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战争结束之前,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已开始构架起后萨达姆的经济蓝图。随着这份计划越来越详细,人们不可避免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谁将成为伊拉克重建的最大受益者?答案是布什政府的幕僚们和以美国副总统切尼为代表的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由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为革命者21世纪初的世界正在酝酿着重大变动,伊拉克战争很可能被未来的历史证明是这场重大变动中的一个关键事件。所谓的“重大变动”主要是指美国的世界角色在转变,它正从一个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成谋求改变现存秩序的“革命者”或“改良者”。这种改变角色的意图在布什政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和冲动,没有这种冲动就不会有伊拉克战争。近些年来,美国媒体和有关的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帝国主义政策”这个概念。在美国比较专业的话语中,它通常根据的是经典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定义。这种理论认为,对外政策有两种…  相似文献   

3.
美国正在提出一种新的方案,以二战后占领日本的方式来解决“倒萨”以后的伊拉克政权问题,即以美英军事管制伊拉克若干时期,以便伊拉克的反对党派成熟成长,最后接管伊拉克政权。从这个方案看,美国已是下定决心非更迭伊拉克政权不成。 美国攻伊战争影响油价,主要表现在世界石油市场担心一旦战争爆发,油价就会如九十年代初海湾战争时油价飚升一般。其实真打起来,军事上的速战速决将不成问题。因此即使开战,影响油价上涨的效应也是短暂的。相反有可能因为“伊拉克问题”的解决,西方力量更易进出伊拉克,使伊拉克世界第三的地下石油蕴藏得到有效的开发,而成为油价稳定乃至略降的一个因素。因此,从长期来看如爆发攻伊战争,世界油价不会涨反会跌。  相似文献   

4.
尽管美国总统布什强烈反对将伊拉克战争与上个世纪发生的越南战争相提并论,但美国可能陷入一个类似的“泥潭”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成为公共领域议题  2 0 0 3年初春,《中国各界反对美国政府对伊拉克战争计划的声明》和《中国知识分子关于声援美国政府摧毁萨达姆独裁政权的声明》在网络空间里针锋相对(当然,动辄代表全国人民,这种习惯不好) ,而众多学术界中人的不表态则可算做第三种态度。这一事态清楚地显示关于国际事务,中国知识分子在价值、立场、策略上存在着重大分歧。“韬光养晦”之争是策略之争;“中日关系新思维”之争涉及敏感的历史与民族主义议题,但基本上仍是策略之争;而围绕美伊战争的“拥战—反战”之争涉及国内政权与国际行为的合法性评估以及强…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已持续6个年头了,美军至今仍深陷伊拉克战争的泥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美军固有的霸权思维的傲慢,与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好战与轻敌的行为方式。随着美国政府权力的更替,“巧实力”的概念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必定会对伊拉克战争走势带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伊战争在带给普通百姓深重灾难和导致社会财富集中毁灭的同时,另一方面却给商人们制造出了又一个色彩斑斓的财富空间。石油商:踏上乐土自打石油巨头乔治·布什进入白宫以来,美国政府就紧紧地盯住了中东的"黑金"。伊拉克是一个坐在"天然油库"上的国家,现有石油储量约1120亿桶,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差不多是美国储量的6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2620亿桶。按照现在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计算,伊拉克的储量足够美国用上100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而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尽管美国政府一直在回避战争与石油的密切关系,也一直在小心  相似文献   

8.
初析伊拉克战争对21世纪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拉克战争可以看作是美国超越联合国体系,以单边主义改变世界秩序的一次试探,是美国以武力输出“民主政治”制度,强行改变某个国家政权的一次实验,是美国以高科技武器和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先发制人打击”,检验美国新军事革命成果和新军事理论概念的一次演习。这个趋势对整个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权力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增长 ,这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获得的在国际原料、资本、市场控制和科技产品方面竞争优势的分析 ,认为美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加强它控制世界的权力资源。其次 ,通过分析美国在伊拉克战争胜利后对国际政治产生的直接政治影响 ,如伴随战争胜利的威望政策所产生的国际“搭便车”效应、国际制衡的缺乏以及战争导致的对国际规则的修改 ,作者认为这对美国强化其在 1991年海湾战争后所倡导的世界新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资金是打仗的强大后盾,美国总统布什在美伊开战后,随即向国会提出了一份涉及900亿美元伊拉克战争军费开支的议案。而据美国国会财政预算办公室(CBO)估计,伊拉克战争头一个月的花费将高达1000亿美元,此后每多打一天,就可能多花掉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约达 《珠江经济》2003,(4):8-17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的各著名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纷纷拿出了自己对今年世界经济走势的分析,总的来说大家都认为今年的世界经济和主要国家增长率会高于去年,但都无一例外地要加上一条,就是“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现在还很难估计”。也就是说,这些估计和预测,还都没有把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加进去。是大家认为影响不大吗?当然不是!而是谁也说不清这场战争的可能规模和走势——问题本就似一团团迷雾,使世界经济走势受到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形势的干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延续。用兵从来都有明确的目的,但这些目的往往不能公开宣之于口,并且只能由许多表面文章所迷惑。鉴于伊拉克战争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行业”,本期[超级指南]栏目为此特向大家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战不足三周,萨达姆的伊拉克政权就土崩瓦解了。按理说,倒萨战争来得并不突然,伊拉克问题也是国际上的老问题了,萨达姆政权20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及其必然后果也根本不是什么值得争论的话题,大多数老百姓心里都明白。面对这场军事实力和精神实力都极为悬殊的非典型战争,我们的军事评论家首先要想到的应该是谁和谁在打,而不是置伊拉克国情于不顾,机械地按照对以往战争的了解来认识和解说。遗憾的是,由于过多地从纯军事角度认识问题,本来不存在什么疑问的倒萨行动被越描越复杂,从现代战争的“五环理论”到“至少让美军伤亡万人”的“巴格达格勒…  相似文献   

