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支付产业链策略研究——以中国移动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曦  李娜 《特区经济》2012,(1):293-295
手机支付作为3G时代手机应用领域的重点产品之一,由于其用户体验高,品牌粘性强,应用普及效果好等特点一直以来受到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等众多企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手机支付产业链的角度,分析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价值点,通过对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给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产业链策略,为3G时代手机应用产品的推广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视频电话、手机电视、高速下载,这些名词对于手机保有量世界第一的中国用户而言恍若"概念品".而正在部署的3G TD-SCDMA网络使这一局面得以改观,无论对于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还是对于内容提供商、系统集成服务商,最直观的展现载体便是手持终端.TD终端设备即TD智能手机必是3G产业链下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3.
从10月19日起,大批印上“全球通”标志的手机将源源不断投入广东市场,这些手机同时内置了多种全球通内容服务,此次广东移动在国内首次为全球通用户大规模定制手机,标志着国内移动通信产业正进入一个由运营商主导并由其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国外手机银行发展的特点 国外手机银行起步早,发展程度和特色各异,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有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 日本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最大的特点是:推动该业务的主体是移动运营商,不是银行,银行是配合连接支付。移动运营商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手机银行业务。在日本,手机银行的安全管理受到高度重视,终端可以直接使用Java和SSL,  相似文献   

5.
《环球财经》2005,(2):94-94
”定制手机”是这两年里曝光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大多数人都知道定制衣服、定制家具.难道手机也可以自己定制?其实,“定制手机“特指中国移动通信为自己的客户量身定做的手机。作为国内唯一专注于移动通信服务的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当然不会自己生产手机,因此,这些“定制手机”来自大家所熟知的各个手机品牌,与市面出售的相同机型不同,“定制手机”不仅机身和外包装都加上了中国移动通信的标识,手机菜单和内置服务也经过“定制”。  相似文献   

6.
<正>一、国外手机银行发展的特点国外手机银行起步早,发展程度和特色各异,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有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日本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最大的特点是:推动该业务的主体是移动运营商,不是银行,银行是配合连接支付。移动运营商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手机银行业务。在日本,手机银行的安全管理受到高度重视,终端可以直接使用Java和SSL,交易的信号经过  相似文献   

7.
TD-SCDMA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也是为国际接纳和完整标准化的3G技术,是国际唯一主流的TDD模式的3G标准。TD-SCDMA独有的技术优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决定其将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本文在对重庆市发展3G产业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和TD-SCDMA手机终端市场前景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重庆市3G手机产业链的发展框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09,(9):119-119
近日,一场由“运营商搭台,厂商唱戏”的产业链盛会在南京召开,这场旨在推动CDMA终端采购和销售社会化的中国电信天翼3G订购大会,从采购规模、产业链参与程度等方面都开创了3G产业发展的先河。据悉,三星、字龙酷派、中兴等31个厂家与天音、中邮、普天太力等国包商签订了400万台的采购大单。据悉,酷派、中兴等企业的千元3G产品最快8月底上市,将大大加速CDMA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各大电信运营商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中移动着手介入终端销售市场,以提升因针对电信垄断不对称管而制造成日益下滑的利润空间,并籍由终端定制来锁定并稳定自己的核心客户群。余杭移动公司作为余杭地区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也制定了各项终端运营政策:而其名下的史家埭路营业厅,秉持公司终端运营的思路,利用“数据业务作红娘,“三点一线”的创新模式,高效实现了“终端双提升”,在手机终端营销上走出了一条新的特色路子。本文拟对该创新性的终端销售模式进行分析综述,阐述其在终端提升中所起到作用,并期为电信运营商的终端销售提供模式借鉴、案例参考、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张云飞 《中国经贸》2014,(17):71-73
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传统的PC游戏终端转向了以手机为平台的移动游戏终端。因此,中国手机游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值得我们关注与分析。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几年手机游戏市场的发展状况,并构建当前手机游戏的产业链及市场结构;然后运用品牌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法和目标顾客链来分析为什么腾讯公司能够脱颖而出,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3G运营商眼下正在受到手机供应不足和资费过高的指责,这使上半年热炒的3G业务遭遇受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除牌照发放、网络融合等问题之外,业务模式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虽然移动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产业正面临着业务模式的挑战。语音业务的ARPU值下降,增值业务发展被业界看好,但是什么样的业务用户愿意使用,运营商依然处在摸索阶段。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运营商应该把业务定位于大众而不是高端客户,仅通过高端客户占领市场不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也漠视了增值业务所面向的大众群体的个性化要求。虽然目前很多业务在中国仍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可以相信,3G的到来必然将带动整个业务模式的根本性变化。日前,在2006年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上,3G时代最具潜力的十大增值业务的发布,就为人们呈现出3G时代丰富多彩的通信生活。  相似文献   

