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防伪是个古老的话题,防伪技术古已有之。防伪技术在印钞中得到应用,在我国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把防伪技术应用于产品和商品流通领域,并做为一个新兴行业还是改革开放后近几年的事。防伪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防伪技术是特殊技术、防伪技术产品是特殊产品、防伪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这决不是自我标榜,更不是耸人听闻。防伪技术有它自身特殊的科学规律,防伪技术的保密性、独占性、唯一性决定了防伪技术产品的特殊性。防伪技术产品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不能直接用于消费,而是为商品流通提供保护和鉴别作用。其技术的保密性、生产的封…  相似文献   

2.
浅谈防伪技术产品管理工作广西技术监督局冯兵民流通领域中普遍存在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现象,使合法企业及消费者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如何防伪保真,已经成为生产企业、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防伪技术及防伪技术产品便应运而生。所谓防伪技术是用于识别真伪、防止...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假冒伪劣困扰,企业和消费者都在盼望着真正有效防伪的新型方式出现。而如今一种可以让众人参与的高科技项目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所在──假冒伪劣商品的猖獗,导致了防伪标识的大量出现,然而随着防伪标识“自身难保”,也被不法分子仿造,消费者迫切需要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鉴别商品真伪的方法,使电码电话防伪系统工程不久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这顶电码电话防伪技术由标识物系列及电话识别系统组成。电码防伪标识物是一种内设保密电讯数码的防伪产品,即在每一个商品的标识物均设置有数码(由编码、密码组成),其数码信息存贮在已并入…  相似文献   

4.
防伪技术和防伪技术产品,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已成为“热点”。讨论一下防伪技术和防伪技术产品的几个有关问题,弄清楚防伪技术和防伪技术产品的法律责任问题,对于加强防伪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保护名牌产品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净化市场环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引导防伪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必要的。 一、用于防止伪造或识别真伪的产品、装备(包括仪器、设备)和技术措施,概括为防伪技术。防伪技术的应用就是防伪  相似文献   

5.
徐华 《现代企业》2003,(5):37-38
假冒伪劣泛滥成灾 ,目前使用的防伪技术主要有 :激光防伪、荧光防伪、磁性防伪、温变防伪、特种制版印刷等手段 ,这些技术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曾发挥着防伪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上述种种防伪技术还没有一种不被别人仿冒的 ,不仅未能有效地制止假冒的行为 ,自身却成了被假冒的对象 ,甚至成为假冒商品的护身符和保护伞。近几年来 ,无锡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致力于研究电码防伪技术 ,由于该防伪系统的推出 ,为保护名优企业的正牌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一个应用高科技进行防伪的平台。一、电码防伪技术的构成二○○二年我所利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6.
2001年1月17日,一项新的防伪技术——纹理防伪技术,在北京通过了防伪技术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这项“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防伪技术值得大力推广。这项最新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防伪技术是由我国著名发明家、防伪专家陈明发发明的。纹理防伪是一种以材料自身或商品包装材料自身固有的随机结构纹理特征为防伪识别标记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脚步 ,人类跨入了新千年。在新的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我区的防伪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正以崭新的面貌 ,迎接新的机遇 ,开创新的局面。一、进一步提高对防伪工作的认识防伪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然而 ,防伪技术的广泛使用 ,并迅速发展成新兴产业仅仅是近十多年的事。防伪技术的应用已从原来的仅限于证件、人民币等少数领域 ,很快扩展到产、商品等领域。许多名优产品的生产企业、知识产权的拥有者 ,以及各类票据、证券、证书、文件、标志的制发管理者 ,从保护自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 ,纷纷采用防伪技术 ,推动了防伪技…  相似文献   

8.
张力 《上海标准化》2000,(5):47-47,50
防伪技术的应用原来仅局限于货币、各种有价证券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特种行业,近年来,由于假冒商品泛滥,出于防范的需要,采用防伪技术就越来越受到各国生产名牌产品企业的重视。目前,激光全息、荧光、水印纸张等防伪技术已广泛应用。我国的许多名优产品如茅台酒、红塔山卷烟等也都采用了各种防伪标志,对保护名优产品本身起了积极作用。 一、对防伪技术的认识 防伪技术这一概念的核心是识别真伪,防止假冒,它体现了防伪的目的和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防,还在子通过识别真伪,揭露违法犯罪的造假活动。 防伪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防伪技术具有…  相似文献   