13.
徐雷 《新西部(上)》2013,(11):168-168
本文认为,造成美国政府“关门”这一政治现象的根源在于:美国立法与行政的合法性二元化冲突。即在大多数情况下,两党轮流执政,很少有一党长期把持政权的局面。而在轮流执政的同时,一党同时控制总统位置和国会两院多数席位的现象也较少出现,大多数时候呈现出一党拥有总统位置,另一党控制国会的交叉局面,这就为美国政府“关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不顾国内外反战呼声之烈,不管战争风险之高,不惜军费开支之巨,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反映出它深层的战略思维和图谋,更显露了它当前竭力追求并力图实现的三个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以强化它当前一超独霸优势地位,为构建由它主宰的单极世界新秩序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中国报道》2009,(1):10-10
美国布什遭“飞鞋”袭击 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访问伊拉克,在他发表完一段讲话时,一名伊拉克记者将两只鞋朝他扔了过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富了     
《环球财经》2010,(1):48-48
据美国媒体追踪机构——全球语言研究所分析,“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蜩起”是过去10年人们阅读最多的新闻故事.超过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在中国崛起的前提下.很多人可以得出“中国人变富”的结论.只是殊不知,“富”也是具有相对论特性的。  相似文献   

17.
4月,一场带有硝烟的战争刚刚在远方尘埃落定,另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就来到了我们身边。抗“非典”期间,本刊原计划举行的对伊拉克战争进行反思的座谈会只好改作笔谈。编辑部提出的题目是:观察伊拉克战争的全过程以及今后动向,最触动你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感谢诸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的积极响应,他们以各自的学养和反思,为我们深化对伊拉克战争及其对今后世界格局的影响的认识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从3月20日开战到4月中旬萨达姆政权瓦解,伊拉克战争迅速走向终结,事实证明这是一场缺乏悬念的短期局部战争.在世界经济领域,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就短期而言,战争结局对世界经济的动态影响有限,不会改变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趋势,而在较长的时间内,战争及其结局将对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9.
语言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说明世界政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除了有赖于语言视角在经验层面提供更多具有解释力的实证分析之外,还需要人们从理念上对语言视角给予适当的讨论和说明。在纷争繁杂的中外哲学传统里,至少有三种重要的语言观可以作为语言视角的哲学根基。它们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语言视角提出并强调了一组包括话语、文本、互为文本、语境、话语分析在内的基本概念,它们是从事话语政治研究的基本要素。语言视角还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方面,提出词语与世界政治之间密切联系的基本观点。从哲学基础、基本概念和学术观点方面探讨语言视角,旨在为国际关系学科的话语政治研究搭建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从理念上说明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萨达姆之后:美国中东霸权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以美国中东霸权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为线索 ,前瞻伊拉克战争对中东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影响 :在安全层面 ,美国将面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势力反弹的挑战 ;在推进中东民主化方面 ,美国将面临西方与阿拉伯伊斯兰政治传统在民主理念上的矛盾 ,同时在现实领域中也面临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借民主化崛起的压力以及如何处置盟友君主专制制度的困境 ;在文化方面 ,“9·11”事件后在美国媒体推波助澜下日趋彰显的“文明冲突”的阴影将更加迫近 ;在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方面 ,对于中东国家中的盟友与半盟友国家 ,如何避免“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消极影响 ,而使双方关系得以修复和巩固 ;对于“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 ,美国是否有决心和能力义无反顾地依次进行整治 ,都对美国的中东霸权战略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