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质量管理》2013,(5):28-29
在长乐纺织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倾力扶持,相继制订扶持重点企业发展、设立工业发展基金、重点企业检查报备制、项目审批包办制、企业家绿卡制等一系列制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同时,通过培育产业人才聚集基地、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实施"百亿工程"等手段加快产业升级,壮大产业规模,推动长乐向着创建双百亿纺织城的目标不断前行。不少企业家表示,长乐纺织业的今天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倾斜,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为长乐纺织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动力的源泉,也为长乐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长乐市纺织工业陈木珠局长在"长乐市纺织产业技术进步研讨会"上作《长乐跨越式发展实现千亿"纺织梦"》主题发言,诠释了政府引导纺织产业发展的有利举措,以下是部分发言节选。  相似文献   

2.
正长乐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锦纶切片生产基地和锦纶民用丝生产基地,拥有目前全国最大锦纶生产企业力恒锦纶和第二大锦纶生产企业锦江科技、全国第四大涤纶短纤生产企业金纶高纤。2013年以来,长乐市质监局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创新机制,积极推动长乐市化纤产  相似文献   

3.
《福建质量管理》2010,(Z2):48-48
福建长乐市纺织局局长郑航在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著名侨乡长乐市,将在2012年初形成全球最大锦纶民用丝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锦纶切片生产基地。目前,在长乐市规划今年底前建成的8个项目中,5个是纺织项目。郑航说,这5个纺织项目建成后,长乐锦纶民用丝产能将由亚洲第一跃升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4.
《长乐市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提高长乐纺织企业的品牌意识和自律水平,大力培育发展长乐优势企业,提升长乐纺织的区域品牌价值,为长乐市纺织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切实支撑。到2013年底,实现全市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底,力争超过1500亿元,实现打造千亿纺织产业集群目标。对此,长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福州市纺织工业驶入纺织快车道,成为全国纺织服装大省和全国纺织经济重要板块。作为"中国棉纺织化纤短纤纱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前十名企业",长乐"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增长,为福建省和福州市棉纺行业起了带头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急转直下,由于纺织行业的高外贸依存度,使得绍兴区域纺织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绍兴纺织业原来自身所潜藏的问题被凸显、放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也日益突出,这无疑为绍兴区域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带来巨大的障碍。能否抢抓机遇、创新突破,加快推进纺织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艾芳 《企业天地》2003,(4):24-24
今年4月将在上海举办的韩国纺织品服装展是韩国政府支持的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展会,为中韩两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合作交流搭建一个舞台。中国在劳动力及棉纺、丝绸等原料方面的优势和韩国在化纤新技术及市场开发优势,将为两国的纤维产业创造一个“双赢”时代。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引起了韩国纺织界的关注。据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纤维产业在韩国的国民经济中约占10%以上的重要地位。韩国纤维产业出口居世界第五位,化纤出口居世界第四位。2002年韩国在全球纤维类海外投资企…  相似文献   

