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学者指出,水资源将是继20世纪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之后最有可能发生危机的资源之一. 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尽管2010年水资源总量达到30906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量为23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持续上升,2010年污水排放总量达617亿吨.巨大的污水排放不但破坏了水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从总体上讲水不是多而是少。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水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列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排名第109位。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可用水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上有八十多个国家的二十多亿人口正面临着淡水资源危机,联合国数据表明, 20世纪全球用水量增加36倍,是同期人口增长两倍之多,快速增长的水要求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危机。在全球缺水的背景下,中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是人均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2日,是联合国规定的第8个“世界水日”。早在20年前,联合国水资源大会就向全世界发出郑重警告:水将成为下个世纪严重的经济与社会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也日益加剧,全球水资源形势日趋恶化,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愈益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目前有80个国家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26个国家3亿多人口生活严重缺水,10亿人口没有安全用水,20亿人口没有卫生设施用水。因此,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也都越来越关心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淡水资源既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立方米,1997年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的1/4。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贫水大国,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严重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是全国缺水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的生活。因此,改革用水制度、建立节水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一、水资源严重匮乏,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省份之一。2001年,全省淡水资源总量为21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38.75亿立方米,地下水量170.…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吉林省历史统计数据,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吉林省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呈对数或幂函数增长关系.通过这些量化关系模型,我们可以未来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对吉林省用水情况进行定量的预测.同时,也可以得出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对城市化发展影响的量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当我们的视野扫向全国时,缺水的画面却令人惊奇。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却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4,排在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64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在用水高峰季节,那些严重缺水城市的供水能力只能满足需水量的65—70%,而城市用水量却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猛增。  相似文献   

9.
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 飞猛进,世界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 急剧变化,人口与发展进一步成为国际 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 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 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的基 本国情。2002年3月10日,江泽民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 出,“在本世纪中叶以前,我国人口还 将继续增加,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 高峰、人口总量高峰将接踵而至,流动 和迁移人口不断增加、人口素质不高的 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 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 素和首要问题,能否解决好人口问题, 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改善、全民素质提 高和中华民族兴衰,关系到世界和平与 发展。 一、人口总量与分布问题 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这次人口普 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祖国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群体存在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问题,正在多位地影响着我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阶段,但未来十年人口的四大高峰问题倪端出现: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高峰、流动人口高峰,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城市水荒的有效途径,人们说,能源危机之后,世界面临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列世界第88位。1985年对全国324个城市调查表明,列入水资源贫乏的城市有183个,有40个城市为贫水危机城市;全国城市每天总共缺水2000万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00亿元;我国三北地区,尤其辽宁南部,缺水最为严重。以大连市为例:大连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外贸出口任务居全国第一位。但由于受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淡水资源十分缺乏,人均占有量只有730立方米,占全国平均值的28%;每年缺水季节,一些工厂被迫限产或停产,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的质量普遍下降,每年因缺少减少财政收入10亿元;大连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量缩减到16升-17升/人&;#183;日,仅为国家用水这一额的1/5。国家新建的一些工程项目,因水源用水问题,往往安排不上;这几年又遇见多年不见的大旱,郊区树木禾苗枯萎,成都市供水水库干涸,使大连人达到谈“水”色变的程度。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已成为大连发展的首要任务。耗资数亿元的引碧大连工程虽然使用水紧张局面有所缓和,但由于基建费用过大,制水成本高,而且碧河流水资源有限,仍然满足不了用水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未来十年中国水资源需求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发展研究》2013,(11):12-18
先行国家用水总量基本都经历了“库兹涅茨曲线”式的增长路径,达到用水峰值时,人均GDP基本处于15000~20000国际元的区间,第一产业的比重降到5%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30%~ 40%的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上升并达到60%以上.用水效率总体呈现先低后高的特征,不同国家间的用水效率与水资源禀赋密切相关.根据国际典型事实推断,未来十年,中国水资源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在2022年最高将可能达到6800亿立方米左右,但仍未达到峰值.分用途看,十年间,工业用水将会达到峰值后相对稳定,此后呈缓慢下降态势;农业用水总量将会随着用水效率的提升而逐步下降;生活用水将会稳步上升,成为推动未来用水量增加的重要力量;生态用水将会随着生态建设的加强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3.
让水安澜     
《财经文摘》2010,(8):50-51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约20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约第120位。据统计,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一个杯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的44%,现在的人均耕地比1952年减少40%以上。我们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0.12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草场资源人均占有量0.33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我国淡水资源非常贫乏,只有世界淡水总量的80%,人均占有量不足21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人均水资源排在世界第110位。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与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资源分布与利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是维持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m^3。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届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平均值的1/3左右.居世界第121位.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05,(1):12-12
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再一次敲响人口问题的警钟。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我国人口面临五大难点和四大压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根据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国民经济增长预测,我国水资源需求总量将快速增加。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受各自发展趋势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用水增长特征。用水区域结构则表现为将有更多地区出现用水紧张。要顺利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改变已有的用水模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确保水资源安全。一是要切实加大水利投资力度;二是要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是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加快优化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挑战全世界消费的水,包括从河流和地下汲取的水,大约70%用于灌溉,20%用于工业,10%用于居民消费。在这三大部分之间,在对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缺水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水资源仅为11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9.
<正>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资源总量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在这些淡水资源中,约70%是以山地、极地的永久积雪存在,人类可开采或直接使用的水资源为地表浅层水和深层地下水,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1%。按地区分布看,地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总量占了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60%,一些最干旱国家或某些孤岛的水资源量非常紧缺,约3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已经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部引擎,使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既遇到了旧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也遇到了资源能源短缺的约束和结构性失衡的约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