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亮 《企业文化》2004,(2):69-70
品牌的传播力要强在品牌的经营上,一个成功的品牌之所以区别于普通的品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功的品牌拥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知名度,消费者在消费时能够第一时间回忆起品牌的名称。因此,对于品牌的命名来说,首要的是要解决一个品牌名的传播力问题。也就是说:不管你给产品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最重要的还是要能最大限度地让品牌传播出去!要能够使消费者、尤其是目标消费者记得住、想得起来是什么品牌!只有这样,品牌的命名才算得上是成功的;否则,就算你给产品取一个再好听的名字,但传播力不强、不能在目标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王老吉作为中国饮料业的一个奇迹,销售量不断出现跳跃式增长,这主要归功于王老吉品牌成功地实现了再定位推广。本文从消费者、竞争者、企业自身和适宜的定位方式四个角度分析了王老吉品牌再定位成功之处,和传播推广的有效深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品牌定位推广提供一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品牌传播作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培养消费忠诚度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青睐和重视。基于高速公路服务品牌的特殊性和品牌外部传播的重要性,本文以“春雨”服务品牌为例,对收费站服务品牌外部传播进行分析总结,致力于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品牌整合传播能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品牌传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消费者对所传播品牌的个性特征定位进行丰富的品牌联想,形成品牌认知与忠诚,实现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重复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5.
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中心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星 《物流科技》2003,26(6):34-36
品牌包含的信息具有多样性,消费者接触品牌的机会多种多样。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来自他们接触到的各类信息的综合。这一切都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将丰富的品牌信息准确、系统地传递给消费者,即企业对品牌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6.
品牌传播的围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已经深入到了核心层面。没有品牌就失去了开拓市场的通行证。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品牌这个通行证畅行无阻,需要执行一套系统的传播策略。传播对品牌力的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因为,要使品牌的信息进入大众的心智,唯一的途径是通过传播媒介。传播是由传播者、媒体、传播内容、受众等方面构成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充满竞争和反馈。在现代传播日益发达所形成的“传播过多”的社会中,人们再也不能企望接受所有信息,而是“逐渐学会了有选择地记取、接受,即只接受那些对他们有用或吸引他们、满足他们需要的信息”。因此,在传播中塑造品牌力就必须考虑到如何才能吸引、打动品牌的目标消费者,考虑如何在传播中体现出能满足更大需求的价值。此外,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随时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外界环境通常会对传播过程产生制约、干扰,从而影响传播的进行。成功的传播策略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王老吉作为中国饮料业的一个奇迹,销售量不断出现跳跃式增长,这主要归功于王老吉品牌成功地实现了再定位推广。本文从消费者、竞争者、企业自身和适宜的定位方式四个角度分析了王老吉品牌再定位成功之处,和传播推广的有效深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品牌定位推广提供一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所谓“品牌传播”,实际上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包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品牌传播是目前企业家们高擎的一面大旗。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品牌传播,当前流行的方法是IMC,即“整合营销传播”。通过IMC,可以使消费者感觉产品和产品的区别及产品的品位。■品牌传播中的品牌经营有效的品牌传播能消除企业经营中一些品牌“分裂症”,如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与品牌的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9.
提升品牌核心价值的核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一个品牌一旦具有了触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的核心价值,就能引发消费者共鸣,即使花较少的广告传播费用也能使消费者认同和喜欢上这个品牌。如何在营销实践中不断维护和提升品牌的核心价值呢?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改变的是品牌传播的环境,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互方式。汽车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如何在品牌传播中运用互联网思维,是目前车企营销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将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与分类入手,分析在这种媒介环境下传统营销模式所受到的冲击,进而结合案例探讨汽车企业应该采取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大企业在市场营销上大显身手,市场营销成为了企业盈利的关键所在,而市场营销中品牌的传播则是企业经营中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企业创建的品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甚至青睐,即品牌没能够很好的传播,那么企业制定的品牌战略都将是一纸空文,而整个的市场营销策划也无法继续进行开展.本文从品牌传播工具、品牌传播渠道、品牌传播战略三个方面,阐述怎样进行更好的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那些强势品牌往往份额稳定甚至不断增长。因此,企业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一个产品如何进行到位的品牌传播管理,创立消费者喜欢和偏好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海飞丝洗发水为例,以其电视广告为主,探讨品牌传播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3.
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动力源泉。文章在厘清品牌与品牌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牌文化的质量、价格、功能、市场空间、外在体现、时间累积和代表人物等构成要素,并阐述了品牌文化从企业到消费者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判断一个人,不仅可以看他的外表,还可以听他的声音.判断一个品牌也一样,长期独特的声音传播,也可以使人们产生一对一的联想,并由此来认知、判断品牌. 品牌声音识别(Voice Identity),是企业通过规范、系统、独特的声音,来传播自己的品牌信息,从而产生消费者的听觉认知和记忆,达到区隔其他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品牌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人们有记忆的能力。对于品牌及其核心价值的重要性,当前的研究多从其效用上来论述。而本文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研究品牌传播长期效果的成因,探索消费者记忆与品牌传播的联系,绘制了具有长期有效性的品牌传播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长期时效柱状图,以深刻认识品牌核心价值的重要性,论述了必须具有核心价值的品牌才能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长期的深刻印象,并提出两个保持品牌传播长期有效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B2B企业的“品牌对品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定希 《企业研究》2007,(11):34-36
概念诠释B2B是B to B的简写,而B to B是相对于B to C来说的,B to C众所周知,busi- ness to consumer,意思是商业对消费者,而B to B的英文全文是business to busi- ness.也就是商业对商业,在互联网恣意横行的今天,可能很多人都会把之当成电子商务的一部分。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以把B to B当作是brand to brand,也就是品牌对品牌。比如许多工业企业,就是典型的B to B企业。而品牌对品牌的传播与品牌对消费者的传播是很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品牌传播,要求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  相似文献   

18.
一个快速消费品的企业市场负责人跟我聊到关于品牌打造的问题时,他说.现在企业越来越不知道未来应该如何建设品牌,因为现在不做广告根本不行.不搞促销也不行,久而久之.广告和促销就跟品牌的生命之源一样,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销量就下去了.但是传播费用节节攀升.也不知道如何才叫适当。而在另外一个汽车企业的年度品牌传播计划的会议上.总经理听完品牌传播部提出的未来1年1个亿的品牌传播费用规划后.生气地说道:”为什么每年传播费用都在上升.如果品牌是靠钱烧出来的话.还需要你们这些管品牌的人来做什么7”紧接着.他挑了几个要投放的媒体问品牌传播部门的人这些媒体都有什么特色.目标受众是谁.准备传播什么内容等等.结果发现.品牌传播部门的人很少答得上来.最后他决定将传播费用减到6000万元.并让品牌部门的人重新设计传播规划.而且强调要讲清楚每一个投放媒介的意义和方式.而不是什么样的形式的媒介都拿来宣传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品牌竞争时代,消费者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品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过体验使消费者全方位了解品牌内涵、加深对品牌的认识已经成为品牌塑造、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验营销是品牌个性的表现手法,也是品牌在创意及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本文将以台州地区饭店为例,来阐述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品牌传播,从而揭示体验营销在饭店业品牌传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有品牌的整合传播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大中型零售企业已开始认识到开发自有品牌的重要性,并相继推出了一些自有品牌。但总的说来,自有品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搞好自有品牌的传播工作,可更好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IMC的运用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