8.
纺织     
《中国中小企业》2007,(6):92-92
体育赛事带动运动纺织品发展,10类纺织品出口明年不再受配额限制,广东省启动纺织业重组工作,中国纺织创新服务平台落户锡山,宜兴新建拉长化纤纺织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全球纺织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一段时期,收购与兼并将成为全球纺织业的主旋律。我国是纺织大同,面对周内外市场的变化,中国纺织业应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产业提升,市场升级,质量提高,增加原创技术、打造著名品牌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成长和竞争中保持优势。笔者对绍兴纺织业进行了调研,发现在成本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成本管理滞后是一个较凸现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纺织业必须在成本管理模式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时代纺织业企业转型升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全球经济依然处于扑朔迷离中。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不确定因素仍在影响宏观经济走势,其中中国纺织业受到了显著影响。面临着外需低迷等恶劣状况,中国纺织企业已经进入了经营高风险与生产高成本的时代,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十二五"期间中国提出要从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的国策表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十二五"期间既是纺织企业面临的挑战时期更是历史机遇期。因此,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纺织企业的必然选择。文章界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纺织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其阻碍,并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纺织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长乐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锦纶切片和锦纶民用长丝生产基地之一,其中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锦纶业中唯一完成从"锦纶6聚合切片——锦纶6纺丝——锦纶6弹力丝——经编花边织造——染整"5道产业链整合的企业。当中国锦纶行业因为原材料瓶颈等问题长期缓慢发展时,"力恒"锦纶以高科技为起点、以技术为核心、以强大的技术队伍为支撑,在行业内不断实现创新突破,为国家缩减了高端差别化锦纶丝进口的压力,屡屡让业界见证奇迹。"力恒"锦纶还是长乐第一家上市公司,企业在加快科技进步的同时,在经营管理上通过上市建立起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财务体制,让传统家族企业从封闭的家庭体制迈向开放的国际化管理模式。在长乐,正是由于有无数"力恒"锦纶这样的企业坚持不懈地追求技术进步和卓越产品,坚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共同推动着中国锦纶产业不断前行。"力恒"的腾飞是长乐化纤业的一个美丽缩影,它见证了长乐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历程。本刊记者专访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建龙,揭秘"力恒"迅速腾飞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2.
<正>一、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宿迁市纺织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建设和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纺、丝纺、麻纺、织布、织绸、针织、服装、服饰、家纺、印染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禹 《企业技术开发》2014,(12):128-130
创意经济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经济形态,在增长要素、投入产出和技术支持上都不同于传统经济。创意经济的兴起和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给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来了管理成本和理论研究不足等方面的调整,同时也存在科技创新不足、创新型人才紧缺以及产业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实现纺织服装业向服装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必经之路,必须从服装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投入、产业资源整合、创新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以及知识产权立法等方面协调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坚决控制棉纺生产能力有效地控制我国棉纺生产能力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纺织工业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中国纺织总会将实行棉纺细纱机“生产许可证”“准购证”办法,控制棉纺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我国棉纺织行业的经济效益。搞好棉纺织业的调整,必...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3,(8):17-21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在于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之路。我国也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进行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的纺织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证实广东省纺织业属于高碳产业,且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广东省纺织业要实现由高碳行业向低碳行业的转型,就必须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对纺织业的渗透和耦合。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广东省纺织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来延长和改变其衰退期。  相似文献   

16.
<正>纺织产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纺织产业的优化、升级,也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要想使我国纺织业在世界立于行业之首,质量是其根本,这句话不是空话,纺织企业的生存,必须要建立在质量体系上,我国的纺织企业,质量增长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我国  相似文献   

17.
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新乡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豫北的经济和交通中心,重要的制造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子电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型电池及原材料、化纤纺织、能源电力五大强势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造纸、新型建材、医用卫材、精细化工七个特色产业,培育出了新飞电器、白鹭化纤、金龙铜业、T美彩电、华兰生物等大型企业集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对我国纺织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小玲 《企业经济》2008,(3):118-120
本文以德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为基础,通过对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状况和德国纺织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现在德国纺织业研究的主要进展情况。德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的调整,靠技术创新走上增长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德国的纺织产业转型以及达到的效果给中国的纺织产业转型带来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中国纺织业面临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粗放型发展的更大约束,汇率、利率、税率的调整以及纺织工业劳动力工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成本压力增大,加上长期以来企业研发投入少,品牌发展基础薄弱,这些因素都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尖锐挑战,只有加快产业升级,才能实现纺织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纺织业是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参与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我国正在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而柯桥纺博会展示了我国纺织业的实力和形象。  相似文献   

20.
创意经济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经济形态,在增长要素、投入产出和技术支持上都不同于传统经济。创意经济的兴起和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给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来了管理成本和理论研究不足等方面的调整,同时也存在科技创新不足、创新型人才紧缺以及产业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实现纺织服装业向服装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必经之路,必须从服装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投入、产业资源整合、创新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以及知识产权立法等方面协调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