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城市和亚洲金旅奖最美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目前,余姚拥有开放景区20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3家;星级旅游饭店17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5家;旅行社21家,农家乐休闲旅游238家,旅游业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巴马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荣获"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香猪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广西优秀旅游县"等荣誉。当前,巴马正进入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期。对巴马来讲,要加快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以资源换产业,以品牌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环境就产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沂南县积极实施"大旅游、大品牌、大产业"发展战略,倾斜力量,强化扶持,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旅游品牌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6.
唐纲 《重庆与世界》2015,(23):60-63
今年9月9日,重庆十佳避暑休闲目的地大型推荐评选活动揭晓,綦江旅游度假区入选,成为重庆十佳避暑休闲目的地。綦江,位于重庆大娄山北麓,素有"渝南门户"之称,享有"中国农民版画之乡"等美誉,是重庆极具潜力的城市发展新区。綦江旅游资源富集,应接不暇的美景共同勾画出綦江"养生""养老""养心"福地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7.
孙冬英  樊春梅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33-135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实施控湖工程是减免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地区水旱灾的治本之策。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笔者认为,控湖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格局应是一个以庐山为龙头,以星子县为中心,以沿湖各县(区)为多个次级核心区而组成的链状旅游格局,永修县应重点打造科普生态旅游品牌,湖口县打造山水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星子县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并要坚持大旅游理念、编制生态旅游规划、调整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完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和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浩浩荡荡,奔驰在亚洲的原野。在流经秦晋大峡谷的宜川段时,滔滔河水从千米宽紧收为一束,倾注于数十米狭窄的石槽,形成了最具母亲河气质的一处冲天飞浪。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惟一的金黄色大瀑布,也是宜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2006年被评为全国完美假期十佳线路之一,2009年黄河壶口景区被国家评为4A级景区。改革开放以来,江泽民、朱铬基、李瑞环、温家宝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近百万国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旅游热点。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森林生态旅游节即将在我市举办,这为我市创造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难得商机,对开发客源市场,做大旅游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好这次机遇对加快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意义相当重大。一、市场需求生态旅游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首脑会议后,生态旅游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我国1999推出生态旅游年。2000年我国被国家首批列为“全国生态示范省”。今年,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朐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先行产业,列为全县"四大发展任务"之一,以旅游"彩虹工程"为总抓手,着眼大旅游,实施大开发,推进大融合,构建大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各旅游要素配套联动、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观赏石之乡"和"山东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今年1~6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2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41%。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要打造生态旅游强县,就必须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1、充分利用林业生态资源优势,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2、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林业产业建设步伐;3、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4、生态旅游要保证协调性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迁西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灵山、秀水、古长城”为主题,以全面融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和创建中国旅游强县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旅游名县建设,全力打造环京津地区独具魅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008年,共接待游客52万人次,  相似文献   

13.
正四明山镇地处余姚最南端,坐八百里四明之巅,集多样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于一身,拥深厚文化底蕴,赖红枫樱花之盛名,享"中国第二庐山"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红枫之乡""中国樱花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浙江省旅游强镇""浙江省农家乐特色乡镇""浙江省森林文化小镇"、全国首个"气候休闲胜地"(气候生态类)等称号。近年来,四明山镇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大力推动休闲旅游产  相似文献   

14.
衢州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山、水、林等自然资源,开展生态体育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开发以休闲健身、文化品味、生态旅游、保健医疗为特色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前景十分广阔。以衢州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衢州地区生态体育资源和项目的开发,是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2014,(18):51-53
这里有享誉中外的世界自然遗产一九寨沟,这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这里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这里,就是位于四川西北部、川青甘三省交界处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旅游消费发展障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维忠 《南方经济》2003,(11):50-52
旅游消费生态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生态旅游消费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其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国民收入因素、休假制度因素、生态意识和对旅游消费的认知因素、生态旅游消费品供给因素、政府对旅游消费功能的偏好因素等。要大力推进中国生态旅游消费发展,当务之急是调整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有效的生态化旅游消费与生产的激励机制,尽快全面落实带薪休假以及加强对公民的生态意识与生态旅游消费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目的出发,旅游产业的内涵可以表述为:以大旅游观为价值取向,在旅游主管部门指导下,依靠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以旅游生产力六要素:吃(旅游饭店业)、住(旅游宾馆业)、行(旅游交通业)、游(旅游资源业)、购(旅游商品业)、娱(旅游娱乐业)为核心,以旅行社为产业龙头,由一系列行业部门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整合产业,形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生态旅游业现状 通过多年的建设,四川的生态旅游资源己初具规模,正以休闲游玩为中心延伸出越来越长的产业链,为交通运输、房地产、文化传播乃至金融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与四川省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潜力相比,四川的生态旅游产业还亟待发展,产业结构还有待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奉化接轨宁波的先导产业、最具优势的生态产业和最具辐射功能的引擎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着眼于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整合发挥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等特色资源,着力构筑溪口景区以山水人文为依托、中心城区以文化休闲为依托、象山港滨海区域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旅游“金三角”格局,形成山海相依、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分工合作的旅游产业布局,努力推进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目的地向旅游消费地转变,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相似文献   

19.
周一珉 《浙江经济》2014,(17):26-27
"郡县治、天下安"。工业强县、大县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龙头和骨干。2012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部署启动工业创新工作,引导和促进浙江工业大县(市、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产业是生态旅游系统中沟通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媒介。与传统旅游产业不同。生态旅游产业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浙江不仅有众多绮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而且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这为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险、科考等生态旅游项目。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