9.
目前防伪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步入多媒体共融、多媒体共同发展的阶段。数码防伪,这风靡一时的防伪手段开始加入各种学科的防伪技术。化学防伪、激光防伪、版纹设计防伪、条码防伪、DNA元素防伪,这些曾经各占一席之地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互相融合、渗透,整合力量共同发展。防伪产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最终目的是保证其惟一性、不可复制性、可行性及实用性。如果把众多的跨行业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整合运用于防伪产品上,让防伪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实用可行,这就是最好的防伪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一、防伪技术曰新月异 目前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门类的防伪技术: 一是纸张水印技术。这是历时已久的一种防伪手法,被世界各国防伪专家所公认,它是在造纸过程中采用特殊技术而使纤维排列成预先设计形成的一种特殊图案。如人民币中“毛泽东人头像”,国家税务发票中“税”字图文,大多采用专用水印图案。这一防伪技术难度很大,不法分子很难掌握,更难模仿得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1.
在包装和标签领域中,隐形防伪更具技术性,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包装和标签的产品。文章通过对印刷防伪技术的介绍,探讨了显性防伪技术与隐形防伪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二维码方式的防伪优势,提出了印刷防伪技术最终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润滑油成品包装多种多样,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企业要开创产品品牌、稳定开拓市场和树立良好形象,就要全面采用包括标签防伪、包装物防伪、喷码技术防伪、先进标签防伪技术、推广应用防伪系统等各种手段。但要从根本上防伪,关键还是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论述当前商品仿冒包装的根本原因是真实商品包装的防伪包装及防伪技术的防治能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伪对策的一些新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标准化》2001,(4):45-46
商品防伪技术目前有上千种,大致可分为如下两大类:高壁垒防伪技术和信息防伪技术。它们代表了防伪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其一,以技术手段加大仿制难度,用户通过商品自身携带的标识,自己判断真伪。被称之为高壁垒防伪技术。其二,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方法防伪。用户通过查询商品携带信息,获知商品真伪。被称之为信息防伪技术。 信息防伪技术 自1993年问世以来已经发展了两代,第一代信息防伪技术,是以商品上携带随机数字编码,人们通称电话查询获知商品真伪的方法。最早见于1993年微软公司的软件上使用。第二代信息防伪技术,是…  相似文献   

15.
刘建兰  朱丽 《物流技术》2014,(1):354-356
为了解决物流产品的防伪防串货问题,提出对于每件物流产品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标识,并在物流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三维视觉技术,对物流产品进行防伪身份查询。根据物流防伪信息管理系统对物流产品的防伪标识要求,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权值的局部匹配算法,有效地区分了防伪标识图像边缘,消除了因亮度差而对图像匹配结果造成的影响,改善计算机三维视觉的视差图,从而帮助系统准确地对物流产品的防伪标识图像进行识别。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本算法的物流产品防伪防串货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识别物流产品外包装上的数字身份标识,且在多种外部条件下没有出现误读的情况,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标准化》2001,(5):44-44
互联网防伪技术亦称互联网在线校验系统,英文名称是Internet Pass-On-LineTechnology System(IPTS)。它具有科技含量高、防伪效果好、成本低廉、适用广泛、附加价值高等一系列特性。综合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防伪技术。可应用于包括食品业、酿造业、制造业、出版业、收藏业等多种生产企业。 IPTS在Internet上开设有商品真伪鉴别的站点www.passol.com和www.nonfake.com,主机以100MB带宽接入Internet和ChinaNet主干网,保证查询的快速、准确。系统具有多层安全体系,热备份、大流量设计。数据库系统容量巨大,可接纳海量的用…  相似文献   

17.
刘红 《标准化报道》2001,22(3):32-34
简要叙述条码,尤其是二维条码,是新兴的信息网络防伪技术的基本标识技术,并深入分析了条码的标识防伪和信息防伪功能。  相似文献   

18.
简介几种防伪技术,列举防伪与造假的事例,建议改进防伪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多种智能化防伪包装技术的主要特点、防伪原理、运用效果及发展现状,提出合理选用防伪包装技术要按五项指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危及着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出现,使得产品在防伪领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该技术,以确保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