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爆出一系列财务丑闻:安然公司财务丑闻导致股东损失740亿美元;世通会计造假虚构近100美元利润,创下财务舞弊的世界记录;麦道夫丑闻给投资者留下212亿美元的现金亏损;我国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一系列丑闻,让我们又想起那句话:企业的监管者——"审计师和董事会成员好像在监管的大门口睡着了"(Robert Moeller)。随着我国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王竟尧 《中国经贸》2014,(23):274-275
国内某些知名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给资本市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破坏了市场正常运行机制,损害了广大投资人的利益,严重挫伤了我国股民的信心。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界定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内涵,综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状,深层次挖掘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存在监管不严、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并针对分析提出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防范和治理措施,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监管与治理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借鉴,维护我国的证券、金融市场以及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卫宇 《中国经贸》2014,(14):214-215
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会计的失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会计的舞弊。会计舞弊是管理层的舞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为了某些私利,直接或间接的对会计工作进行授意,甚至有的违背会计的基本准则,最终造成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会计舞弊问题是我们一直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会计舞弊的泛滥,不仅影响到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更是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会计舞弊的防治行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本文通过对会计舞弊的概念分析,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形式,产生原因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相结合的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傅怡 《老区建设》2009,(4):25-26
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会计舞弊现象不断出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本文从上市公司产生会计舞弊的内外动因出发,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丑闻不断。会计舞弊已经成为公众、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关注焦点。因会计舞弊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使外部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对此治理会计舞弊已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我国部分企业会计舞弊的原因,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贪污、舞弊等违法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该文通过分析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原因及手法,并通过案例进一步提出了防范与控制舞弊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回顾 2 0 0 1年的证券市场 ,“银广夏”事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使得证券市场与会计行为如何规范便迫在眉睫。我们有必要借鉴有 2 0 0年证券市场演化历程的美国的经验而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实施机制 ,使“银广夏”事件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会计舞弊是指公司管理当局为满足自身利益需要而采取的蓄意的会计造假行为.文章从诱发管理层会计舞弊的内外环境因素,以及进行舞弊的成本与收益对比方面剖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会计舞弊的产生,并着重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晓媛 《中国经贸》2011,(2):166-166
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常有发生,使得企业会计作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弊行为主体的范围很广,可能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管理层、员工或第三方,这就要求会计师必需具备识别会计作弊的手法,以防范和减少审计风险。本文笔者分析了企业常见的会计舞弊行为和识别的方法,并提出了针对会计舞弊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层出不穷,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重大损失.文章从博弈论的视角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到会计舞弊产生的深层次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12.
唐艳 《中国经贸》2010,(22):208-209
财务报告舞弊的历史已经有300多年了,一直令会计界头痛。如何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有效治理,这不仅是理论研究者和会计实务人员探讨的课题,更是广大财务报告使用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本文讲述了财务报告舞弊动因、预防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项韶华 《中国经贸》2012,(22):163-163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会计舞弊事件和财务造假丑闻,引发了人们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因此,探究会计舞弊的根源,分析和研究会计舞弊的主客观原因,从源头抓起,才能标本兼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是原国务院总理朱基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以及相关人员违反财经法规、弄虚作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会计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夏,美国的安然、世通等会计舞弊案件的不断暴露,使得会计界学者对于会计诚信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在会计实务规范方面,政府也一直在作努力,这几年国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会计舞弊行为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对社会经济构成了巨大威胁,甚至造成会计秩序紊乱,受到了社会及世界的普遍关注。因此,为了会计的良好发展,能否有效识别、制止、根除会计舞弊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文章通过讲解与会计舞弊有关的知识,详细了解会计舞弊产生的各种层次的缘由,认清会计舞弊的危害,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和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规范会计秩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会计造假的案件层出不穷,“郑百”、“ST猴王”、“银广夏”等事件陆续东窗事发。一时间,会计信誉大打折扣,“会计打假”的呼声也随之四起。与此同时,会计和注册会计师也成为众矢之的,大家纷纷指责会计、审计人员,认为这是他们对广大会计信息使用的欺骗。然而,人们  相似文献   

17.
张芸 《中国经贸》2013,(22):195-19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经济领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监督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不论是从企业还是社会监督体系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舞弊现状,这给我国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稳定体系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在现有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行之有效的会计舞弊综合治理措施,对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晶 《上海国资》2010,(6):72-73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催生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琼民源、安然、银广夏等财务舞弊事件不断曝光,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审计准则都相继做出修订,不同程度地强调着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王金莲 《特区经济》2006,(6):108-110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舞弊案件频频发生,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焦点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概念及种类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并进一步从审计方面和非审计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不仅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发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通过有效的会计监管杜绝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刻不容缓。会计监管是会计监管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会计监管客体的会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再监督和再管理。文章根据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监管的不同主体及其监管的权责范围可以分为五大会计监管子系统:内部会计监控体系、政府监管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体系、投资者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