13.
陈宝国 《环球财经》2008,(6):108-109
中国制造商在3G技术上与国外巨头差距仍然很大,WCDMA和CDMA2000两个标准,差距更大,面对3G的巨大市场.中国3G产业链将面对来自全球的产业竞争。  相似文献   

14.
彩信时代能否早日到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内容、终端和运营商,这四者只有全力合作,改善无线网络质量,提高手机上网速度,简化数据服务的注册和设置,降低购买彩信手机和使用彩信业务的价格门槛。开发具有“杀手级”的彩信应用服务,彩信才能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之后,手机又成为了一种新的媒体形式,被称为“第五媒体”,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产业将会发生更具深度的渗透和融合,手机作为~种随时随地随身的个人终端通话设备,发展成媒体确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4G生活猜想     
我们曾经幻想过这样一种生活状态: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坐在家中,周围流动着大量的信息,你的个人终端为你过滤大量的信息流,你可以和其他人进行实时沟通;你的设备能够快速感知你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日趋模糊。你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一种生物网络设备轻易连接到全球通信网络,这就是无线新生活,如今,这些梦想都将因4G时代的到来实现。在4G时代,由于网速更快,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更加智能,甚至发生革命性的升级革新。4G手机能根据环境、时间以及其他设定的因素来适时地提醒手机的主人该做什么事、大量的信息,如电影票房、音乐、图书等资料可以直接下栽,用户便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在线购买电影票、音乐等?  相似文献   

17.
“秒”生活     
3G恐怕是现在社会上几个最热的词之一了。政府官员们谈3G,电信运营商们谈3G,设备制造商们谈3G,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们也时不时地谈一谈3G。对这个通信领域陌生的"新生儿",公众在好奇之余,不免也会产生更多的疑惑。可以说,与1G时代的模拟制式手机"大哥大"相比,2G时代的"GSM"、"CDMA"、"小灵通"等数字移动电话几年间已经成了普通人的"掌中宝"——变化如此之快,颇有世事难料的意味,有人在感叹中不禁发问:即将登上舞台的3G又能改变什么?能给平民百姓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8.
移动支付概述(一)移动支付含义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是指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终端有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由于在移动支付中主要的移动终端设备是手机,因此移动支付也常被称为手机支付。本文专门针对手机支付进行探讨。在手机支付业务中,费用支取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用户在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支付了这一费用,在这种方式中,由移动运营商代商家收取了支付金额,然后移动运营商与商家之间进行结算。但这种代收费的方式使得电信运营商有超范围经营金…  相似文献   

19.
丁乃鹏 《中国经贸》2009,(10):60-61
3G移动通信技术即将进入广泛应用阶段。对于由此而带来的价值链重构问题,以及移动产业价值链和移动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问题,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对3G产业价值链角色的经济性定位作出研究,从而对我国的3G产业价值链、商业模式和业务发展的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日本3G移动通信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扩散是产业升级的形态之一。本文基于网络效应的概念与相关经济理论,以日本的3G业务为例,用消费者离散选择模型与运营商竞争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以试图阐明产品差异化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产业政策的意义。结论表明:日本的3G发展过程中竞争与产品差异化的并存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网络效应与初期阶段的终端上市等各运营商特有的因素可以解释很大部分的3G需求原因;在产品差异化情况下运营商之间以用户份额为目标来进行的竞争就是产生这些需求推动因素的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